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924 道试题
1 . 中国邮政于2021年11月24日发行《科技创新(三)》纪念邮票一套5枚,选取了我国近年来取得的5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分别为:“嫦娥五号”、“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揭示蝗虫聚群成灾的奥秘”、“华龙一号”、“古DNA揭秘中国史前人群迁徙动态与族群源流”。科技创新邮票(     

①是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化载体,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展现时代精神
②用简练概括的画面表现深奥的科学原理,表明艺术创新思维源于合理想象
③以简单朴实的视觉元素展现国家发展进步大主题,设计者正确处理了系统要素关系
④蕴含的虚实相生创作手法将写实与抽象表达有机结合,体现了意识的直接现实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4-10更新 | 1054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2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2 .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图形主体形似汉字“冬”的书法形态,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体现中国举办的冰雪两大运动的理念。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欢庆的视觉感受。材料表明(     

①会徽的设计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②会徽的设计源于创作主体的主观想象
③艺术创作过程要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④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可能不同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2-03-11更新 | 2611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2022届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综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1113年4月,北宋晚期著名画家王希孟,用了半年时间完成了名垂千古的绢本设色作品《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使用了大量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颜色浓厚,颜料极易剥落,几十年来,只展出3次,即使是故宫内部的古画研究专家也难一睹真容。对于如何善待文物,一直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对待文物只能保护,不能开发利用,一旦开发利用便会导致破坏;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文物只有通过开发利用,才能得到更好保护。

材料二   900多年后的今天,后人用另一种方式完成舞蹈与美术的结合,创作出同样惊艳观众的《只此青绿》。作品在创作中循着“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的篇章纲目,探寻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趣,从情节看,它有一点穿越剧的意思,但又不是以前大家理解的那种情节性的穿越剧,旋转舞台给视觉呈现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创造出单个、多个空间,借以表现时空交错。从静态的画,到动态的舞,这不仅是跨越时空的艺术交融,更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一次精彩展示。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因为这是我们根子里的东西。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文化自信,造就了这个节目。


(1)运用“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一中两种观点。
(2)根据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3)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说明《只此青绿》创作过程体现创新思维的哪些特征。
2022-09-05更新 | 69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政治试题
4 . 在我国经济稳步发展面临一些新的挑战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理论,从2023年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提“新质生产力”,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再到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系统阐述⋯⋯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由此可见(     
A.对新质生产力认识的不断深化发展表明真理具有无限性和反复性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理论知识要接受实践检验
C.对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真理性认识具有能动性和直接现实性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认识反映并反作用于实践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5 . 目前,我国的防疫形势依然严峻,一些不断经历“隔离和核酸检测”循环的民众开始感叹“什么时候是个头”。研究表明,我们对病毒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奥密克戎对特定人群有严重威胁。从中国国情看,一旦完全“躺平”,必将带来难以承受的灾难。现阶段的“动态清零”政策,是国家根据国情和疫情形势变化,权衡利弊做出的最佳选择,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抗疫牺牲了部分人短期的生活便利,换来的是全体人民的健康和长期的正常生活。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从快从严,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仗。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现阶段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

请依据提示在可视化作答流程图上填写相关内容:


一、审设问

知识范围

本题的知识范围是什么?

设问类型

本题属于什么类型的主观题?判断的依据是什么?你明确生活与哲学这类试题的作答逻辑吗?

设问层次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什么?你能对其进行定性吗?(明确其属于本题作答原理的那个哲学名词)

综上所述

综上所述:把以上分析的结果进行梳理,为调动知识,阅读材料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审材料
材料中有哪些关键信息?
三、作答
通过审设问、审材料你能得出哪些答案?

2022-07-16更新 | 710次组卷 | 1卷引用:运用思维可视化方法解原因类主观题
6 . 既有中国传统年画、山水画的风格体现和意境表达,也有油画、卡通动漫等表现风格。北京冬奥会宣传海报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设计者们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与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相结合,既体现了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愿景和理念,又表达出中国人民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宣传海报的设计(     
①源自设计者灵感,体现了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统一
②说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
③兼收并蓄优秀文化元素,展现人们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④在文化交流借鉴融合中推动中华文化由民族性转为世界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中国风”托起“奥运范”。

文化的力量是非凡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独具风采的中国文化,正从过往走向未来,每走一步都是那么惊艳、那么优美。

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体现了书法与体育运动的结合,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题,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喜庆的视觉感受。
北京冬奥会体育图标被称为“小红人”,主色调来源于北京冬奥色彩系统中的主色之一霞光红,也是传统印泥的颜色朱砂色;书法与篆刻巧妙结合,轻松写意的篆刻风格与律动跳跃的体育运动完美结合,使运动有了灵魂、体育有了语言,古老与现代相映、历史与未来交融。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场馆依托山体的自然落差而建,将跳台剖面的S形曲线融入中国传统吉祥物件“如意”的造型中,故又名“雪如意”。场馆建筑与自然山水、历史文化交相辉映,体现了大国风范和魅力,勾勒出中国古典之美。
延庆冬奥村采用山地村落的分散式、半开放院落格局,自北向南顺地势而建,与周围山形水势“对话”,充分展示中国的山水传统、村落文化和历史遗迹之美,并尽最大可能保护现有树木,使建筑掩映于山林地貌之中。

材料二   伴随近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居民收入增加,尤其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中国人的体育消费已经不再局限在传统项目上,而是开始热衷于滑雪、垂钓等个性化运动项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人,居民参与率达到24.56%,由此带动了冰雪体育上下游产业,如体育用品生产、旅游餐饮等行业的发展。据有关调研显示,逾四成参与者近一年内参与过冰雪运动,近四成参与者表示每年开展1到2次冰雪运动,近三分之二的受调群众表示愿意参与冰雪运动,一个潜力巨大的冰雪消费市场正在形成。目前,多地已经将冰雪产业作为重点产业之一,写进当地发展规划中,极大地推动了冰雪经济跨越式发展,“冰天雪地”正在变为“金山银山”。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风”托起“奥运范”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说明材料二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
(3)举两个例子说明上述材料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元素。
示例1:书法——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书法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可以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启迪智慧,彰显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2022-04-01更新 | 27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政治试题(二)
8 . 美国总统大选的首场电视辩论于美国东部时间9月26日晚9时(北京时间9月27日上午9时)正式开始。有些网站,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民意调查显示,人们认为希拉里赢得了首场辩论。而另外一些网站,如财富(Fortune)网站的民意调查则显示,人们认为特朗普的表现更佳。这体现了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
②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③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 . 雕塑《挑战》运用简洁有力的手法,借鉴《掷铁饼者》的动作和势态,表现了一个残疾人坐在轮椅上掷铁饼的瞬间,呈现出一种震撼人心的生命律动,奏响一首命运交响曲。材料说明(       

①辩证的否定要求在肯定中看到否定       
②作品以联想、想象等形式反映认识对象
③思维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          
④认识的发展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20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冲刺考试政治试卷
10 . 对漫画反映的经济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这是市场调节自发性的表现
②市场应该遵循诚实守信原则
③供不应求决定价格上涨所致
④这是市场调节盲目性的表现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2024-03-1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原名校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精英联赛文综政治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