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推理与证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23 道试题
1 . 类比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性质,可推出空间中有下列结论:
①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③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④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0B.1C.2D.3
2024-03-17更新 | 33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
2 . “”表示实数整除实数,例如:,已知数列满足:,若,则,否则,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B.
C.对任意,都有D.存在
2024-03-16更新 | 23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
2024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3 . 意大利数学家列昂那多斐波那契以兔子繁殖为例,引入“兔子数列”:1,1,2,3,5,8,13,21,34,55,,即,此数列在现代物理“准晶体结构”、化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若此数列被2除后的余数构成一个新数列,则数列的前2024项的和为(     
A.1348B.675C.1349D.1350
2024-03-09更新 | 225次组卷 | 4卷引用:1.5 数学归纳法7种常见考法归类(2)
4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的论割圆术中有:“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它体现了一种无限与有限的转化过程.比如在表达式中,“…”即代表无限次重复,但原式却是个定值,它可以通过方程求得.类比上述过程,则       
A.B.C.D.
2024-03-03更新 | 39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24届高三一模数学试题
5 . 高一年级某班30名同学参加体能测试,给出下列三个判断:
①有人通过了体能测试:
②同学甲没有通过体能测试;
③有人没有通过体能测试.
若这三个判断中只有一个是真,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只有1名同学通过了体能测试B.只有1名同学没有通过体能测试
C.30名同学都通过了体能测试D.30名同学都没通过体能测试
2024-02-01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数学试题
6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1852年英国来华传教十伟列亚力将《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出的关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讲的是一个关于整除的问题,现有这样一个整除问题:将正整数中能被3整除余2(如)且被5整除余2的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则       
A.32B.47C.62D.77
2024-01-31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过程中,从时,共增加了(       
A.1项B.C.D.
8 . 割圆术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创造的一种求周长和面积的算法:随着圆内接正多边形边数的增加,它的周长和面积越来越接近圆周长和圆面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这一思想在数学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求值.则可以设,根据上述思想方法有,解方程得;试用这个方法解决问题:       
A.2B.C.3D.
2024-01-2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竞赛(初赛)数学试题
9 .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过程中,从时,左边增加的项数为(    )
A.B.C.D.
2024-03-31更新 | 391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2023高二上·江苏·专题练习
10 . 在正项数列中,,则(    )
A.为递减数列B.为递增数列
C.先递减后递增D.先递增后递减
2024-03-17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4.4 数学归纳法(2个考点四大题型)-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重难点题型·高分突破》(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