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采用较薄的透明平板玻璃而不用平面镜,目的是______
(2)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等大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眼睛应在玻璃板放有蜡烛______(填“A”或“B”)的一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______,则蜡烛B的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白纸上,如图乙所示倾斜,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______(填“A1”、“A2”或“A3”);
(5)若“探究像距跟物距的关系”,需要多次改变______,进行实验;在该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023-12-31更新 | 24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教学评估物理试题
2 . 在如图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为消除此影响可选用______(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将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这样做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所用的两支蜡烛A、B,应选择外形______
(2)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前,小明先想办法测凸透镜的焦距,实验装置如图乙,此时光屏上获得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4)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光屏如图丙所示放置时,在光屏上恰成一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放大/等大/缩小)的;
(5)如图丁所示,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取走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屏上的像变清晰,需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蜡烛,眼镜是______(近/远)视眼镜。

3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高为7cm。如图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前10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2cm。

(1)选取A、B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___________

(2)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成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 ___________位置观察,移去蜡烛B后,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则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__________(选填“实”、“虚”)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 ____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

(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判断,身高1.7m的人,站在镜前5m处,他在镜中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___________m;当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 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 如图甲所示,小童在网上看到一个神奇的实验,利用四个梯形的塑料片,围成一圈立在手机上,就可以将手机上的影像成在空中,形成具有“3D”效果的“全息投影”。老师告诉他,这实际上就是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于是,小童利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时,小童选择玻璃板而没选择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________
(2)小童将一个七号电池放在玻璃板前面,将另一个七号电池在玻璃后面移动,直到它与前面电池的像________。小童改变电池的位置多次实验,分别确定了物与像的三组位置,如图丙所示,分析图中数据可知:像与物________
(3)通过上面的实验过程,能够看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但小童认为若要更准确地得出这个结论,还应该________(填写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再做几次实验才有说服力。
A.更换一个较厚的玻璃板  B.再找来两个五号电池和两个一号电池
(4)为了看到与网上视频相同的效果,小童将两个七号电池平放在桌面上,如图丁所示,再把两个玻璃板ab立在桌面上,并调整玻璃板与桌面的夹角,直到无论在左侧还是右侧观察,都能看到电池的像垂直立在桌面上方。若要达到这种效果,两个玻璃板与水平桌面的夹角应为________度(锐角),眼睛在左侧通过a玻璃板看到电池的垂直立在桌面上方的像是________(填“左”或“右”)侧电池的像。
5 . 小琳在照镜子时发现,她靠近平面镜,像也靠近平面镜。于是她想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她按图甲摆放器材,进行实验。
(1)她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确定______
(2)实验中,她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在玻璃板的______(“A”或“B”)侧观察,直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
(3)改变A的位置,重复实验,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实验数据如表,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______

实验次数

1

2

3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5

4

6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5

4

6

(4)小琳将图甲中的玻璃板换成平面镜,垂直于纸板放置(如图乙所示),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他用激光笔沿硬纸板EO照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反射光线沿OF射出,则∠NOF______EON(选填“>”“<”或“=”)。
   
2023-10-27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物理测试题
6 . 小海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以下是小海设计的实验方案,请帮他把设计理由填写完整;
①将一张白纸平铺在桌面上,玻璃板竖直放置在纸上。将蜡烛A点燃后竖立在玻璃板前面,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的像。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便于观察像的 ___________
②将与A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面与像重合,比较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这里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___________(选填“等效替代法”或“控制变量法”);
③在白纸上描出蜡烛A、B和玻璃板的位置,用刻度尺量出蜡烛A、B到玻璃板的距离。
(2)实验中,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蜡烛B需 ___________玻璃板(选填“靠近”或“远离”),才能与像重合;
(3)实验证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023-10-25更新 | 1323次组卷 | 5卷引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适应性检测物理试题
7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除了图中提供的器材外,实验中还需要一种测量工具是_________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从而可以得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_________的初步结论;
(3)将蜡烛A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________(选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4)下一步要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你接下来的操作和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2023-09-2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调研物理试题
8 .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应选择________(填“厚”或“薄”)玻璃板在________(填“较黑暗”或“较明亮”)环境中进行。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AB,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2)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棉布表面滑行的距离较长,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长。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选填“快”或“慢”)。
2023-09-1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学科开学质量调研题
9 . 如图甲所示,小丽同学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竖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此实验中:
   
(1)如果有5 mm厚和2 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用两支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关系,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小丽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是因为______
(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情况是______
(4)在探究的过程中,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是有必要的______
A.保持A、B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的位置,寻找蜡烛像的位置。
10 .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使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一些,该实验最好选择在_____(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实验中选择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_____
(3)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然后将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实验现象说明像与物_____
(4)在玻璃板下所铺的白纸上描绘出蜡烛、玻璃板和蜡烛像的位置,测量发现蜡烛和蜡烛像距玻璃板的距离______,蜡烛和蜡烛像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
(5)将蜡烛向镜面靠近, 所成像的大小_____
(6)将蜡烛B拿走,然后在蜡烛B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在白纸上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实”或“虚”)像。
2023-07-07更新 | 713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