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88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曲是指近似环形的、形如蛇行的弯曲河段,多见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坦地区。当河床坡度减小后,河流的侧蚀作用增强,致使河道发生弯曲。延川县内的黄河蛇曲是目前我国干流河道蛇曲中规模最大、最密集的蛇曲群。该地黄河嵌入式蛇曲的发育与河流的侵蚀方式、地壳升降运动、河岸岩性等密切相关。下图为延川黄河嵌入式蛇曲(河流沿峡谷穿行流淌。河道形态恰似“Q”字形。犹如嵌于山岩之间)河段及其景观图,图示河曲颈又称蛇曲颈。

(1)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延川黄河嵌入式蛇曲的形成过程。
(2)蛇曲A(如图所示)新建了一个村落,分析其选址的合理性。
(3)随着地壳运动逐渐趋稳,推测图示蛇曲河段的未来发育趋势。
2024-02-23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2月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墨石公园位于我国四川省甘孜州境内,该公园里有一处形态奇特的变质岩石林—“糜棱岩石林”。该石林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带的空间分布一致,周围都是坚硬的砂板岩,只有组成石林的糜棱岩呈现粉末泥状。这里的石林有柱状、尖棱状等多种形态,不同形态的石林代表着不同发育阶段。下图为墨石公园位置示意图及糜棱岩石林景观图。



(1)简述墨石公园糜棱岩的形成条件。
(2)推测糜棱岩石林景观形成的主要过程。
(3)依据外部形态特征,推测构成柱状和尖棱状石林的糜棱岩遭受侵蚀程度的差异以及糜棱岩石林未来的演化趋势。

3 . 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随着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发达国家所主导的传统单循环全球价值链呈现出新的演化趋势,构建由中国主导的双环流全球价值链正当其时。中国作为双环流全球价值链的核心枢纽,有利于实现世界经济的共赢。下图为全球制造业梯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第二梯队国家相比,现阶段中国的突出优势是(     
A.技术更先进B.消费能力较低C.工业体系更完备D.市场更灵活
2.为了帮助发展中经济体更好地融入双环流全球价值链,实现双赢,中国应(     
A.加大产业转移和技术扶持力度B.提高工业原料的价格
C.加大对发展中经济体资源的进口D.降低中间产品的生产成本
2023-05-1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北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是渤海沿岸风成沙丘发育最典型的区域,其中大圩顶沙丘发育最为典型。近年来,流动沙丘位置整体向陆地移动,移动速率每年10月~次年5月明显比5月~10月大。近几十年来,滦河流域进行了大规模开发治理,建成了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该自然保护区内未来50年防护林面积、丘间植被面积不断扩大。下图为大圩顶的地理位置、地貌示意及昌黎县气象站各月降水、风速统计图。

(1)从不同沉积物的位置关系,说明大圩顶海岸沙丘的形成过程。
(2)分析海岸沙丘每年10月~次年5月移动速率较大的原因。
(3)推测大圩顶海岸沙丘面积、移动速率的发展趋势,并说明理由。
2023-12-04更新 | 34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上杭县第二中学高三考前冲刺卷(二)地理试题

5 . 图左灰色部分为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图右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长期的坡面耕作破坏生态平衡。自1999年该区域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但坡面林地土壤出现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生长带来威胁,目前环境需要改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图所示不同地形部位植被空间差异的直接因素是(     
A.热量B.地形C.水分D.土壤肥力
2.该区域坡面林地干燥化过程是(     
①森林退化,含蓄水源能力降低,加剧土壤的干燥化
②大量吸取地下水,坡面水资源短缺
③林地稀疏,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增多,蒸发加剧,土壤变干
④该地植被覆盖率增加
A.④①②③B.④③②①C.②④③①D.④②③①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岸类型有基岩海岸、砂质海岸和泥质海岸。基岩海岸是由岩石组成的海岸,岩体直面辽阔海域,深水逼岸,经过海水的长期作用,再加上基岩海岸本身的地质作用及岩石性质、结构特征,形成了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由海蚀拱桥演化而来)等各种形态的海蚀地貌。下图为浙江省海岸线图和海岸地貌示意图。

(1)图中浙江省A处为泥质海岸、B处为基岩海岸,其中形成A处海岸的外力作用是____作用,形成B处海岸的外力作用是____作用。
(2)指出基岩海岸线的进退趋势,并说明原因。
(3)据图文材料说明海蚀柱的形成过程。
2023-03-19更新 | 45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高考地理真题18题原题及变式题

7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按城市化过程,图中排序依次是(     
A.a-d-b-cB.a-c-d-bC.d-b-c-aD.c-d-b-a
2.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A.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B.出现逆城市化趋势
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缩小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
2023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位于青岛海岸、距岸百米的“石老人”是基岩海岸典型的海蚀柱景观,岩石表面有大片烧焦样蜂窝状石孔。2022102日晚,青岛遭遇数小时的雷雨大风天气,次日清晨人们发现“石老人”上半部分已经坍塌。下图示意“石老人”所在地区海蚀地貌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石老人”与海蚀崖之间距离的变化趋势是(     
A.逐渐变近B.逐渐变远C.先变远,后变近D.先变近,后变远
2.“石老人”形成与消亡过程的海岸地貌可能依次是(     
A.海蚀柱—海蚀陡崖—碎屑堆积物B.海蚀柱—海蚀拱桥—碎屑堆积物
C.海蚀拱桥—海蚀柱—碎屑堆积物D.海蚀拱桥—碎屑堆积物—海蚀柱
3.下列不是造成“石老人”坍塌的原因可能是(     
A.常年风化B.地壳运动C.风雨侵袭D.海水侵蚀

9 . 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双碳”目标),强调各国应该加强合作,通过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来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读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未来通过以我国“双碳”为代表的减排行动,实现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下降会导致(     
A.①增加B.②减少C.③减少D.④增加
2.我国四川盆地昼夜温差小是因为(     
A.白天地面吸收强,夜晚①弱B.白天反射作用强,夜晚④强
C.白天大气辐射强,夜晚③强D.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②弱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受大气环流和洋流影响,西太平洋赤道附近形成了全球面积最大、水温最高的区域,被称为西太平洋暖池(左图)。近几十年,西太平洋暖池增暖趋势显著,所形成的经向环流圈对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圈结构影响较大,对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纬度15~30°之间)降水影响显著。右图示意夏季西太平洋暖池增温所生成的异常经向环流圈。




(1)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角度说明西太平洋暖池的形成过程。
(2)请在右图低纬环流圈中用箭头标山环流方向。指出北半球夏季,异常经向环流圈对副热带地区降水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