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图2陕西西安出土的衡器秦权

材料二   西汉武帝时期,连年征战,尤其对匈奴长期用兵,耗费巨大,财政困难,国家“笼天下盐铁诸利”,垄断盐铁产销,打击商人势力,也充实了国家财政。

——摘编自曹大为《中国大通史》

(1)根据材料一图1,概括秦朝政治建制呈现的特点。史料可根据价值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2所属的史料类型,并简述它的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2024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招生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初中历史
2 . 七年级某班开展以“广西交通建设与发展”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加。

材料一   秦始皇开凿____A____,桂林北部的湘桂走廊成为中原和岭南的重要通道。秦统一岭南后,“徙中县之民于南方三郡,使与百粤杂处”。这是一次大规模地把中原汉人迁往岭南的移民活动,这些汉人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为桂林等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钟文典主编《桂林通史》


(1)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一中A水利工程的名称。根据材料分析加强“中原和岭南”联系后的影响。(不能照抄原文)。

材料二   以下为广西博物馆新馆部分展品

①石榴石、玛瑙、紫水晶串珠

②羽纹铜凤灯

③十二面金珠

石榴石珠饰是输入的典型器物。在中国汉代及更早时期,印度、斯里兰卡是石榴石加工的一个重要地区。使用的是当时岭南西部独有的錾刻工艺。寄托了广西工匠对中华民族“天下大安宁”的美好愿望,也反映了中原文化与本地文化的交相辉映和融合发展。2001年合浦县东汉墓出土,其焊接工艺可能起源于古希腊,流传的路线为地中海—波斯湾—印度洋—南海。

(2)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以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以上三幅图片属于史料类别的哪一类?请从以上展品中选出一件能反映东西方往来的展品,并说明理由。

材料三   平陆运河始于南宁横州市,经钦州灵山县沿钦江进入北部湾。平陆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条江海连通的大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和交通强国的标志性工程,建成后将开辟广西及西南地区经西江第二个出海通道,从根本上改变广西临海但没有江河直航入海的现状,激活广西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开工建设一年多以来,“平陆战队”持续奋战,运河建设全面提速,创造了令人赞叹的“平陆运河速度”,一条世界级运河雏形正徐徐展现在世人面前。

——摘编自360百科、广西台新闻频道


(3)根据材料三写出建设平陆运河的意义。
(4)综合以上探究,归纳推动交通事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24-01-1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目录

卷一五帝本纪第一

卷二夏本纪第二

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卷一百十匈奴列传第五十

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歌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一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

材料三:


上图是一艘沉浸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的宋代商船,被命名为“南海一号”,是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2007年打捞出来,船内发现大量金银铜铁瓷器类珍贵文物,“南海一号”及所载文物现存于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1)请写出材料一中A、B两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实现统一的王朝名称。
(2)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属于哪种史料?在历史研究过程中,更为可信的是哪种史料?
(3)从材料二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是出自哪部史书?并说明韩非子的思想主张。
(4)小明参观了“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南海一号”及所载的文物可以帮助他从哪些方面了解宋朝经济的发展状况?
2023-08-0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天津市西青区为明学校中考零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陵兵马俑

材料二   始皇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个郡,每个郡设置守、尉、监。将民众改称为“黔首”。下令欢聚宴饮。始皇将全国的兵器都收聚到一起,集中在咸阳,熔化后铸成编钟,以及十二个金属人像,每一个重达一千石,放置在宫廷之中。始皇统一法令制度和度量衡标准,统一车轨的距离,统一用于书写的文字。

——《史记·始皇本纪》译文


(1)史料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根据时间与价值,可以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简述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
(2)根据材料二,简述秦始皇为加强地方管理在制度方面的创新举措。
(3)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
史实观点或结论
A秦始皇做出了卓越贡献。
秦始皇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三分之二的收获物上缴国家。他又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而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秦始皇焚书坑儒。B

2022-11-1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货币的演变与交流反映了时代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战国的铲币与刀币
1961年考古发现,祁县下王庄出土一个绳纹陶罐,罐内装满了战国货币。

图2和同开称(图案)
和同开琮是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流入中国的日本铜钱。

图3交子(版画)
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图4人民币(图案)
“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法定货币。

图5数字人民币
数字人民币与实物人民币都是央行对公正的负债,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经济价值。

(1)史料有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图像史料和口述史料等类型。据此,指出图1战国的铲币与刀币的史料类型?秦朝如何解决图1史料币制混乱的状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图1、图2货币与图3、图4货币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不同之处的原因?
(3)以“第三次科技革命”为主题进行研究,你会选择材料中哪种货币?请说明理由。
2024-04-1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九江市赣北联盟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6 .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历代王朝都从思想、文化、经济、民族关系等方面采取措施巩固统治。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董仲舒非常强调“大一统”,从这个观点出发,他主张政治上必须统一于天子,思想上也必须统一、……这种思想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依据。

——摘编自《文物秦汉史》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进一步推行改革措施,规定以汉语代替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革的守旧贵族。其一系列举动推动了北魏发展,有效地缓解了民族隔阂,促进了文明进步和民族交融。

——摘编自《孝文帝改革》


(1)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材料一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分别体现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两项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主张的核心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在思想上采纳他的什么建议?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至少写出两点),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进古代社会进步的因素。(至少写出两点)
2024-02-1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北流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掌握了冶炼生铁的先进技术。铁器的出现和使用,使大规模开垦荒地成为可能……牛耕渐趋普遍起来,牛耕技术的发展,只有与铁器的使用相配合,方可发挥出它的功能。

材料二   史料说史:秦半两钱在内蒙古赤峰,陕西临潼等地均有出土;衡器八斤铜权在陕西西安、咸阳、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材料三   西汉以来,在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上,中西往来密切。

中国输出西方的物品和技术西方输入中国的物品和文化
①大量的丝织品和漆器
②凿井,冶铁等技术
①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等农作物
②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
③罗马的杂技、印度的佛教

材料四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指江南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宋书》对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的描述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后期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大为提高的主要因素。
(2)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材料二中出土的“秦半两钱,衡器八斤铜权”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两项措施?
(3)材料三中“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被称作什么?这条通道向西最远可以到达哪里?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2024-02-07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试题
2024九年级下·广西·专题练习
8 . “大一统”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说史】

(1)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材料一中的图片所属的史料类型是____。(①文献史料:②实物史料)。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空格内。请根据材料指出这两项史料分别见证的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材料二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行为并列存在的,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在经历过战争重重洗礼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的飞跃。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从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容变化。

材料三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使“大一统”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的主旋律。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持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秦汉是我国多民族形成与发展时期。它以空前繁荣的经济文化、众多的人口和广大的地域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凝聚核心。……秦汉统一与边疆开发,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创造了各民族共为一体的“华夷一统”的现实。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在统一思想方面所采取的措施的不同点,归纳秦汉时期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2024-05-20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广西卷)-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
9 . 2022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空观念·明晰历史脉络】

(1)时空定位是形成历史线索的首要任务,请你完成时间轴A处远古人类是____;B处是____(王朝)C处是____时期。

【史料实证·见证国家发展】

(2)史料是我们探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图1图2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印证了秦始皇巩固国家统一的哪两项措施?

【历史解释·探寻社会规律】

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图治。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

——摘编自杜佑《通典》卷七

(3)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材料所描述的内容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封建盛世局面?请你解释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家国情怀·传承英雄精神】

对联一

上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

下联:驱除荷虏一代英雄

对联二

上联:拔云手指天心月

下联:拔剑光寒倭寇胆

(4)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请从上述对联中选择你最崇敬的是一位英雄人物?从他身上你能学到哪些精神?
2024-05-18更新 | 8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省优名师资源共享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10 . 七年级部分同学对考古非常感兴趣,于是开展了题为“考古探秘”的项目式学习,整理出如下地图和卡片。

【考古探秘一】
资料卡一:西周大墓
地点:山西运城绛县横水西周时期大墓时间:西周时期
出土文物在该墓中,青铜礼器上发现铭文230余字,多有出现“倗(péng)
(1)根据青铜铭文记载和考古人员的研究,写出“倗国”所反映的西周实行的制度。但是历史文献中从未有“倗国”记载,你认为是否存在“倗国”
【考古探秘二】
资料卡二:新郑春秋郑国祭祀遗址
地点:新郑春秋郑国祭祀遗址时间:春秋时期
出土文物祭祀坑为春秋时期诸侯国郑国所用。在考古中,祭祀出土青铜礼器——九鼎八簋一套。按周朝规定,九鼎八簋为周天子所用。
(2)根据资料卡二的内容,写出青铜礼器在周朝时期的用途。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在郑国出土“九鼎八簋”的原因。
【考古探秘三】
资料卡三:里耶秦代古城遗址
地点: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镇时间:秦朝时期
出土器物里耶秦简记载:“十月辛丑,南阳守衍下县*:听书从事,以律令、道次传别书。”
*注释:南阳郡守衍下发文件到所属各县。
(3)根据资料卡三的内容,请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字体名称参考,写出秦简上所使用的字体。根据资料卡三中内容,简述该制度的作用。
(4)史料类型可分为“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请写出以上三种史料共同的类型。并总结史料的作用。
2023-12-2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