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地图、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材料。请结合下列地图和示意图完成对历史知识的解读与探究。

                                                       图一   
(1)请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北和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
(2)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图二
(3)结合所学知识,填出序号处所缺少的内容。
(4)示意图体现的这一时期的历史主题是什么?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哪些?
2024-02-10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历史的演进在全体中华儿女心中积淀了深厚的民族认同。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本源】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民族一统】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勃勃生机。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民族交融】

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逐渐形成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为了顺应民族交融的趋势,北魏孝文帝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促进了北方地区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吸收借鉴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的汉化,共同促进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

——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上

(1)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两位部落联盟首领分别是谁?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历史名人是谁?说出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思想方面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材料中“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具有怎样的积极意义?
2024-04-0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梁启超:“天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首先顺应这一趋势的是(       
A.刘邦B.项羽C.刘彻D.嬴政
2023-12-27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列选项中的论述符合材料意思的是(       
材料:(中国的大一统)并不以一中心地点之势力,征服四围,实乃由四围之优秀力量,共同参加,以造成一中央。且此四围,亦更无阶级之分。

——钱穆

A.中华文化多元一体B.中原地区处于主导地位
C.民族统一趋势明显D.兼并战争促进社会进步
2024-02-01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史实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分封制逐渐瓦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
战国时期并战争不断
各国变法
百家争鸣
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秦国灭掉东方六国
公元前221秦朝建立
问题:阅读以上材料,从以下两个观点中选择一个,然后提取材料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150字左右)
观点1: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观点2:秦朝统一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6 . 统一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流趋势。下列选项中,哪两个王朝都终结了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     
A.北魏、东晋B.秦朝、西晋C.西汉、北朝D.东汉、南朝
2024-03-2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它是中国第一帝都。两千多年前,建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     

A.洛阳B.咸阳C.长安D.北京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它是中国第一帝都。2000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       
A.洛阳B.咸阳C.长安D.镐京
2023-12-23更新 | 119次组卷 | 122卷引用:【校级联考】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李老师以“民族交往与交融”为主题设计了以下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历史更替】

材料一   见下图秦汉疆域图


任务二   【历史趋势】

材料二   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任务三   【历史回眸】

材料三   经过孝文帝的主动改革和以后的发展,鲜卑族和其他北方少数民族最终成为汉族的一部分。鲜卑等民族的不断加入,为汉民族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使汉民族的人口数量日益增加。今天汉族能成为中国的主体民族和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离不开鲜卑等民族的贡献。

——摘编自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元(拓跋)宏及其迁都和汉化》


(1)观察材料一中秦朝形势图与西汉形势图,简述这一时期阶段特征。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归纳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具体表现以及体现的历史趋势。
(3)综合上述材料中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论述或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3-0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能得甲首(甲士之首,也指军队中的小军官)一者,赏爵一级,益(增加)田一顷,益宅九亩,除(给予)庶子(类似奴仆)一人,乃得入兵官之吏。

——石磊译注:《商君书·境内第十九》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采取的改革措施和评价士兵军功大小的标准。

材料二   战国末期,随着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四海之内若一家”局面的出现,为全国大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为了摆脱兼并战争给社会带来的灾难,广大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渴望统一,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也希望结束战乱,出现一个长期安定的社会局面。当时西方的秦国,因为改革比较彻底,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最强。再加上这时有嬴政、李斯、王翦、蒙恬、尉缭等一批有作为的君臣,所以时人形容说,秦国要扫灭六国,就好比从灶台上吹灰那么轻易。统一已经是水到渠成的历史趋势。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秦统一的背景。

材料三   下表为汉武帝时期,各诸侯王国分封列侯表(共20个诸侯王国)

各诸侯国王子侯表(单位人)

城阳赵国中山淄川河间济北齐国长沙代国广川鲁国胶东梁国衡山
3324201711111111985311

——摘编自张伟《汉武帝实施新经济政策因素分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汉武帝推行的措施。并简述该措施在当时的作用。
2024-02-2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