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1 . 在解决问题“已知正实数满足,求的取值范围”时,可通过重新组合,利用基本不等式构造关于的不等式,通过解不等式求范围.具体解答如下:
,得,即,解得的取值范围是
请参考上述方法,求解以下问题:
已知正实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2024-01-15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南通名师高考原创卷(二)
2 . 根据多元微分求条件极值理论,要求二元函数在约束条件的可能极值点,首先构造出一个拉格朗日辅助函数,其中为拉格朗日系数.分别对中的部分求导,并使之为0,得到三个方程组,如下:
,解此方程组,得出解,就是二元函数在约束条件的可能极值点.的值代入到中即为极值.
补充说明:【例】求函数关于变量的导数.即:将变量当做常数,即:,下标加上,代表对自变量x进行求导.即拉格朗日乘数法方程组之中的表示分别对进行求导.
(1)求函数关于变量的导数并求当处的导数值.
(2)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设实数满足,求的最大值.
(3)①若为实数,且,证明:
②设,求的最小值.
2024-03-27更新 | 87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五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
3 . 在组合恒等式的证明中,构造一个具体的计数模型从而证明组合恒等式的方法叫做组合分析法,该方法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我们将通过如下的例子感受其妙处所在.
(1)对于元一次方程,试求其正整数解的个数;
(2)对于元一次方程组,试求其非负整数解的个数;
(3)证明:(可不使用组合分析法证明).
注:可视为二元一次方程的两组不同解.
2024-03-08更新 | 1066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五粤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数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
4 . 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集为,且关于y的分式方程的解为非负数,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a的值之和是(     
A.21B.17C.15D.11
2024-03-2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招生考试全真试卷数学21
5 . 利用方程的方法可以将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例如将化为分数是这样计算的:设,则,即,解得.
这是一种利用方程求解具有无限过程的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在高中计算无限概率、无限期望问题时都有很好的妙用.
已知甲、乙两人进行乒乓球比赛,每局比赛甲获胜的概率为,乙获胜的概率为,每局比赛的结果互不影响.规定:净胜局指的是一方比另一方多胜局.
(1)如果约定先获得净胜两局者获胜,求恰好4局结束比赛的概率;
(2)如果约定先获得净胜三局者获胜,那么在比赛过程中,甲可能净胜局.设甲在净胜局时,继续比赛甲获胜的概率为,比赛结束(甲、乙有一方先净胜三局)时需进行的局数为,期望为.
①求甲获胜的概率
②求.
7日内更新 | 1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数学试卷
6 . 某校在课外活动期间设置了文化艺术类活动和体育锻炼类活动,为了解学生对这两类活动的参与情况,统计了如下数据:

文化艺术类

体育锻炼类

合计

合计

(1)通过计算判断,有没有的把握认为该校学生所选择课外活动的类别与性别有关系?
(2)为收集学生对课外活动建议,在参加文化艺术类活动的学生中按性别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了名同学.若在这名同学中随机抽取名,求所抽取的名同学中至少有名女生的概率.
附表及公式:

其中.
7 . 某校在课外活动期间设置了文化艺术类活动和体育锻炼类活动,为了解学生对这两类活动的参与情况,统计了如下数据:


文化艺术类

体育锻炼类

合计

100

300

400

50

100

150

合计

150

400

550


(1)通过计算判断,有没有90%的把握认为该校学生所选择课外活动的类别与性别有关系?
(2)“投壶”是中国古代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也是一种礼仪.该校文化艺术类课外活动中,设置了一项“投壶”活动.已知甲、乙两人参加投壶活动,投中1只得1分,未投中不得分,据以往数据,甲每只投中的概率为,乙每只投中的概率为,若甲、乙两人各投2只,记两人所得分数之和为,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附表及公式:

0.15

0.10

0.05

0.025

0.010

2.072

2.706

3.841

5.024

6.635

其中
2024-04-21更新 | 718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数学(理)试题
8 . 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且,设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中整数的个数为
(1)求数列的前n项和为
(2)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024-04-08更新 | 34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中学2024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一)数学(理科)试题
9 . 已知函数
(1)当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若,不等式上存在实数解,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0 . 已知函数.
(1)求不等式的解集;
(2)若关于的方程无实数解,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24-05-2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数学(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