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2 道试题
1 . 观察下面三幅图,从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明显是(       
A.民族融合形成华夏族B.战乱不断与匈奴入侵
C.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D.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
2 . 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特征概括不正确的是
A.科学技术显著进步B.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壮大
C.分裂中孕育着统一D.民族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
2022-03-1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地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三字经》中的“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主要反映了()
A.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B.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C.战争造成的社会倒退D.统一趋势的不断加强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其中有七个诸侯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材料二   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用了十年时间先后攻灭东方六国,“六王毕,四海一。”



秦始皇像

材料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组诗


(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中历史现象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填写下列表格的空白内容。
秦军先后攻灭了:

________年,“六王毕,四海一。”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2022-03-1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以下历史地图能反映出当时(     
A.春秋时期大国争霸B.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C.统一趋势不断增强D.战争不止社会倒退
6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制定了以下活动方案,请你参与完成。
活动一【读图学史——时空观念】
(1)据材料,找出两个结束国家分裂、完成统一的朝代。

西汉

东汉

西晋

十六国

北魏

东魏

北齐

西魏

北周

东晋


活动二【提取信息——史料实证】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华夏族人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匈奴、东胡、戎、越等族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战争,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交融。这一交融兼并过程,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南地区的汉族与少数民族联系加强,长江中下游的山越和汉族共同开发了江南,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氏、羌等族与汉族联系日益密切。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交融的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交融,这次大交融的高潮在南北朝时期。
(2)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概括出民族交融有哪些方式?任举一例说明材料中的孝文帝是如何使鲜卑族实现“汉化”的?
活动三【分析史实——历史解释】

材料一   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与希腊的古风到古典时代不仅在时间上大体相当,而且在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时代特征上也存在诸多相似之处普通人有了更多的发财致富和向社会上层攀升的机会,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

——王大庆《本与末: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经济思想比较研究》


(3)从思想史的角度,举例说明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
活动四【提升认识——家国情怀】
(4)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何认识?
2022-02-2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观察如图三幅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最明显的趋势是(     
A.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B.诸侯争霸,战乱不断
C.文化繁荣,百家争鸣D.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
2022-02-15更新 | 185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状况?请写出最东面的诸侯国名称。
(2)据图及所学知识,战国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是哪次变法?变法的性质是什么?变法哪条内容能够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3)最后完成“扫六合”的是哪个诸侯国?其完成“扫六合,四海一”有何历史意义?
(4)从西周初年800个诸侯国,到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再到战国七雄,及至实现“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2021-12-1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高邮市十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民族交融,主题探究。

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历史的演进在全体中华儿女心中积淀了深厚的民族认同。

【民族本源】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两位部落联盟首领分别是谁?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民族一统】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勃勃生机。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的历史名人是谁?概括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的措施。

【民族交融】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主民族不断内迁,逐渐形成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顺应民族交融趋势,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促进了北方地区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吸收借鉴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的汉化,共同促进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

——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上


(3)请列举东汉、魏晋时期内迁的两个少数民族。材料中“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这一时期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有什么意义?

【民族观念】


(5)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认为当今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
10 . 2017年10月18月,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每个时代都有梦想,让我们回首历史,感受两干多年阶的风起云涌,体会那个时代的梦想。
一、力主创新强国梦——商鞅变法

材料一   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1)材料一为何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材料二   乃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战国策秦策》


(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措施。
(3)根据材料回答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用材料中原话回答)
二、扫六合统一梦——秦朝建立

材料三   追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

材料四   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始皇时,“统一宇内”。


(5)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2021-09-09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师范学院祁东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