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5 道试题
1 . 在人类历史上,社会制度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而推动着人类历史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篇》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和“天下为家”分别反映了哪种政治制度?请你举一例说明“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材料二: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2)据材料二,归纳西周实行这种政治制度的作用。
(3)随着生产的发展,这种政治制度给周朝的统治带来了怎样的负面影响?

材料三:嬴政统一全国后,决定从三皇五帝各取一字,称皇帝。嬴政时,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自称,命令称,印称,任何人对皇帝的名字都要避讳。皇帝称号确定以后,嬴政自称始皇帝,规定自己死后传位给子孙,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4)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一制度?它有何特点?
2022-09-2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一种制度(或政策)的创立、实施,都会对当时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图反映了秦朝创立的什么制度?它采用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

材料二: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2)科举制创立于哪一朝代?依据材料二,分析科举制的合理性。

材料三:英国马嘎尔尼使团以祝寿之名开始访华之旅,向乾隆皇帝提出此行的真实目的: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港口。乾隆皇帝一口回绝,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摘编自《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对外关系卷》


(3)依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政策。
2022-09-2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3 . 回顾历史,在古代的土壤中吸取经验教训,启迪智慧充实我们的民族精神,弘扬、传承中华文化。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大禹的父亲鯀采用堵的方法治水,却毫无成效。大禹吸取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新的治水方法,他领导人们挖沟开渠,把洪水漫漫地疏导到江河中去,然后流向海洋。……他全身心投入治水,与大家一起,昼夜辛劳,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了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

--------摘自七年级历史教材


(1)材料一中,大禹用什么方法治水因禺治水有功,舜把部落联盟首领让给了他,这种方式历史上称为什么制度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看到他具有怎样的精神?

材料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

材料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2)材料二是谁的言论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指导意义根据材料三,你认为孟子的这段话体现了什么思想?

材料四: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今受其赐。

材料五: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3)材料四中的管仲“相桓公”取得了怎样的结果材料五中的卫鞅提出了什么主张他的活动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你从齐、秦两国的改革得到了哪些启示?

材料六: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经此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


(4)破釜沉舟发生在哪次战役中我们从项羽身上可以学习哪些优秀品格?

材料七:“汉兴之初……..天下初定,民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选出)钧驷(颜色相同的四匹马),而将相或(有的)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5)材料七反映了西汉初年怎样的社会状况针对这一状况,汉高祖采取了什么政策?

材料八:西汉时期,官员们给皇帝上书,都用布包着,叫书案。时间长了,书囊存了很多,文帝舍不得丢弃,于是就命令人把这些五颜六色的书囊拼凑起来做了一件帷帐,挂在宫殿里。一天,大臣们看到帷帐,便对文帝说:“国库里有那么多绸缎,为什么要用这些书囊作惟帐,这不有损皇帝的体面吗”文帝答道:“这件帷帐虽然不好看,但不是一样用吗况且又节省了财务,不是很好吗”

材料九:农,天下之本。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景帝


(6)从材料八看,汉文帝具有怎样的品质从材料九中得知汉景帝非常重视什么文帝、景帝统治时期,西汉出现的治世局面称为什么这对我国当前带来什么启示?
(7)汉初,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政策措施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哪些思想家的什么治国思想?
2022-09-20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榆树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在废除分封制之后,建立了哪一制度来管理地方?实施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至元十一年(公元1276年),赛典赤把军事统治时期所设的万户、千户、百户, 改为路、府、州、县,正式建立云南行中 书省,并把行政中心由大理迁到中庆(昆明)。从此“云南”正式成了行省一级行政区划的名称。

——马曜《云南简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朝实行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的名称。这一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了什么制度?实行 这种制度有何意义?
(4)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归纳主题。
2022-09-1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中考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一)历史试题
5 . 政治制度的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是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

材料二   秦朝作为中华帝国的开端,确立君、臣、民三层一元的政治结构,君主与官僚构成统治阶级。他们对千万小民的控制和支配,是其最突出特点。秦汉政治体制规范了最基本的特征、倾向。隋和唐初的制度,是在总结前代制度的基础上、适应新的时代特点而形成的三省制。元由三省简化为一省制,明制远追唐宋承元制……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2)依据材料二,分析秦统治者所创制度的影响。
2022-08-1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朝创立了一整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皇帝的权力,同时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

材料二: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


请回答:
(1)结合所学说说材料一中秦朝为了巩固“大一统”,经济上统一使用什么货币?为巩固统治,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汉初社会封国势力大的问题,汉武帝采取了哪一措施解决这一问题?这是根据谁的建议?
2022-08-1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创新】

材料一:秦王朝组成了遍布全国各地的统治网络,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那之下设县,县下设乡、里。这就建构了从朝廷到地方多梯级的统治机构。

——摘编自白寿彝、高敏、安作璋《中国通史第4 卷》


(1)依据材料,指出秦朝在地方实施的行政制度?该制度有什么历史地位?

材料二: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

——钱乘旦《英国通史》


(2)依据材料,指出英国"光荣革命"后建立的政治体制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科技创新】

材料三:识图回答问题



(3)指南针在什么时期开始运用到航海上?图1与图2有何关联?指南针的运用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什么重大影响?

材料四:"有办法了!"瓦特激动地跑回家,匆匆地拿起纸笔,开始设计.……在试制过程中,他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第二项专利研究成果。从此以后,一个崭新的世界,在这种新型蒸汽机的召唤下,终于来临了。

——《蒸汽机打出的天下》改编


(4)依据材料,概括瓦特成功改良蒸汽机的原因?

【文化创新】

材料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5)杜甫的诗被称为什么?《红楼梦》前 80回的作者是谁?二者的作品在题材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2022-08-0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学业发展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8 .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发展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西域以孝武(汉武帝)时始通……至宣帝时,遣卫司马使护鄯善以西数国……乃因使吉(郑吉)并护北道,故号曰都护。都护之起,自吉置矣。

——《汉书·西域传》

材料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1)材料一中的“制度”是哪位皇帝首创?同时,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还推行了什么制度?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朝时的西域主要是指我国今天的什么地区?请写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机构名称。该机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2022-07-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研读史料,感知史实,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是重要的历史学习方法。认真阅读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禹在年老的时候……准备传位给伯益,但禹死后诸侯不朝(伯)益而朝启,启便即天子之位。

——《史记·夏本纪》

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材料三: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主父偃)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弟子,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

——《汉书·主父偃传》


(1)材料一中“启即天子之位”说明什么政治制度代替了禅让制?材料二说明西周开始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2)材料三说明秦朝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有什么历史影响?
(3)材料四反映了汉武帝为加强统治采取了什么措施?
(4)根据上述问题的回答,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特征。
2022-04-0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汉源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

——《汉书•百官公卿表》


(1)材料一中“秦兼天下”的人物是谁?材料一反映了秦朝创立的什么制度?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图三


(2)依据材料二,归纳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

材料三:汉初,经济萧条,国力贫困……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统治政策……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后,采取了怎样的统治政策?出现了哪一盛世局面?

材料四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4)材料四中,为实现思想上的统一,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
2022-04-0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经开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