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修1-1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希腊数学家帕普斯在他的著作《数学汇篇》中,完善了欧几里得关于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并对这一定义进行了证明.他指出,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的点的轨迹叫做圆锥曲线:当时,轨迹为椭圆;当时,轨迹为抛物线;当时,轨迹为双曲线.现有方程表示的曲线是双曲线,则的取值范围为(       

A.B.C.D.
2023-03-13更新 | 250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理科数学试题
2 . 材料: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在现行的高等数学与数学分析教材中,对“初等函数”给出了确切的定义,即由常数和基本初等函数经过有限次的四则运算及有限次的复合步骤所构成的,且能用一个式子表示的,如函数,我们可以作变形:,所以可看作是由函数复合而成的,即为初等函数.根据以上材料:
(1)直接写出初等函数极值点
(2)求初等函数极值.
2021-09-04更新 | 669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数学试卷
3 . 祖暅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意思是说两个同高的几何体,若在等高处的截面积恒相等,则体积相等.设为两个同高的几何体,在等高处的截面积不恒相等,的体积不相等,根据祖暅原理可知,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021-07-03更新 | 1173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19届高三调研数学(理)试题
4 . 在平面上给定相异两点A,B,设P点在同一平面上且满足,当λ>0且λ≠1时,P点的轨迹是一个圆,这个轨迹最先由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斯发现,故我们称这个圆为阿波罗尼斯圆,现有椭圆,A,B为椭圆的长轴端点,C,D为椭圆的短轴端点,动点P满足,△PAB面积最大值为 ,△PCD面积最小值为,则椭圆离心率为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