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4 道试题
1 . 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
(1)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小鼠数量(只)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值(g/只)

20

数量多排列整齐

7.34

20

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数量少排列散乱

1.84

20

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基本消失

-0.12


①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______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
②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______
③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______功能,导致他们体重增长值均下降。但乙、丙两组体重变化不同,表现为______
④为消除微塑料A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若小肠绒毛出现______的状态,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
(2)吸气时,微塑料还会经过______(填某结构名称)进入肺,较大的微粒停留在此,影响了肺部的______功能,较小的颗粒还可以通过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壁进入______,进而到达人体其他器官如肝脏,导致肝细胞中的______结构损伤,从而影响肝细胞的能量释放。
(3)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______
a.使用塑料制品的替代品                                 b.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
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d.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
2023-05-02更新 | 3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雾霾天气不仅会使大气能见度降低,还会引发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等疾病,威胁人类健康。雾霾中有多种成分,其中入肺颗粒物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它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排放的残留物。
(1)生活中,我们提倡用鼻呼吸,因为人的鼻腔前部生有鼻毛,可阻挡灰尘;鼻腔内表面黏膜中分布有______,可对空气加温;黏膜分泌黏液,使空气变得______
(2)雾霾随空气吸入人体时,肋间外肌和膈肌______(填“收缩”或“舒张”),肺扩张,使肺内气压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于是气体就进入肺部。
(3)为探究雾霾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某校科研小组开展“呼吸系统中不同部位颗粒物沉积情况”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

颗粒物直径(微米)

在人体的主要沉积部位

10

气管、咽、鼻、喉

5

支气管

2.5

细支气管、肺泡

据表可知,直径在______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更大。它们能够通过“鼻→______→细支气管→肺”的路径进入肺,直接影响肺的______功能。这说明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4)为了探究空气中入肺颗粒物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该科研小组进一步在城市主干道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表:

组别

入肺颗粒物(微克/立方米)

清晨(车流量最小)

上班时段(车流量大)

中午(车流量小)

下班时段(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①在该研究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填“调查法”或“实验法”)。
②为减少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______
③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5)根据以上研究,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
3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清晨,不少市民到绿树成荫的公园散步、晨跑。最近,有报道称清晨到林间锻炼身体对健康不利,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探究一: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同一植株上大小、长势相似的两片叶子,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装置:
(1)此实验在光下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使气体通入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A中澄清石灰水______,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______
(2)图一装置A中叶片与装置B中叶片相比,不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图三中的[       ______,导致两个塑料袋中气体的二氧化碳含量大不相同。
探究二:兴趣小组的同学又将装置B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在室外测定一天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并绘制了如图二所示的曲线,图三表示叶片内进行的生理活动。
(3)图二中6~18点曲线变化的原因是图三所示的_____的强度大于______的强度(填字母)。
(4)从图二可以推理出,一天中______点左右林间氧气浓度最高,这是适宜到林间进行锻炼的时间之一。
探究三:该生物兴趣小组还发现温度与植物生长有密切关系。该小组将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实验结果如表,(mg/h表示毫克/小时):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5)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如果连续12小时光照,在连续12小时黑暗,则温度控制在______℃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2023-02-22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实验探究题。
小明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边吃零食边做实验,有一小粒食物粉末掉入载玻片上的培养液中。在观察时发现,这粒食物粉末周围的草履虫特别多。他将这一现象告诉了同学们。他们成立了探究小组,准备探究外界刺激对草履虫产生的影响,而他们找到的实验材料只有蔗糖和食盐。请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表:(注意下面文中的省略号……,在实际探究实验记录中都应完整写出来,此处因为考试内容需要,以省略号代替)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
作出假设:外界刺激对草履虫有影响,草履虫可以……
探究步骤:
①把三片载玻片分别编号为甲、乙、丙,每片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将两滴培养液连通。
②在甲方的右侧培养液边缘放一小粒食盐,在乙的右侧培养液边缘放一小粒蔗糖,在丙的右侧培养液边缘滴一滴清水(如图所示)

③观察培养液左右两侧草履虫的运动,并记录下来。
(2)该实验的对照组为________组,实验组为……
(3)预期的实验结果为……,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此你推测小明掉的粉末是________
(5)经过观察和学习,现在你也知道了草履虫依靠________运动,依靠________摄取食物。
5 . 为了探究光照对植物种子萌发有没有影响,小明选取蚕豆种子、烟草种子和苋菜种子各300粒,每种种子均做了3组对照实验,见光和不见光组均使用50粒种子,数天后种子的发芽情况见下表,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条件蚕豆种子发芽数量/粒烟草种子发芽数量/粒苋菜种子发芽数量/粒
1组2 组3组1 组2 组3 组1组2 组3组
见光

47

48

49

48

48

49

1

0

2

不见光

47

45

48

0

1

1

49

46

48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
(2)种子萌发不受光照影响的是_______种子,其见光条件下发芽率为___________ %。
(3)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在播种苋菜种子时,种子上面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覆土。
(4)小明选取各种种子各300粒,而不是30粒, 目的是____________
(5)根据小明的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大多数植物种子萌发不受光照的影响。
2024-03-0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6 . 菹草是一种多年沉水植物,作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实验材料,效果明显。如图为实验装置示意图,①取两支相同的试管,如图装置,分别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将表中所示液体放入相应试管中;②将装置用100W灯泡照射3~4min,观察并记录对应的现象。(碳酸氢钠溶液可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
试管试管中的液体条件实验现象
1碳酸氢钠+新鲜菹草叶片灯泡照射有气泡,叶片上浮
2蒸馏水+新鲜菹草叶片灯泡照射???

(1)该实验为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
(2)预测试管2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时,可得到结论: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变量有关。
(3)1号试管中菹草叶片上浮的原因是叶片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___________聚集在叶片的表面,浮力增大。
(4)若想继续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光照,可取与试管___________一样的装置,放在___________环境下,进行对照实验。
2021-10-05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7 . 某品牌洗手液声称其产品完全不影响环境,某同学想证实该广告的真实性,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准备: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蚯蚓40条,喷雾器2个,清水,1%洗手液溶液。
实验步骤:
(1)将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均匀铺撒在大纸盒中,沿中线均分为甲、乙两个区域。
(2)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

(1)该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2)表格中①为______;表格中②为______
(3)实验中使用了20条蚯蚓,而不是1条,原因是___________
(4)其他同学也按照此方案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了多组数据,应取他们的______值,作为最后实验结论的依据。
(5)通过本实验探究,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4-2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根据文献记载和文物考证,我们的祖先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植桑养蚕了。“一妇不蚕,或受之寒”这一谚语反映了古代人民对采桑养蚕业的高度重视。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家蚕的发育属于______(选填“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能吐丝的时期其发育过程中的______阶段。它比蝗虫的发育阶段多了______期。
(2)某同学进行了“探究温度是否对家蚕卵的孵化有影响”的实验。他选取若干紫黑色的蚕卵(这种颜色的卵是已经受精的卵),分成三组放到多功能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蚕卵数(个)温度(度)湿度孵化出幼蚕所需的时间(天)孵化率
10001675%1090%
10002075%998%
3075%868%

依据实验,丙组的蚕卵数应该是______个。由表可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表中蚕卵孵化的最适温度是______度.该同学最终得出的实验结论应该是:温度对家蚕卵的孵化______(有或没有)影响。
2023-01-1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大鲵,俗名娃娃鱼(因其叫声酷似婴儿啼哭而得名),是世界上现存两栖类动物中体形最长、寿俞最长的古老动物,有“活化石”之美称。自20世纪50年代起,由于过度收购,非法捕杀,食物链断裂和栖息地丧失等原因,我国野生大鲵数量急剧减少。目前,大鲵已被收录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鲵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幼鲵用______呼吸,成体用______呼吸,同时还需要借助湿润的皮肤进行气体交换。
(2)有研究者开展三种不同养殖模式(工厂化养殖模式、仿生态养殖模式、原生态养殖模式)下大鲵的生长、成活及繁殖效果等方面的比较研究,获得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组别

性别

数量(尾)

均重(千克/尾)

产卵(精)率

出苗率

工厂化养殖

5

2.5

60%

27.37%

5

2.72

80%

仿生态养殖

5

2.66

100%

58.17%

5

2.76

80%

原生态养殖

5

2.58

75%

56.16%

5

2.68

50%


①据表可知,为了保证实验中只有______这一个变量,实验开始前选择了数量相等、均重相似、性别比例为______的大鲵作为实验材料。合撕树肉
②为什么每一小组都用5尾大鲵而不用1尾?答:______
③研究中,不仅仅计算大鲵的产卵(精)率,还可以借助______(工具)观察卵细胞和精子的形态结构,判断生殖细胞的质量。
④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最好采用______养殖模式,达到保护大鲵、增加大鲵数量的目的。
2022-11-1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镉是人体非必需的元素,自从1955年日本富山县发生闻名于世的骨病以来,镉污染及其防治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废电池处理不当也会污染水体和土壤。
(1)根据以上资料,请你提出一个想研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
(2)近年来我国多地再现镉含量超标大米的报道,为了解镉对生物体的影响,实验小进行了实验。实验过程和设计如下:
I. 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
II. 取若干只体重为10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等方面均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小鼠。
III. 把小鼠随机平均分成5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E。
IV. 把配制的一定量溶液分别灌入小鼠的胃内,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培养。其操作和结果如下表:
组别灌胃液镉浓度灌胃液体用量实验小鼠数量48h死亡率
A0 mg/mL1 mL a 0
B0.015mg/mL_b_mL10只10%
C0.025 mg/mL1 mL10只20%
D0.035 mg/mL1 mL10只30%
E0.045 mg/mL1 mL10只40%

①根据以上内容,研究人员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置A组的目的是_______,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
③根据实验设计的原则,表中a为_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__。实验中的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需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④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浪费粮食是可耻的”,为了避免浪费,有人用“镉大米”喂鸡。请你结合生物学知识,你认为这种做法可行吗?请你说出依据。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依据________________
2021-12-20更新 | 29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