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我们把由0和1组成的数列称为数列,数列在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把斐波那契数列)中的奇数换成0,偶数换成1可得到数列,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的值可能是(     
A.100B.201C.302D.399
2024-01-03更新 | 59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名校学术联盟2024届高三高考模拟信息卷&押题卷数学试题(二)
2 . 大衍数列0,2,4,8,12,18,⋯来源于《乾坤谱》中对易传“大衍之数五十”的推论,主要用于解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衍生原理.数列中的每一项,都代表太极衍生过程中,曾经经历过的两仪数量总和.其通项公式为记数列的前n项和为,则       
参考公式:.
A.169125B.169150C.338300D.338325
2023-09-04更新 | 31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名校2023届高三仿真模拟二模理科数学试题
3 . 南宋数学家杨辉为我国古代数学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著名研究成果“杨辉三角”记录于其重要著作《详解九章算法》,该著作中的“垛积术”问题介绍了高阶等差数列,以高阶等差数列中的二阶等差数列为例,其特点是从数列的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构成等差数列.若某个二阶等差数列的前4个为1,3,7,13,则该数列的第13项为(        
A.156B.157C.158D.159
2023-08-27更新 | 1351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杞县等4地2023届高三三模文科数学试题
4 . “角谷猜想”首先流传于美国,不久便传到欧洲,后来一位名叫角谷静夫的日本人又把它带到亚洲,因而人们就顺势把它叫作“角谷猜想”.“角谷猜想”是指一个正整数,如果是奇数就乘以3再加1,如果是偶数就除以2,这样经过若干次运算,最终回到1.对任意正整数,按照上述规则实施第次运算的结果为,若,且均不为1,则       
A.5或16B.5或32
C.5或16或4D.5或32或4
2023-07-19更新 | 622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内乡县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前自主命题考试(五)理科数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首创的“隙积术”,就是关于高阶等差数列求和的问题.现有一货物堆,从上向下查,第一层有1个货物,第二层比第一层多2个,第三层比第二层多3个,以此类推,记第n层货物的个数为,则使得成立的n的最小值是(       
A.3B.4C.5D.6
2023-06-28更新 | 1276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等3地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6月冲刺卷(五)全国卷文科数学试题
6 . 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首创的“隙积术”,就是关于高阶等差数列求和的问题.现有一货物堆,从上向下查,第一层有1个货物,第二层比第一层多2个,第三层比第二层多3个,以此类推,记第n层货物的个数为,则数列的前2023项和为(       
A.B.
C.D.
2023-06-22更新 | 71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等3地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6月冲刺卷(五)全国卷理科数学试题
7 . 南宋数学家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术》中提出了高阶等差数列的问题,即一个数列本身不是等差数列,但从数列中的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构成等差数列(则称数列为一阶等差数列),或者仍旧不是等差数列,但从数列中的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构成等差数列(则称数列为二阶等差数列),依次类推,可以得到高阶等差数列.类比高阶等差数列的定义,我们亦可定义高阶等比数列,设数列是一阶等比数列,则该数列的第项是(       
A.B.C.D.
2023-04-04更新 | 1427次组卷 | 10卷引用:华大新高考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教学质量测评理科数学试题
8 . 高斯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近代数学的奠基者之一,享有“数学王子”的称号,用其名字命名的“高斯函数”为:设,用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则称为“高斯函数”,例如:.已知数列满足,若为数列的前n项和,则       
A.B.C.D.
2023-03-10更新 | 1283次组卷 | 4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理科)试题
9 . 大衍数列来源于《乾坤谱》中对易传“大衍之数五十”的推论,主要用于解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衍生原理,数列中的每一项,都代表太极衍生过程中,曾经经历过的两仪数量总和,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隐藏的世界数学史上第一道数列题.已知该数列的前10项依次是0,2,4,8,12,18,24,32,40,50,记,则数列的前20项和是(       
A.110B.100C.90D.80
2023-02-14更新 | 1908次组卷 | 12卷引用:炎德英才长郡十八校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数学试题(全国卷)

10 . 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以兔子繁殖数量为例,引入数列:1,1,2,3,5,8,,该数列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即,故此数列称为斐波那契数列,又称“兔子数列”,其通项公式为.设n是不等式的正整数解,则n的最小值为______.

2023-05-23更新 | 524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新县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十)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