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语段阅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柳絮》,回答下列问题。

①春天到了,正是碧绿多姿的柳树茂盛的时期。

②那纤细摇曳的万(缕   楼)柳条上,挂满了嫩嫩的细叶和毛茸茸的柳絮。春风吹来,柳絮随风(飘   漂)荡,形成一个个小绒球。它们有的好似雪花吹来,有的像正在演习的伞兵,还有的像天上的云朵……风渐渐小了,柳絮便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簇簇、一团团拥抱在一起,形成(一坐坐   一座座)小小的雪丘,时而又被刮来的阵阵微风吹散了。它们随风在地上迅速地乱滚着,一个跟着一个,仿佛是在嬉戏、追逐的小孩子。一阵微风吹来,柳絮翩翩起舞,成了无数快乐的小精灵。这些飘来荡去的小精灵总爱跟人们开玩笑。有时,它们(竞   竟)会扑到人们的脸上,落在人们的头发上,转眼间会使人们变得白发苍苍。我有时伸手去抓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可不知为什么,一抓它,它就跑开,大概在跟我玩捉迷藏吧!

③我喜欢柳絮,因为它们是那样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给人们带来童话般的无限遐想和向往……

1.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词。
2.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摇摆——(      )       无牵无挂——(      )       幻想——(      )       须发皆白——(      )
3.在文中用“________”画出一个静态描写的句子,用“          ”画出一个动态描写的句子。
4.文中的“小精灵”指的是__________,作者对柳絮的称呼表达了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5.文中最后一段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A.表示声音断续B.表示引文的省略C.表示语意未尽
6.作者喜爱柳絮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9-12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广东省东莞万江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 . 课内阅读

王熙凤初见林黛玉(节选)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1.关于本文段出处和作者,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施耐庵
B.《红楼梦》曹雪芹
C.《红楼梦》罗贯中
2.用横线在文段中画出描写“凤辣子”外貌的语句。
3.关于这段话的理解,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王熙凤的服饰中能看出她穿着讲究,既显出身份的尊贵,又透着几分俗气。
B.从对王熙凤的肖像描写中看出王熙凤既美丽俊俏,又透着干练、刁钻。
C.从林黛玉“放诞无礼”的评价中,看出王熙凤是个不懂礼节的人。
4.关于王熙凤外貌描写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表现出王熙凤丰富的人生经历。
B.能够表现出王熙凤的性格特点。
C.表现出王熙凤的身份地位。
2021-03-1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19年小升初全真模拟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3 . 类文阅读

周庄水韵(节选)

最近一次去周庄也是春天,然而是在晚上。那是一个温暖的春夜,周庄正举办旅游节,古镇把这天当成一个盛大节日。①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小街缀满了闪烁的彩灯,灯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变成一条色彩斑斓的光带。坐船夜游,感觉似进入梦境。船娘是一位三十岁的农妇,以娴熟的动作,轻松地摇着橹,小船在平静的河面慢慢滑行,我们的身后,船的轨迹和橹的划痕留在水面上,变成一片漾动的光斑,水中倒影变得模糊朦胧,难以捉摸。小船经过一座拱桥时,前方传来一阵音乐,水面也突然变得晶莹剔透,仿佛是有晃荡的荧光从水下射出。船摇过桥洞,才发现从旁边交叉的水道中划过来一条张灯结彩的花船,船舱里,有几个当地农民在摆弄丝弦。

还没有等我来得及细看,那船已经转了个弯,消失在后面的桥洞里,只留下丝竹管弦声,在被木船搅得起伏不平的河面上飘绕不绝……我们的小船划到了古镇的尽头,灯光暗淡了,小河也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平静的水面上闪烁着点点星光。从河里抬头看,只见屋脊参差,深蓝色的天幕上勾勒出它们曲折多变的黑色剪影。突然,一串串晶莹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暗红的光线。随着一声声清脆的爆炸声,小小的光点变成满天盛开的缤纷礼花,天空和大地都被这满天焰火照得一片通明。已经隐匿在夜色中的古镇,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原本墨一般漆黑的屋脊,此时如同被彩霞拂照的群山,凝重的墨线变成了活泼流动的彩光。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②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七彩斑斓的光带,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楼屋倒映在水里,像从河底泛起的一张张仰望天空的脸,我来不及看清楚他们的表情,他们便在水中消失。当新的一轮焰火在空中盛开时,他们又从遥远的水下泛起,只是又换了另一种表情。这时,从古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

我很难忘记这个奇妙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一般的夜晚,周庄在宁静的夜色中变得像神奇的童话,古镇幽远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中。

1.【整体感知】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文章描述了作者游周庄的所见、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之情。
(2)文中画“____”的句①中的“光带”指_____________,句②中的“光带”指_________
2.【提取信息】古镇尽头的小河与屋脊在焰火升空前后有何变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在焰火升空前,__________;焰火升空后,___________。作者的感受是________
3.【品读句子】读句子 ,完成练习。
突然,一串串晶莹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暗红的光线。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和________描写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
4.【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题目是“周庄水韵”,第2自然段却用大量笔墨描写了焰火,重点不突出。
B.文章按空间顺序依次写了周庄夜晚岸上、河中、天上和地上的景色。
C.文章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周庄节日的夜景描写得多姿多彩。
D.“慢慢”“点点”“黑黝黝”“串串”等叠词的运用,使文章充满了韵律美。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漫漫征途,再也见不到大黑骡子的身影了。它________了北上的滚滚铁流,________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身无御寒衣,肚内饥。晕倒了________,________,走到________。”
1.将片段内容补充完整。   
________了北上的滚滚铁流,________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身无御寒衣,肚内饥。晕倒了________________,走到________。”
2.“身无御寒衣,肚内饥”,概括成四字词语为________
3.北上的“滚滚铁流”指的是________,这样说的原因是________
2019-07-2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19年人教版小升初冲刺测试语文试卷(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5 . 阅读理解

《走遍天下书为侣》

对此,我回答是: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背诵的程度。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你喜爱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1.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熟悉——________    喜爱——________
2.我会按要求改写句子。
A.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书是朋友。(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一个朋友“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家“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谈谈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7-2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19年人教版小升初冲刺模拟测试语文试卷(七)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6 . 读《放飞蜻蜓》片段,回答问题。

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身去,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一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飞行方向。据说,它饿极了的时候,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还会长出来的。”接着,他又指指蜻蜓的头部,对孩子们说:“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只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孩子们入神地听着______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______把它放了______好不好______说着______把蜻蜓还给翠贞______翠贞看了看小伙伴们。孩子们纷纷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蜓往上一送,蜻蜓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

1.补全文中所缺的标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蜻蜓尾巴的特点________,作用________;眼睛特点________,作用________
2019-07-2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19年人教版小升初冲刺语文试卷(六)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7 . 鸟是人类的好朋友。鸟的羽毛颜色艳丽,体态活泼多姿,在树间飞舞,在高空中鸣叫,使我们周围的环境优美多彩,生机勃勃。绝大多数鸟是消灭害虫的能手,是树木的医生、农民的助手。在科学研究中,鸟还有很多用处。如:人们根据鸟的飞行原理发明了飞机,鸟还可以为研究污染等提供的资料。

1.联系上下文解释:
①医生:________   ②助手:________
2.找出这篇短文的中心句。________
3.文章围绕中心句具体写了三个方面:
①鸟使我们的环境优美。
________
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青海高原一株柳》(片段)

我家乡的灞河以柳树名贯古今,历代诗家词人为那里的柳枝柳絮倾洒过多少墨汁和泪水。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我却崇拜到敬畏的境地了。是的,家乡灞河边的柳树确有让我自豪的历史,每每吟诵那些折柳送别的诗篇,都会抹浓一层怀恋家园的乡情。然而,家乡水边的柳树却极易生长,随手折一条柳枝插下去,就发芽,就生长,三两年便成为一株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柳树了;漫天飞扬的柳絮飘落到沙滩上,便急骤冒出一片又一片芦苇一样的柳丛。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

1.为下列成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婀娜多姿
A.姿态各异,美丽娇媚,轻盈柔美B.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越寻常
2.为下列成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艰苦卓绝
A.姿态各异,美丽娇媚,轻盈柔美B.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越寻常
3.片段中有一个比喻句是(        )。
A.每每吟诵那些折柳送别的诗篇,都会抹浓一层怀恋家园的乡情。
B.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
C.漫天飞舞的柳絮飘落到沙滩上,便急骤冒出一片又一片芦苇一样的柳丛。 
D.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我却崇拜到敬畏的境地了。
4.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在这段话中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边的柳,这是(         )手法。
A.对比B.夸张C.比喻D.拟人
5.“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把这个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意思的是(          )。
A.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要付出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B.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怎样付出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C.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不要怎样付出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D.青海高原上的这A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消  硝)烟,罪恶的子tán  dàn)还威胁着(娇  骄)嫩的和平之花。我们一定要像爸爸那样热爱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

敬爱的加利先生,在此,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通过您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_____救救孩子们_____要和平不要战争_____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sàng  sāng)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1.选择括号里正确的音节或字词。   
(消  硝)____烟     子____(tán  dàn)
(娇  骄)____嫩     ____(sàng  sāng)钟
2.在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善良——____     伤害——____
3.在第2自然段的横线上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敬爱的加利先生,在此,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通过您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____救救孩子们____要和平不要战争____
4.仿写句子。   
例: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为了____,为了____,为了____,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珍爱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美丽的北海公园

星期日早晨,我来到风景如画的北海公园游玩。

我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走进了北海公园的大门。首先展现在我眼前的是架在湖上的玉带桥。远远望去,它洁白如玉,状如飘带,所以人们称它为玉带桥。玉带桥的两边各有一座五彩缤纷的牌楼,牌楼顶上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闪光。走上玉带桥,可看到汉白玉的桥栏上刻着精美的花纹。

站在玉带桥上向北看,可看到高高的琼岛。琼岛上的树木层层叠叠,郁郁葱葱。还可隐约看到绿树掩映的弯曲的小路和小亭子。琼岛上面耸立着一座白塔。远远望去,白塔宛如一位身披白纱的仙女,在万绿丛中迎接络绎不绝的游客。

玉带桥的东面是一个大荷花池。池内盛开着美丽的荷花,粉红的,淡黄的,雪白的……这些荷花在肥厚而油绿的荷叶衬托下,显得格外娇媚。微风吹过,荷花微摆,恰如少女翩翩起舞。阵阵清香随风飘来,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玉带桥的西边是北海湖。湖水碧绿,水面平静,把琼岛环抱怀中。有时微风乍起,波纹涌动,使这湖水更有一种诱人的魅力。偶尔,几只小船划破了湖面的平静,船上的游客欢歌笑语,尽情享受着大自然所给予的无限乐趣。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展现——________      精美——________      宛如——________      衬托——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层层叠叠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4.“我”是站在________上观察北海公园的。________的北边是________,东边是________,西边是________。
5.“我”观察琼岛时,看到了什么?按顺序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6.抄写文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话,并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1-08更新 | 10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19年人教版小升初全真模拟测试语文试卷(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