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 盖斯定律及其有关计算 > 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75 题号:19166378
氯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
(1)三氯乙醛常用于制造农药。化学反应原理是4Cl2(g)+C2H5OH(g)CCl3CHO(g)+5HCl(g)。一定温度下,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Cl2和2molC2H5OH(g),发生上述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变时达到平衡状态
B.平衡后再充入少量Cl2反应正向进行
C.加入高效催化剂,能提高氯气的平衡产率
D.平衡时三氯乙醛体积分数可能等于15%
(2)SCl4是一种化工产品。已知有关反应如下:
①2S(1)+Cl2(g)=S2Cl2(1) ΔH1=akJ·mol-1
②S2C12(1)+Cl2(g)=2SCl2(1) ΔH2=bkJ·mol-1
③SC12(1)+Cl2(g)=SCl4(1) ΔH3=ckJ·mol-1
④S(1)+2Cl2(g)=SCl4(l) ΔH4=_____kJ·mol-1(用含a、b和c的式子表示)。
(3)工业上,曾用催化氧化氯化氢法(俗称地康法)制备氯气:
4HCl(g)+O2(g)2Cl2(g)+2H2O(g) ΔH
从化学反应原理角度分析,一定条件下,投料比是提高HCl平衡转化率和反应速率以及提纯氯气的关键条件。若投料比太小,有利的是_____;不利的是_____
(4)已知Arrhenius经验公式为Rlnk=-+C(Ea为活化能,k为速率常数,R和C为常数,活化能不随温度变化)。为了探究催化剂对地康法制氯气的影响,某小组选择ZnCl2、CuCl2为催化剂,探究其对氯化氢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中信息获知催化效能较低的催化剂是_____(填化学式),其理由是_____
(5)在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HCl(g)和1molO2(g),分别在恒容恒温、恒容绝热条件下发生反应:4HCl(g)+O2(g)2Cl2(g)+2H2O(g)ΔH,测得气体压强变化与时间关系如图2所示。
①气体总物质的量:n(a)______n(b)(填“>”“<”或“=”,下同)。
②a点Qp==_____(kPa)-1(结果保留2位小数)。b点Kp_____a点Qp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金属铁盐或其氧化物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应用广泛。       
(1)一定条件下Fe2O3与甲烷反应制取纳米级铁,同时生成CO和H2
已知:Fe2O3(s)+3CO(g)=2Fe(s)+3CO2(g)     H=-27.6kJ/mol
CH4(g)+H2O(g)=CO(g)+3H2(g)     H=+206.4kJ/mol
CO(g)+H2O(g)=CO2(g)+H2(g)     H=-41.0kJ/mol
①反应Fe2O3(s)+3 CH4(g)2Fe(s)+3CO(g) +6H2(g)的H______0(填“>”、“<”或“=”)
②若该反应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1min后达到平衡,测得体系中固体质量减少0.96g。则该段时间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
③若该反应在恒温恒压容器中进行,能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a.c(CH4)=c(CO)
b.固体的总质量不变
c.v(CO)与v(H2)的比值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④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负对数pK随反应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下图。试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该曲线的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700℃时测得c平衡(H2)=1.0mol·L-1,则CH4的转化率为_________


(2)菱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CO3,实验室中可以通过FeSO4与NaHCO3溶液混合制得FeCO3,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Ksp[FeCO3]=3.2×10-11,H2CO3的Ka1=4.30×10-7,Ka2=5.61×10-11。试通过以上数据简要计算说明该反应能进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2FeO4是一种高效净水剂,工业上以Fe为阳极,NaOH为电解质溶液进行电解制备,   写出阳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5-08更新 | 188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以氧化铝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法可合成氮化铝(AlN);通过电解法可制取铝。电解铝时阳极产生的CO2可通过二氧化碳甲烷化再利用。请回答:
(1)已知:2Al2O3(s)=4Al(g)+3O2(g)             ΔH1=+3351 kJ·molˉ1
2C(s)+O2(g)=2CO(g)             ΔH2=-221 kJ·molˉ1
2Al(g)+N2(g)=2AlN(s)             ΔH3=-318 kJ·molˉ1
则反应Al2O3(s)+ 3C(s)+ N2(g)=3CO(g)+ 2AlN(s)的ΔH=_______,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
(2)在常压、Ru/TiO2催化下,CO2和H2混和气体(体积比1∶4,总物质的量a mol)进行反应,测得CO2转化率、CH4和CO选择性随温度变化情况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选择性:转化的CO2中生成CH4或CO的百分比)。
反应ⅠCO2(g)+4H2(g)CH4(g)+2H2O(g)             ΔH4
反应ⅡCO2(g)+H2(g) CO(g)+H2O(g)             ΔH5

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ΔH 4小于零
B.温度可影响产物的选择性
C.CO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少
D.其他条件不变,将CO2和H2的初始体积比改变为1∶3,可提高CO2平衡转化率
②350℃时,反应Ⅰ在t1时刻达到平衡,平衡时容器体积为V L,该温度下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_______(用a、V表示)。
③350℃下CH4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画出400℃下0~t1时刻CH4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___________
2022-09-18更新 | 154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Ⅰ.工业生产中,利用制取尿素,通常认为该反应分为两步:
ⅰ.    kJmol-1
ⅱ.    kJmol-1
(1)制取尿素的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尿素易溶于水,从微观角度解释其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
Ⅱ.以为原料合成甲醇,可以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3)一种铜基催化剂催化转化成甲醇的催化机理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副产物是___________
   
(4)①合成甲醇的另一途径可表示为   。在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一定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       B.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C.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体系的温度保持不变
②某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铂电极(a)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5)甲醇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可制得二甲醚,该反应可表示为   
实验测得:为速率常数。T₁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4 mol ,达到平衡时测得的体积分数为60%,则平衡时的产率___________,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当温度改变为时,,则___________(填“<”“>”或“=”)。
2023-06-19更新 | 1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