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8 道试题
1 .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我国今后发展的美好蓝图,要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这启示我们要(  )
①立足实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注重细节,部分统率整体 
③重视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    
④创造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气候会影响树木年轮的形成与宽窄变化。因此,树木年轮记录可以替代气象资料,帮助科学家追溯过去的气候变化,还可以为气候模型提供量化、精确的背景参数,帮助科学家更可靠地模拟未来的气候变化,这表明(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②科学实验可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③科学家可以认识气候变化规律          
④准确认识规律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10更新 | 6247次组卷 | 26卷引用:第二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
19-20高三·全国·课后作业
3 . 培根说:“真正的哲学家应当像蜜蜂一样,从花园里采集花粉原料,消化这些原料,然后酿成香甜的蜜。”这个比喻所蕴含的科学思维道理是(     
A.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获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B.理性认识的获得需要在实践中占有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对其进行科学加工制作
C.感性认识是“香甜的蜜”,理性认识是“采集的花粉”
D.培根把抽象思维比作“香甜的蜜”,把形象思维比作“采集的花粉”
2023-07-03更新 | 396次组卷 | 41卷引用: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单元综合测评1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过去食物的生产来源主要是耕地,形成了“以粮为纲”的粮食观。现在通过设施农业、生物技术等手段,有了更多获取食物的途径。同时,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食物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这就要求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从“以粮为纲”到“大食物观”,应对粮食安全问题有了更宽广的视野。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分析大食物观的形成过程。
2023-06-21更新 | 3925次组卷 | 24卷引用:第二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
5 . 根据我国各重点行业碳排放基数和2060年减排需求预测,科技部等9部门印发了《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系统提出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的创新方向,统筹低碳科技示范和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措施,推动科技成果产出及示范应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科技支撑。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前瞻性思考有助于人们趋利避害、规划未来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③意识归根到底是对客观存在的客观反映
④实践产生的新问题推动人们不断探索和研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下边漫画《三过家门》(作者:宋旭升)告诉我们(       
   
①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紧迫性
③要重视人们实践活动的社会性、主观能动性
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讲,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航天员们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神奇现象,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彰显了我国在太空探索和航天领域取得的新成就。这表明(     
①实践活动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具有历史性
②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
③我国开展航天探测活动旨在全面认识太空
④作为最基本实践活动的科学实验随认识发展而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27更新 | 169次组卷 | 26卷引用: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测试
8 . 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其思维过程如下表(A、B表示任意自然数;R表示相加或相乘)。

第一级抽象

1+2=2+1

4+5=5+4

8*5=5*8

9*6=6*9

第二级抽象

A+B=B+A

A*B=B*A

第三级抽象

ABB=BRA


这一思维过程(     
A.是从共性中抽取个性的思维活动
B.集中体现了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C.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D.充分印证了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2023-05-18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9 . 人工智能为信息产业带来巨大变革,但也面临隐私泄露、歧视、失业、安全风险等个人伦理问题,不久前甚至还出现诱导人类自杀的事件。2023年4月4日,科技部公开征求对《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从事人工智能的单位,研究内容涉及科技伦理敏感领域的,应设立科技伦理(审查)委员会,部分算法模型、自动化决策系统需要专家复核。由此可见(     )
①矛盾双方的转化取决于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科技成果价值的实现受到人们价值观的制约
③科学研究必须坚持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
④根据伦理规范调整价值标准才能保证其科学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5-17更新 | 216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专项提升卷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时代呼唤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领航灯塔。中国进入新时代,我们推进的伟大事业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这一科学理论,将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全面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相关知识,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领航灯塔的道理。
2023-05-1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