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李白(701-762)
题型:选择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629 题号:15127165
对《行路难》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B.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著”“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迷惆痛苦。
C.“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
D.诗人反复感叹“行路难”,唱出了无穷忧虑、焦灼不安的心声。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1】下面对《行路难(其一)》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诗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开头以极为夸张的笔法领起,写“金樽清酒”“玉盘珍羞”,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
B.“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连用两个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的悠闲生活的渴望。
D.诗的结尾,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2023-12-20更新 | 78次组卷
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

劳劳亭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注释】①劳劳亭:三国吴时建,故址在江苏省南京市西南,为古时送别之所。②遣:让。
选出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这两首诗均是送别诗,甲诗送别地在长安,乙诗送别地在南京。
B.甲诗的颈联道出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C.乙诗的后两句移情于物,将离别和春风相联系:因春风深知离别之苦,故意不吹柳条,不让柳条发青。
D.甲乙两诗都抒发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伤感之情。
2023-07-15更新 | 104次组卷
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3】下列对《行路难》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本诗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以富有表现力的动词,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悲愤、郁闷的心情。
C.“冰塞川”“雪满山”两个比喻不仅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而且因其带有浓厚的夸饰色彩使两句诗颇具豪放的气势。
D.“多歧路,今安在?”表现诗人已从迷惘中清醒过来,以古人的崇高志向自勉。
2022-11-17更新 | 3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