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反应热 > 热化学方程式 >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正误判断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0 题号:5613823
已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其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400500850
平衡常数9.949K1

(1)该反应的ΔH______0(填“>”或“<”)。
(2)若在500 ℃时进行上述反应,某时刻测得四种物质的体积分数彼此相等,则此时反应_____向进行中(“正”或“逆”);  
(3)850 ℃时在一个固定体(反应器中,投入2 molCO3 molH2O(g),发生上述反应,COH2O(g)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则

①4 minH2的物质的量分数=___________;②K1=_____________
4分钟时测得反应的热效应数值为a 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若第6分钟将容器压缩为5L,画出6~8分钟CO的浓度变化图象(注明起点坐标)______________
(4)t1℃(高于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表。

①3~4min时,v________v(填“>”或“=”或“<”),C1 ____0.08 mol/L(填“>”或“=”或“<”);
②反应在4 min~5 min,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单选),反应在5 min~6 min,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单选)。
A.增加水蒸气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加氢气浓度

相似题推荐

【推荐1】V2-、W3-、X2+、Y2-、Z是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其中V2-、W3-、X2+均是10电子的微粒,Y2-、Z与Ar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V2-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
(2)V、W、X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水W2H4为无色液体,在298k时与V2气体迅速反应生成W2气体和液态的V的最简单氢化物,若生成1mol该液态氢化物放出311.2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YZ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熔点:-78℃,沸点:59.6℃,加热至40℃以上,部分开始分解,YZ2晶体属于___________晶体。
(5)①Na2YO3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室温下H2Y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4×10-2,Ka2=6.3×10-8,请通过计算确定NaHYO3水溶液的酸碱性(请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2-06更新 | 313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请回答。
(1)如图是1molNO2和1mol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N2(g)+3H2(g) 2NH3(g) ΔH<0,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的关系如表:
温度(℃)25125225
平衡常数4.1×106K1K2

完成下列问题:
①比较K1K2的大小:K1___________K2(填“>”、“=”或“<”);
②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2v(H2)()=3v(NH3)()             B.2v(N2)()=v(H2)()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4)盐酸肼(N2H6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属于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溶液呈酸性,水解原理与NH4Cl类似。
①写出盐酸肼第一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②盐酸肼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c(Cl-)>c(N2H)>c(H+)>c(OH-)
B.c(Cl-)>c([N2H5•H2O]+)>c(H+)>c(OH-)
C.2c(N2H)+c([N2H5•H2O]+)+c(H+)=c(Cl-)+c(OH-)
D.c(N2H)>c(Cl-)>c(H+)>c(OH-)
2021-12-02更新 | 197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A、B、C、D、E、F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短周期元素,有关位置及信息如下: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C单质一般保存在煤油中;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G单质是日常生活中用量最大的金属,易被腐蚀或损坏。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元素的氢化物水溶液能使酚酞变红的原因用电离方程式解释为____________
(2)同温同压下,将a L A氢化物的气体和b L D的氢化物气体通入水中,若所得溶液的pH=7,则a____b(填“>"或“<”或“=”)
(3)常温下,相同浓度F、G简单离子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F、G两元素先后沉淀,F (OH)n完全沉淀的pH是4.7,G (OH)n完全沉淀的pH是2.8,则ksp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A与B可组成质量比为7:16的三原子分子,该分子释放在空气中其化学作用可能引发的后果有:________________
①酸雨                 ②温室效应        ③光化学烟雾        ④臭氧层破坏
(5)A和C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能与水反应生成两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6)已知一定量的E单质能在B2(g)中燃烧,其可能的产物及能量关系如下左图所示:请写出一定条件下EB2(g) 与E(s)反应生成EB(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7)若在D与G组成的某种化合物的溶液甲中,加入铜片,溶液会慢慢变为蓝色,依据产生该现象的反应原理,所设计的原电池如上右图所示,其反应中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18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