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第一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9 道试题
1 . 元宵佳节松花江畔焰火璀璨,燃放烟花时发生:,同时在火药中会加入等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能得到绿色的烟花
B.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C.每生成,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D.燃放烟花对环境没有污染
2024-06-0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2 . 镍电池芯废料中主要含有金属镍,还含有金属钴、铁、铝。一种从镍电池芯废料中回收金属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浸”时,若改用浓硫酸,反应速率更快,效果更好
B.H2O2在“氧化除杂”和“酸溶”中的作用相同
C.“酸溶”时,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以采取高温条件
D.“结晶”时,应加热至出现少量晶膜时,再冷却结晶
2024-05-18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3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28gC5H10的烃分子中含有C-C σ键的数目一定为1.6NA
B.在标准状况下,22.4L由SO2和SO3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硫原子的数目为NA
C.有2.00L0.5mol·L−1的稀硫酸和足量金属钠反应,消耗钠原子的数目为2NA
D.在2CuH+2HCl==Cu+CuCl2+2H2↑反应中,每生成4.48L(标准状况)H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3NA
2024-04-04更新 | 781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三模考试化学试卷
4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56g铁粉与1molCl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B.1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的Na+数目为2NA
C.1molNa2O2与足量CO2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22.4L由CH4和C2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H原子的数目为4NA
2024-03-0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地区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5 . 将23.2 g Fe3O4加入100 mL某浓度的盐酸中,再加入8.4 g铁粉,反应停止时,溶液中无固体存在。向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未见颜色变化,为了中和过量的盐酸(不考虑HCl的挥发),且使铁完全转化成Fe(OH)2,共消耗4.5 mol·L1 NaOH溶液200 mL。原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2.0 mol·L1B.9.0 mol·L1C.6.4 mol·L1D.4.0 mol·L1
6 . 下列物质混合后,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pH增大的是
A.向CuSO4溶液中加入H2S溶液,产生黑色沉淀
B.同时使用氯水和SO2漂白一种物质时,其漂白效果“减弱”
C.向 NaHSO4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D.将“84消毒液”与酸性洁厕剂混用,产生黄绿色气体
7 . 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Ⅰ.我国“十四五”规划中已明确提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达峰”、“碳中和”的“碳”主要指的具体物质所属的物质类别为______(填标号)
A.电解质B.非电解质C.大气污染物D.酸性氧化物
(2)自古至今,碳的应用极其广泛。在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于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每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冷定毁罐取出。∙∙∙∙∙∙即倭铅也。∙∙∙∙∙∙以其似铅而性猛,故名之曰‘倭’云。”(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锌。)请完成上述火法炼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ZnCO3 + ________ + ____CO↑,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 (填元素符号)。
Ⅱ.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俗名双氧水,医疗上利用它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来清洗伤口。根据下列反应回答问题:
A.H2O2 + 2FeSO4 + H2SO4 = Fe2(SO4)3 + 2H2O
B.Ag2O + H2O2 = 2Ag + O2↑+ H2O
C.2H2O2 = 2H2O+ O2
D.Na2O2 + 2HCl = 2NaCl + H2O2
(3)上述反应中,H2O2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是 ______(填标号)。
(4)H2O2、Ag2O、Fe2(SO4)3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
(5)请用单线桥表示B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Ag2O + H2O2 = 2Ag + O2↑ + H2O。
2024-01-1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8 .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中,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CaCO3→CaO→Ca(OH)2→CaCl2B.Fe→FeCl3→FeCl2→Fe(OH)2
C.Al→Al2O3→Al(OH)3→Na[Al(OH)4]D.Na→Na2O2→Na2CO3→NaHCO3
2024-01-17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9 .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加热装置和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取氯酸钾和氯水,并进行有关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丙溶液中存在的分子有______
(2)氯气与30%KOH溶液反应生成氯酸钾和氯化钾,温度需控制在70~80℃之间,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检验乙装置产物中所含的阳离子进行焰色试验时需透过_____观察火焰颜色为_______
(3)若想用甲装置制取4瓶体积均为100mL的氯气。(常温下,氯气的密度为2.91g/L。)制取4瓶氯气,理论上需要MnO2的质量为_____g。(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丁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5)若兴趣小组做实验时发现甲装置中液体不能顺利滴下,其可能原因为___________
(6)用氯气制备的“84”消毒液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但“84”消毒液的使用有一些注意事项。曾有报道,在清洗卫生间时,因混合使用“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稀盐酸)与“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而发生氯气中毒事件。请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2024-01-1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10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一瓶溶液标签上标有“CaCl2 0.1 mol·L1”的字样,下面是该小组成员对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配制1 L该溶液,可将0.1 mol CaCl2溶于1 L水中
B.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0.1 mol·L1CaCl2溶液中所含的Ca2+为0.1NA
C.从试剂瓶中取该溶液的一半,则所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1
D.将该瓶溶液稀释至原体积的2倍,则所得溶液的c(Cl)为0.1 mol·L1
2024-01-1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