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8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和一块厚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可以确定______。实验中有同学从蜡烛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改善“重影”问题的办法是______。实验中为了让左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将玻璃板向左平移,则蜡烛的像的位置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2)小明发现上述实验中难于准确测量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且未用大小不同的物体进行多次实验,就得出了像与物大小的关系,于是他换用一些完全相同的木块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将一组木块置于玻璃板前,改变该组木块的位置,进行三次实验,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出每次像和物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根据对应顶点就能准确测出相应的距离。再将白纸沿______(选填“EF”或“GH”)对折,若像和物的对应顶点都______,则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具有对称性。继续实验,如图所示,用叠加的方法改变物的大小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______

木块的位置

保持不变

物的大小(玻璃板前木块的个数/个)

1

2

3

像的大小(玻璃板后木块的个数/个)

1

2

3

(3)某小组在较暗的环境中实验时,发现木块的像较暗、不易辨识,联系日常照镜子的经验,解决方法是______(选填“照亮木块的像”或“照亮木块”);
(4)移去玻璃板后面的木块,在其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直接观察光屏上是否有木块的像。 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022-03-30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澄西片2021-2022学年九年级3月教学检测物理试题
2 . 在下列探究光现象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三棱镜对不同颜色的光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程度不同。把温度计玻璃泡放在彩色光带外侧A点处,发现其示数升高明显,表明该处存在人眼看不见的______。在太阳发出的光中,只有______具有消毒灭菌作用;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乙所示:
①组装器材时,要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相互______
②实验需要记录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还需要记录物理量____________
③实验中如果将蜡烛B也点燃,对实验的影响是______(写出一条)。
2022-03-30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3月随堂练习物理试题
3 . 小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在竖直放置的茶色玻璃板前放棋子A,按照图甲中___________(填“①”、“②”或“③”)的方式看到棋子A的像。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应选择___________(选填“薄”或“厚”)玻璃板进行实验;
(2)把与A相同的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并移动直至棋子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__________(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玻璃板后面的棋子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按照图甲中___________(填“①”、“②”或“③”)的方式观察光屏,根据___________的现象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4)改变A的位置,三次实验得到三组物、像位置点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初步结论是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到平面镜之间的距离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5)用木板紧贴在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面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见蜡烛A的像。若玻璃板上端向左倾斜(如图丙),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像的位置会___________(选填“偏高”或“偏低”);
(6)实验结束,小华离开实验室,走近自动感应玻璃门时,门自动平移打开,则她在玻璃门中的像将___________(填“随”或“不随”)门平移。
4 . 如图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这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______
(3)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______
(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连接对应的像点和物点,判断连线是否 ______。进行三次实验,目的是 ______
2022-03-2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云湖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检物理试题
5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把一薄玻璃板垂直放置在画有直线MN 的纸张上,如图甲所示,把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玻璃板前。

(1)为了找到点燃蜡烛A的像的位置,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且_______(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 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真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2)多次改变蜡烛A与玻璃板的距离,相应移动蜡烛B,总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所成像的__________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无关;
(3)蜡烛A位置不动,下列对玻璃板的操作能使蜡烛A的像位置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
A.沿MN直线向左移动   B.沿MN 直线向右移动   C.竖直向上移动   D.向前移动
(4)小芳用厚玻璃板探究此实验,她用刻度尺测量玻璃板的厚度,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__cm。她让厚玻璃板前表面的底端与纸张上的直线MN 重合,发现蜡烛A的像有两个,B1和B2,如图丙所示。她应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至__________(填“B1”或“B2”)位置。
2022-03-2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汪曾祺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题
6 . 如图所示是晓华、小路两位同学合作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的情景。

(1)实验时,他们应选____(选填字母)作为平面镜,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便于______
(2)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他们应选_______(选填字母)两支蜡烛。
(3)为了正确进行研究,小路同学面前点燃了一支蜡烛,在两位同学间A处垂直放置了一块玻璃板,实验中他们还需要一支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并在一定的区域内移动,直到从_____同学这一侧的各方向看上去这支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似的。
(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晓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下图中的________
A. B. C. D.
(5)小路同学想到了家里汽车的仪表盘,车辆行驶信息投影在挡风玻璃前,如下图甲所示。好学的小路同学向老师请教,老师说这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下图乙所示。

所成的像没有产生重影,是挡风玻璃厚度较________,如果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_____度。
2022-03-22更新 | 53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7 . 某同学利用可折叠纸板ENF、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薄玻璃板、平面镜、刻度尺等器材,进行部分光学实验探究:
次数
130°30°
245°45°
360°60°

(1)用图甲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得到表中的多组数据:
①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②以ON为轴,将右侧纸板向前或向后翻折,观察什么情况下右侧纸板上有反射光束,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2)他继续用图乙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①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为______cm;
②当蜡烛远离玻璃板时,蜡烛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他发现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逐渐变短,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它与玻璃板前蜡烛的像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完全重合。
2022-03-1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3月份练习物理试题
8 . 如图是小霖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是点燃的蜡烛,B是与A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

(1)实验室提供四块玻璃板供小霖选择:
A.较薄茶色          B.较厚茶色
C.较薄无色          D.较厚无色
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小霖应该选择______玻璃板;
(2)选取两支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______
(3)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确定了像的______
(4)实验中若无论怎样移动B蜡烛都无法使其和A蜡烛像完全重合的原因是______
(5)选用两支等长的蜡烛A、B,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如果将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则像将______(选填“靠近玻璃板”、“不变”或“远离玻璃板”)移动;
(6)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观察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填“虚”或“实”);
(7)此实验应在光线______(“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像更明亮。
2022-03-15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青阳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3月检测物理试题
9 . 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
2022-02-18更新 | 242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新草桥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题
10 . 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发声的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激起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  )
A.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
B.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C.研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选用两只相同的蜡烛
D.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蜡烛的熔化特点
2022-02-17更新 | 439次组卷 | 40卷引用: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11月阶段测试物理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