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1 道试题
1 . 锦鲤是一种观赏性鱼类,泳姿优美,体色艳丽深受人们喜爱。为研究虾青素和辣椒红素是否有助于改善锦鲤体色。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A组B组C组
处理_________等量普通饲料+虾青素等量普通饲料+辣椒红素
体表色泽相对值红度41.6749.9555.01
黄度31.4936.2935.28
肌肉颜色相对值红度11.2716.4115.67
黄度3.264.826.87
(1)实验选取体质健壮,体色、大小_________的锦鲤若干条,将其_________分配到9个网箱中,分A、B、C三组处理,每组3个网箱。
(2)表中A组处理应为_________
(3)据表中实验结果可得出的实验结论为_________
2 . 为探究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长大,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通过测量和计算正方体边长变化 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来进行模拟探究。下表是他们得出的数据:

正方体边长/cm

正方体表面积/cm2

正方体体积/cm3

表面积与体积之比

0.1

0.06

0.001

60:1

1

6

1

6:1

10

600

1000

0.6:1

100

60000

1000000

0.06:1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边长越大,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就_____(选填:越大;越小)。
综合所学知识,说明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_____
2019-11-06更新 | 2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蚕在结茧时,一般结出的茧厚薄均匀,但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匀的“薄头茧”,就会影响蚕茧的出丝率。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查找“薄头茧”形成的原因,他们选择五龄期老熟蚕,分别在5月和9月进行 了两次实验,每次实验都是分三组进行,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7天后统计“薄头茧”的发生率(%),统计结果如下。
组别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光线处理光线明亮而不均匀光线明亮而均匀光线暗而均匀
实验 1(5 月份)15.487.504.92
实验 2(9 月份)17.178.854.50
总平均发生率16.338.184.71

(1)该实验想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养蚕是为了获取蚕丝,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蚕发育的_____期。
(3)蚕茧是蚕在发育过程中的________阶段出现的。
(4)从表中分析,提高蚕茧的出丝率,蚕在结茧时应提供________的环境条件。
2021-02-10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生长激素类药物的说明书上标明的用法为注射,口服是否有效,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究,他们分别对幼鼠进行口服和注射生长激素处理,根据表中的实验步骤及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实验对象

方法

体重增长

1

45只体长、体重、生理状况相同的幼鼠,平均分为3组

饲喂正常食物

18%

2

饲喂等量正常食物并注射生长激素

31%

3

饲喂等量添加了生长激素的正常食物

19%


(1)实验中挑选体长、体重、生理状况相同的小鼠,并饲喂等量食物是为了____________。三组实验中第1组和第2组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每天定时测量并记录小鼠的体长、体重,获得了大量的数据,对各组数据应该怎样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显示,第2组的体重增长最快,第1组和第3组明显较慢且差距也小,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长激素的化学成分是一种蛋白质,分析实验结果,为什么口服生长激素对生长发育无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生长激素换成甲状腺激素,重复第1组和第2组实验,第____组的小鼠会提前发育。
(5)人体的生长激素是由____________(选填“甲状腺”或“垂体”)分泌的,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______症。
2020-10-0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为了探究酸雨是否影响种子的萌发,科研人员用小麦种子进行了模拟实验,除表中变量外,其余环境条件均相同且适宜,发芽率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组别处理发芽率
加入模拟酸雨30%
加入等量清水91%

A.甲组若不受酸雨影响,种子都能萌发
B.本实验的变量是清水的有无
C.每组实验使用的小麦种子数量可以不同
D.实验结论是酸雨不利于小麦种子的萌发
2022-08-0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科学探究
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训练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探究实验:选取三只一天未进食的小白鼠(A、B、C)分别走同一个迷宫(如图),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测得如下数据。请分析:
小白鼠
找到食物的时间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A5分55秒4分34秒2分9秒
B4分27秒3分13秒1分40秒
C7分51秒5分34秒2分25秒


(1)从行为获得途径上看,小白鼠通过训练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_______行为。
(2)实验中用了A、B、C三只小白鼠而不是一只,目的是_______
(3)A、B、C三只小白鼠每次找到食物的时间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说明此类行为的出现是建立在_______因素的基础上,个体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4)表中数据显示,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每只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越来越短,这对你在学习上有什么启示?________
2020-06-16更新 | 7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表 1 是某校生物课外科技小组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方案记录表(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等量的水,孵化时间相同)。请回答:
表1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
实验组别水源水量(mL)水温(℃)蛙卵数孵出蝌蚪数
A池塘水50022~25250245
B自来水50013250165
(1)B 组孵化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
(2)某同学认为该实验应按照表 2 所示的设计方案去做:
表2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
实验组别水源水量(mL)水温(℃)蛙卵数孵出蝌蚪数
A池塘水50022~25250246
B池塘水50013250217
C自来水50022~25250206
D自来水50013250183
结果分析:
①A 组与 B 组相比,A 组的孵化率高,说明:_____
②A 组与 C 组相比,A 组的孵化率高,说明:_____
③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出影响蛙卵孵化的因素是:____
(3)比较表 1 和表 2 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哪个方案更好些?______
8 . 1.探究生长激素的作用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生长激素的作用,利用同种幼鼠进行了如下实验,发现定期饲喂生长激素并没有使幼鼠体重明显增加。
组别甲组(10只)乙组(10只)
操作方法定期饲喂适量生长激素无处理
实验结果平均增重25%平均增重25%

同学们查阅资料后了解到生长激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改进后的实验记录表如下:
组别甲组(10只)乙组(10只)丙组(10只)
操作方法定期饲喂等量生长激素定期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定期___________生长激素
实验结果平均增重25%平均增重25%平均增重40%

(1)生长激素能促进小鼠的生长发育,它是由小鼠的___________分泌的;
(2)在两次实验中都选取大小相同且生长状况相似的幼鼠,每次喂食等量相同的食物,原因是___________
(3)定期饲喂生长激素没有发挥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第二个表格中丙组幼鼠体重明显增加,其处理方式是_____
(4)通过比较___________组和___________组实验,说明生长激素有___________的作用;
(5)为节约实验材料,有同学建议实验时每组用1只幼鼠即可,你认同他的建议吗?判断后并说出理由。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
(6)如果实验结果像生物兴趣小组第一次的实验,与你的预期不相符,你应该怎么做?___________
2022-08-0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关节是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强度过大可能引起关节损伤。由于大鼠与人类运动系统组成相似,人体运动的相关研究常以大鼠为模型。生物小组的同学研究了不同运动强度对大鼠膝关节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择8周龄、体重200-220克的健康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10只。
②利用自制电动跑台,每天同时训练大鼠1小时。其中a组不运动;b组为低强度运动,运动速度15米/分钟;c组为中强度运动,运动速度25米/分钟;d组为高强度运动,运动速度35米/分钟。
③8周后,观察大鼠的膝关节,测量软骨厚度,结果如表1。
表1 运动8周后各组大鼠膝关节观察及软骨厚度测量结果
组别膝关节软骨厚度(微米)
a无明显关节积液和滑膜肿胀,关节软骨表面完整、未见裂痕及纤维化表现263
b295
c332
d轻微的关节积液和滑膜肿胀,关节软骨表面可见散在的裂痕及纤维化改变189

(1)大鼠在电动跑台上跑动时,需通过骨骼肌的_____提供动力,牵拉_____绕关节运动,该过程是在_____系统的支配下实现的。
(2)下图为关节的结构模式图,滑膜是关节囊的内层,可以分泌滑液注入[_________中。关节损伤可造成滑液分泌量过大,形成“关节积液”,导致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滑膜肿胀、关节积液及关节软骨表面磨损等会影响关节_____的特性。

(3)实验中,设置a组大鼠的目的是起______作用,每组用10只大鼠而不用1只的目的是_____,能够体现控制单一变量原则的实验操作有_____(写出一条即可)。
(4)由实验结果可知:a、b、c三组大鼠未见明显的膝关节损伤,b组和c组大鼠关节软骨均_____,增强了运动时的缓冲力,且_____(填“低”或“中”或“高”)强度的运动对关节软骨的促进效果更好。根据该实验结果,请提出一条科学运动的建议:_____
10 . 科学探究
你经常熬夜做作业吗?那么熬夜会不会影响第二天学习时的反应速度?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打算在暑假期间仿照课本用尺子“测定反应速度”的方法进行实验,手指捏住尺子的位置与尺子下端的距离越小,代表人的反应速度越快。他们初步制订计划如下:请一位同学连续在三个晚间的三个不同时间段开始入睡,第二天均在早晨6点30分起床,进行正常的学习和运动,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反应速度的测定。以上为第一轮实验,之后再重复两轮,计算出三轮实验中所得数据的平均值。每轮之间间隔三天,这三天之内保持充足睡眠。他们设计的记录表如下:
睡眠充足                    睡眠较少                    |睡眠过少
(22点以前入睡)|       (23-24点入睡)|             (凌晨1点以后入睡)
第一轮测定(cm)|
第二轮测定(cm)|
第三轮测定(cm)
平均值(cm)
请分析回答:
(1)实验中,当被测同学看到尺子下落时,立即用手指去捏尺子,这种反应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完成该反应的神经结构叫做_______
(2)该兴趣小组制订的计划尚不够严密,请你为他们提出改进建议(至少答出两点):_______
(3)如果实验设计科学合理,根据你的生活经验,预期结果应是_______
(4)关于“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你还能提出哪些值得探究的问题呢______?(至少提出两个)
2019-10-2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