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国家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是国家和民族兴盛的重要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之梦》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并说明汉武帝是如何从思想上来维系“大一统”的?

材料二: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清)《台湾通志》

图1   郑成功致荷兰总督信中的一段话图2 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2)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提到的“贵国”是指哪个国家?请用史实来说明“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并写出我国解决图2中港澳问题的基本方针。

材料三:上海世博会西藏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以新西藏、新发展、新生活、新变化为展示主线,以“保护生态环境、传承民族文化、创造美满生活、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展示理念,以“天上西藏”为展示主题,突出表现拉萨城市传统与现代相融合、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理念和未来构想。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清朝时设置了什么机构来对西藏进行管理?新中国成立后,在该地区又实行了什么基本政治制度?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国家统一的认识。
2022-06-0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克强学校中考历史模拟试卷(4)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末期,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为大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为了摆脱兼并战争给社会带来的灾难,广大人民和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也希望结束战乱,满望统一。当时的秦国,因为改革比较彻底,经过多年的兼并战争,它所拥有的疆土已经超过了东方六国。再加上这时有嬴政、李斯、蒙恬、尉塘等一批有作为的君臣。所以时人形容说,秦国要扫平六国,就好比从灶台上吹灰那么轻易。统一已经是水到渠成的历史趋势。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国统一的历史条件。

材料二隋唐时期,统一多氏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辽宋夏金时期呈现出各民族相互交融的趋势。元朝大一统的重建,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更加稳固,现代中国的版團逐渐定型。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唐朝、元朝、清朝中央政府在西蒙地区的管理措施各一例,分析推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与巩固的主要因素。
2022-05-3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3 . 《三字经》中的“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主要反映了()
A.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B.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C.战争造成的社会倒退D.统一趋势的不断加强
4 . 历史地图是见证历史的重要载体,以下历史地图能反映出(       
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B.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C.战争不止社会倒退D.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2022-04-2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贵州省桐梓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观察如图三幅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最明显的趋势是(     
A.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B.诸侯争霸,战乱不断
C.文化繁荣,百家争鸣D.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
2022-02-15更新 | 185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6 . 民族团结推动国家统一,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交融。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民族交响——中国篇】

材料一   大约距今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材料二   古代民族交融



【联邦合唱——美国篇】

材料三   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在面临国家分裂时,林肯说:“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绝不可折断。”


(1)哪一朝代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2)对下列关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情况归纳作出判断,能直接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填写“正确”;违背以上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填写“错误”;以上材料中没有涉及的填写“不涉及”。
①经过漫长的民族融合和发展,华夏族才成为统一的民族。(________)
②元朝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________)
③宋辽和战的关系,不利于民族交融的发展。(________)
(3)民族融合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材料二反映了促成这种趋势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4)材料三中“不同类型的国家”指美国建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材料四中使美国南北双方“纽带”绷紧的焦点问题是什么?
(5)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你认为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具有怎样的关系?
2021-09-2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7 . 有历史学家说:“秦政不失为顺着时代的要求与趋势而为一种进步的政治。而秦代的迅速消亡,原因在于役使民力过甚。”对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是(     
①较为客观地评价了秦朝的政治统治       ②政治统治的弊端明显加速了其消亡
③过度役使民力是秦灭亡的唯一原因       ④秦朝的政治政策中有部分积极因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 . 下列结构图反映了
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B.统一趋势不断增强
C.文化繁荣百家争鸣D.战争不止社会倒退
2021-06-18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河南省中招重点初中模拟联考(三)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图所示内容反映了(     
三字经(节选)
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
嬴秦氏,始兼并。
A.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B.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C.统一趋势的不断加强D.战争造成的社会倒退
2021-06-17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福建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定心卷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字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材料二   清朝既继承了历代中原王朝的疆域,也继承了历史上周边民族活动的领地,清朝的所谓开疆拓土,就是国家对边疆地区实行行之有效的管辖。清朝政府在继承中国历代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对边疆地区行使主权,进行有效的管辖,将一个清晰完整的中国边疆展现在世界面前,在近代以前奠定了中国疆域的版图。

——成崇德《论清朝疆域形成与历代疆域的关系》

材料三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指出∶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项明清时期对边疆的管辖措施。
(3)为了解决材料三中的香港问题,邓小平提出哪一伟大构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4)根据上述内容,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