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思想和文化经历了一次伟大的“突破”。一批又一批思想家先后涌现并成为中国思想的象征或代表,他们纷纷立说,成一家之言,使中国历史第一次享受了思想自由和争鸣的蜜果,奠定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基因。

——摘编自《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中国历史25讲》


图A   孔子像

材料二   武王灭商后,周公围绕分封制进行制度革新,立71国,姬姓居53……相互交流由此增多,有助于民族团结。周公将血缘亲疏关系引入分封制,建立了一整套由上到下、由亲到疏,遍及天下的治国体系。

诸侯国与王室关系
晋国姬姓贵族
魏国姬姓贵族
鲁国姬姓贵族
齐国功臣
燕国姬姓贵族

材料三   秦制所依赖的郡县制,其实源自周制的变革。郡县制作为治理机制的出现,取决于统治技术的革新……主要官僚由朝廷直接任免,官僚职位有任期限定、有职权范围、要接受考核。

——摘编自李磊《真实的地方政治郡县制:并非秦朝首创?》



(1)材料一中“伟大的突破”指的是思想文化领域的哪一局面?指出在这次“突破”中,图A人物的核心思想。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伟大突破”的意义。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根据表格内容,指出西周分封的主要对象。周天子分封这些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西周分封制的作用。
②根据材料三,概括秦朝郡县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推行郡县制带来的影响。根据图A,指出秦朝确立的这套政治制度的名称。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的特点。我国历代社会制度不同,但都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综上所述,谈谈你对这些制度的认识。
2024-01-15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彬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历朝历代君王不懈的追求,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政治体制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其中,秦朝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

材料二:秦朝重要措施示意图



(2)依据材料二回答,秦朝在经济、文化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材料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3)材料三所述内容是哪一事件的直接原因?此事件地位如何?

材料四: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

——《过秦论》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写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秦朝的灭亡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024-01-1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鲁西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佛教自西汉从印度经西域传入我国后,迅速传入巴蜀。2001年,考古工作者在丰都槽房湾9号汉墓出土的青铜摇钱树叶上,发现了穿袈裟的佛像。在同出的摇钱树树座上刻有“延光四年五月十日作”的字样。(延光四年即125年,属东汉中期。)

——摘编自《重庆历史》

材料二



丰都槽房湾9号汉墓出土的铜佛像(局部)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填“√”;不正确,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填“×”。
A两则材料可互证,说明东汉中期时,佛教已传入巴郡。(     )
B材料一、二都属于实物史料。(     )

材料三   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末业)文巧(指奢侈性的玩好物品的制作)。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

——《管子·治国》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秦国的治国理政思想及其在秦国崛起中的作用。

材料四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从很多方面来看,宋朝算得上一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宋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美)罗兹·墨菲《亚洲史》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从文化的角度说明“宋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2024-01-1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重庆市渝北区初中指标到校招生文化测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传说____已经能建造宫室,并且教人们建筑房屋。人们舍弃了有巢氏时的树枝树叶,改用泥土或石头,在地面上建造房子。如此一来,住所更为坚固实用,而且逐渐聚集成为村庄,村庄再聚集,最终形成了城市。


(1)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所缺的人物名称补充完整。

材料一的传说,使一些同学对我国宫殿发展史产生了兴趣,老师于是搜集了如下材料,让大家一起进行探究。

材料二

通过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村所发现的大遗址绘制了下图的宫殿遗址复原图。该宫殿殿堂前有较大的庭院广场,夜里点燃篝火照明,通宵达旦,这就是《诗经》所说的“庭燎”,黎明时庭燎熄灭,便开始上朝,群臣们集合在广场上,面向殿堂中的国王朝拜,报告政务和接受国王的命令。这种封闭庭院的朝廷布局,一直被沿袭下来,直到封建帝国的末期—清朝。

——摘编自《宫殿建筑史话》


自从殷人采用“四阿重屋”—四面坡、两重檐的屋盖,作为宫廷主体殿堂的冠冕以来,它便被奉为至尊式样,为历代统治者所沿用,一直到封建社会的末期—清朝。不仅王朝宫殿是这样,其所属的诸侯的宫殿也是这样的。

——摘编自《宫殿建筑史话》


(2)材料二中描述的分别是哪两个朝代的宫殿建筑?综合材料中两段内容概括它们的共同作用。
(3)秦朝时也修建了大量的宫殿,其中有一座加剧了秦朝的灭亡。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名称。从该宫殿的修建过程,我们可以获知当时秦朝的统治情况是什么样的?
(4)上述材料和问题是从哪一方面串连起中国建筑史研究的?
2024-01-1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第二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大一统”始见于春秋时期的《公羊传》,其基本含义是:以天下统一为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秦朝。秦实现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将全国分为36郡……在郡下设县。

材料二


材料三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全国上下的思想。


(1)根据材料一,回答秦朝在地方实行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为解决上图所示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秦朝和汉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思想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2024-01-1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两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们采取一系列措施,把国家推向大一统,下面我们一起探究他们的历史功绩。

材料一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中,皇权有何特点?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中的图片,反映了秦始皇采取的什么措施?措施有什么作用?

材料三   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全球通史》


(3)材料三中“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指的是什么法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法令所产生的作用。

材料四   汉武帝统治时期,把铸币权收归中央,还在全国各地设盐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


(4)材料四中“汉武帝统治时期,把铸币权收归中央”,请写出统一铸造的钱币名称。

材料五   “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毛泽东


(5)根据材料五指出毛泽东是如何评价汉武帝的?
2024-01-13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夏邑县一中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显著特征,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统一】

材料一   秦统一全国后,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郭沫若指出,自从秦统一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在某些时期出现了分裂割据的状态,统一始终是历史主流。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郭沫若《中国史稿》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统一”政策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统一中国的历史作用。

【文化一致】

材料二   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摘编自刘文剑《“大一统”思想发微》


(2)写出材料二中“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提出者的名字。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的除文化政策外的其他措施。

【对外交往】

材料三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由长安到西域,到中亚,到西亚,再绵延至欧洲。

——摘编自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丝绸之路功能的转变过程。

【鉴古知今】

材料四   2022810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

——摘自央视新闻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自身经验,谈一谈青少年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做法。
2024-01-1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制度在当时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

材料二   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始皇建立了什么制度?他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汉高祖刘邦和他的许多文臣武将,绝大多数都是在反秦斗争中涌现出来的社会底层人物,即所谓“布衣”,汉初朝廷形成了后世称道的“布农将相之局”。汉高祖登基后,颁布了一系列诏令:让士兵复原还乡从事生产;把卖身作为奴隶的人恢复为平民;把田租的税率规定为十五税一。汉文帝(汉高祖第四子)即位后,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减轻徭役,将原来每年服役一个月改为“三年而一事”。汉景帝(汉文帝长子)在位时,将田租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从此成为汉朝税率的定制。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3)材料三中汉初统治者采取的这些措施统称为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导致哪一治世局面的出现?

材料四   



(4)这两幅图体现了汉武帝在政治上实行了什么巩固统治措施?有何作用?
(5)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从中得到的感悟。
2024-01-13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七年级某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以“中国古代杰出历史人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以下是他们收集的人物图片所组成的人物图谱
陈胜大禹商鞅刘邦孟子


(1)请从人物图谱中任选两位历史人物,分别简述其主要事迹或突出贡献。
(2)请在上面人物图谱中增加两位为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帝王(只写人名),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发展经济的措施。
2024-01-12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

材料二   二十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

——铜方升铭文

材料三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

材料四   法度衡石丈尺。

——《火记》

材料五   烧来经书,涤除日典,大发隶卒,兴役成……

——《说文系传》

(1)上述材料的主人公是谁?他是哪一年完成“扫六合”的?他开创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2)材料三、四分别体现了该主人公实行的什么政策?为了巩固统一他在军事上实行了什么措施?
(3)材料五体现了他施行了什么暴政?
2024-01-12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