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范仲淹(989-1052)
题型:选择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76 题号:15943337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甲】

渔家傲·秋思(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

苏幕遮·怀旧(宋代: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乙词背景:首词作于公元1040年至公元1043年间,当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
对两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是上阕的结句,突出地表现出边塞的安稳和牢固。
B.【甲】开篇由雁南飞入画,“大雁”这个意象一般蕴含思乡的意味,这篇也不例外。
C.【乙】词景色描写细致入微,一派萧瑟秋景更加渲染出凄苦氛围,衬托出道不尽的乡愁。
D.【乙】词下片三、四两句,表面上看去,好像是说乡思旅愁也有消除的时候,实际上是说它们无时无刻不横梗心头。
2022·辽宁沈阳·二模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 | 较难 (0.4)
【推荐1】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湖心亭看雪》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志同道合之人的事,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
B.《岳阳楼记》的作者胸有全局,布局统一,他把文章的重心放在说理明志上,因而写巴陵胜状只以几笔带过,惜墨如金。
C.《醉翁亭记》写“太守宴”前先写了“滁人游”,为写“太守宴”创设了欢乐的氛围,并蕴含着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D.《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宦海沉浮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归隐山林的愿望,并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2018-11-22更新 | 660次组卷
选择题 | 较难 (0.4)
【推荐2】对下面一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渔家傲

范仲淹(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正面揭示了戍边战士们的一种矛盾心理。
C.“羌管悠悠霜满地”,夜寒霜浓之时,又传来了悠悠羌笛之声,更加重了征夫的愁思。
D.这首词上片写塞下秋景,下片抒情,集中抒发了戍边将士的英雄气概和建功之志。
2019-08-28更新 | 48次组卷
选择题 | 较难 (0.4)
【推荐3】选出对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词的上片着重抒情,而情中有景;下片着重写景,而景中有情。
B.“燕然未勒归无计”化用典故,表明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无从谈起。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写了戍边将士忧国思家以及壮志未酬的情怀。
D.范仲淹在这首词中反映的是自己身临目见的景物,表达的是他自己和他所理解的征夫们的感情,所以全词读来真切感人。
2019-08-28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