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924 道试题
1 . 马克思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对这一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①劳动是人特有的实践活动和存在方式             
②人的发展以物质生产的发展为基础
③生产工具决定人类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④生产方式决定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6-11-26更新 | 1359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政治(海南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人民日报》2016年9月1日载文指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并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使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陷入衰退,有的至今仍未走出危机的阴影。这一事实再次表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与预言是深刻而科学的,“现在马克思的魅力正在增加”。由此可见
①理论只有经受实践检验才能推动社会发展
②意识活动因其创造性而能够对未来作出科学预测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④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人民日报》2016年9月1日载文指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并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使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陷入衰退,有的至今仍未走出危机的阴影。这一事实再次表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与预言是深刻而科学的,“现在马克思的魅力正在增加”。由此可见
①理论只有经受实践检验才能推动社会发展
②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④意识活动因其创造性而能够对未来做出科学预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7-05-17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一中、忻州一中、康杰中学等五校2017届高三第五次联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4 . 惊蛰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但在传统的绘画中,直接体现惊蛰节气特点是不容易的。雷能与雨相伴,可以绘成雷雨图,但是钻入土中冬眠的蛰虫很难表现。于是,古人把最适合体现惊蛰时令之美的物候结合在一起来入画(见图),很好地体现了这个节气的特点。这种做法(     

①适应了人们生活实践的需要,有助于人们实践活动的发展
②体现了古人结合自然各方面信息,反映事物的客观联系
③强调了绘画尊重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做到客观符合主观
④深化了观者对惊蛰节气时间、物候的认识和理解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5-09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5 . 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材料一   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积累了十分宝贵的历史经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这些经验精辟概括为“十个坚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这是一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得到的,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历史实践的产物、历史奋斗的结晶、历史规律的昭示,是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党引领中国未来的科学指引,必将激励全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争取更大荣光。

历史时期重大成就举例
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成立新中国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奠定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任选一个历史时期,说明在这个历史时期是如何体现“十个坚持”的?

材料二   全会提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决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新的赶考之路”的理解。
(3)人生也是一个不断“赶考”的过程。就“青年如何在人生赶考中交出合格答卷”提出两点建议。
2022-01-17更新 | 27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门头沟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惊蛰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但在传统的绘画中,直接体现惊蛰节气特点是不容易的。雷能与雨相伴,可以绘成雷雨图,但是钻入土中冬眠的蛰虫很难表现。于是,古人把最适合体现惊蛰时令之美的物候结合在一起来入画(见图),很好地体现了这个节气的特点。这种做法(     

小资料

在《礼记·月令》中“仲春之月”条下,有“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的记载。惊蛰预示着春耕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惊蛰有“三候”,即“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


桃花黄鹂图 徐熙(传)五代

桃鸠图 赵佶 北宋

①适应了人们生活实践的需要,有助于人们实践活动的发展
②体现了古人结合自然各方面信息,反映事物的客观联系
③深化了观者对惊蛰节气时间、物候的认识和理解
④强调了绘画尊重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做到客观符合主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6-01更新 | 293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国人民大学附中2021届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7 . 三、【理论链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经济生活】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有制经济:
①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态度: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3、非公有制经济
②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态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在我国现阶段,除公有制经济外,还存在大量的个迹经济、私造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方面重要作用。
(2)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接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祖互促进、共同发展>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3)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位有经济主是作用,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制风险能力2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原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经造匿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开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培育更多充满适力的市场主体。
2、【政治生活】
一、政府职能
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工作的基本原则分别是什么?政府在工作中如何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1)政府的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工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3)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4)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2、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一方面,政府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导人民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另一方面,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二、依法行政
1、依法行政的含义: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2、政府为什么坚持依法行政?
(1)必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三、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化优势。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具有重要意义。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具体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3)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3、【生活与哲学】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1)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怎样做到: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
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原因: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最根本原因);②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③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⑵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原因: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此,新事物的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总之,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⑶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四、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1)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注意: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①含义:A、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②关系:A、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
五、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1)含义: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注意: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3)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即抓“主流”,同时不可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
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⑷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2022-01-02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13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8 . 马克思强调“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真正的哲学必须捕捉到时代的迫切问题”,并使其升华为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
②认识客观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③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从实际出发去认识世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从“中国之制”到“中国之治”

历史、文化与中国共产党的艰辛探索绘就“中国之制”,“中国之制”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典范;“中国之制”支撑“中国之治”,“中国之治”是“中国之制”的具体体现,“中国之制”优势通过“中国之治”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得到全面彰显。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之治的“核心密码”。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小金在学习“坚持党的领导”时上网查找了一些事例,请你综合运用学科内容配对事例所体现的党的领导方式。
事例
党的领导方式
(1)北京石景山区成立“冬奥先锋党支部”,全力做好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服务保障工作。A.政治领导
(2)党中央发布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作出部署。B.思想领导
(3)党中央批准了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激励党员干部群众弘扬光荣革命传统。C.组织领导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2.“中国之制”支撑“中国之治”。中国发展稳定奇迹背后的“制度密码”在于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从概念外延的关系看,下列组合中符合右图示意的是(     
A.S基本政治制度,P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S根本政治制度,P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S人民代表大会制度,P基本政治制度
D.S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基本政治制度
3.(多选)“中国之治”成功的背后,体现了文明的力量。中华文明5000年来一脉相承、从未中断,具有独特的强大内聚力、延续性、包容性和开放性,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这说明(     
A.中华文明能够吸收借鉴其他文明的长处
B.中华传统文化是当今世界上优秀的文化
C.中华文明在统一与分裂中不断交替演进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4.(多选)小牛同学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了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交出了一份法治中国建设的成绩单。以下对“两高成绩单”解读对应正确的是(     

价值追求表现
A人民中心回应关切,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B公平正义公正司法,定分止争化解矛盾
C权责统一民主协商,法治德治相得益彰
D廉洁高效科学立法,划分法律关系边界
A.AB.BC.CD.D
5.在“中国之制”中彰显“中国之治”的优势,关键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当前,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依然需要焕发“过了一山再登一峰”的干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新生活、新奋进的起点。这是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我们实现了历史性的抵达,我们还要继续开创性的进发。
(1)“我们实现了历史性的抵达,我们还要继续开创性的进发。”体现的哲学道理是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可以进行部分地区的试点,通过改革在某些地区率先形成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从而能够为全国其他地方促进共同富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综合运用学科内容,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角度,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理解。
(链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________
2023-12-0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东华大学附属奉贤致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中国写意画主张神似。董其昌有论:“画山水唯写意水墨最妙。何也?形质毕肖,则无气韵,彩色异具,则无笔法。”南山乐山认为“夫写意者,无意而写何为?故用意第一。故曰笔不到意到。笔断意连,意断神连。”由此可见写意画
A.是画家创作意识的产物,不能真实反映现实世界
B.能够拓展人们的想象力,体现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C.是对客观事物错误反映,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
D.缺乏相应社会实践基础,但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