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驱动万束战车,点燃遍地烽烟……公元前230年起,先后攻灭六国,使诸侯割据成了无影无踪的旧梦——他创立了一些套中央政权机构,建立了新的地方行政模式。

材料二:秦统一后“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对政令的推行和文化交流造成了障碍;币制的混乱状况也不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面对存在的问题,政府急需为各行各业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材料三:汉初在沿用秦朝地方管理制度外,对一些王公和功臣,分封了一些诸侯王。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他建立的“地方行政模式”是什么?
(2)针对材料二所述的问题,秦政府制定的统一的文字和货币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诸侯王”后来对中央造成极大的影响,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哪一建议消除了这一影响?针对地方上“铸造钱币”的问题,汉武帝收回铸币权,统一铸造了哪一钱币?
(4)谈谈以上秦汉的统治措施起到的共同作用。
2024-01-04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第三中学、靖宇县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由谁建立的?他建立的中央政权机构中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的官职分别是什么?
(2)刘邦在建立汉朝后为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采取了什么政策?
(3)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的人是谁?他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了哪一钱币?
(4)综上所述,你认为国家统一与社会发展有何关系?
2024-01-04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临江市外国语学校、临江市第三中学、临江市光华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武王)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鼎……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吕尚)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材料二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割据混战局面。秦朝建立了影响深远的中央政权机构,地方上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在郡下设县。由中央政府管辖。


(1)材料一中涉及的是西周的哪一制度?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中央政权机构”中,掌管行政事务和监察事务的官职分别是什么?材料二涉及了秦朝在地方实行的什么制度?该制度的实行在历史上有什么影响?
(3)请谈谈你对确立先进政治制度的认识。
2024-01-0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临江市外国语学校、临江市第三中学、临江市光华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中国秦汉时期在治国理政方面各有特点。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如图是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管辖郡和人口数量图。


材料三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材料四   董仲舒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社会需要相结合,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并付诸实行。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颁诏正式建立太学;将儒家经典“五经”确定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1)材料一图一反映了秦朝在中央和地方分别建立的什么政治制度?请说出图二中的秦统一货币的名称。
(2)材料二图表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接受谁的建议?怎么解决这一问题的?
(3)为抑制地方豪强势力、汉武帝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4)以上措施有什么共同作用?
(5)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和材料四介绍秦汉为实现思想上统一分别采取什么措施?并分析材料四的影响?
2024-01-0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份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5 .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春秋时期成为霸主的齐国国君是谁?
(2)请写出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三例。
(3)秦朝的建立者是谁?秦朝在地方上实行的哪一制度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秦朝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是什么?
(4)秦的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写出一点)
2024-01-02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某兴趣小组以“创新”为主题开展探究性活动。请你完成活动任务。
任务一【思想创新——引方向】
(1)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概括汉武帝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

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大变动、王官之学的退场、私学的兴起,最终造就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中华文明史》

汉王朝为了长治久安,亟须建立一种适应于封建大一统政治的思想体系。于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置五经博士,教授弟子,并以董仲舒的新的儒家思想体系作为专制统治的理论根据,从此儒家学说定于一尊。

——摘编自赵吉惠、郭厚安等《中国儒学史》

任务二【制度创新——促进步】
(2)我国古代制度创新体现了中华民族高超的政治智慧。请分别解读下列两幅图片进行的政治制度创新。

任务三【技术创新——促发展】
(3)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请从下列关键词中任选三个,以“工具革新·社会发展”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历史小短文。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骨耜   青铜工具   铁制农具和牛耕
7 . 杰出人物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

汉武帝

政治上:创立皇帝制度、三公制、郡县制
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
经济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政治上:实施“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
思想上: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经济上: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专卖
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材料二   汉朝兴起,废除了烦琐的制度,与人民休息。至于汉文帝,加之以恭敬节约,景帝遵循前业,五六十年之间,改变了风俗习惯,人民生活更加优越。周朝赞美成康(成王、康王的统治),汉朝称道文景(文帝、景帝的统治),美好的盛世!

——摘译自《汉书·景帝纪》

材料三   光武帝下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建武六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被略为奴婢者,皆一切免为庶民。”

——摘编自《后汉书·光武帝纪》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与汉武帝在治国举措上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汉代称道文景,美好的盛世!”的理解。
(3)根据材料三,概括汉光武帝重视民生所采取的举措。指出汉光武帝在位期间出现了怎样的治世局面。
8 .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司马迁《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材料二   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

(1)依据材料一,指出司马迁是怎样看待秦始皇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翦伯赞评价秦始皇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你怎样看待秦始皇的功与过?并归纳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9 . 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枯竭的土壤,渴求生长的力量;生存的压力,能否铸就崭新的国家。探索者们开始走到一起。一个外来者,掀起改革的浪潮。一个旧制度的挑战者,为君王的信念而战。机遇、开拓、质疑、争斗,古老的秦国在变法中成为东方霸主。

——《历史的拐点》解说词

材料二   中国历史自有其与其他国家民族不同之特殊性,而最显见者却在政治上…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是中国历史上之无上成绩。

——钱穆《如何研究中国政治史》

材料三   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国为铸就“新的国家”而展开了哪一变法。这一变法对秦国有何重要影响?
(2)材料二中所说的“优良的政治制度”是指秦朝开创的哪套制度?战国时期哪一学派为这一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3)材料三中“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指的是什么法令?这一法令产生了什么作用?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归纳秦汉时期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所作的贡献。
10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任务一   【理论创新】


(1)理论创新对实践有指导作用。诸子百家中为秦始皇和汉武帝的统治提供理论基础的分别是哪个学派?指出该学派的代表人物。

任务二   【制度变迁】


(2)结合所学,从图一到图二、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发生了什么变化?

图一                                                            图二

任务三   


(3)如果你是长安去往大秦贩卖丝绸的商人,请根据地图描述你的路线规划。从经济的角度出发,思考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任务四   【识读地图】


(4)从图一到图二、图二到图三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谈谈这一变化发生的原因。

       图一   西周初分封示意图                                   图二 秦朝疆域图                                   图三     西汉疆域图
2023-12-2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