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第一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某强酸性溶液中可能存在中的若干种,为确定溶液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100mL原溶液,加入足量溶液,有白色沉淀a和无色气体b生成,过滤得滤液c。
(2)往(1)所得滤液c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可得气体d和沉淀e,过滤。
(3)取(2)中过滤所得滤液,通入少量的CO2,有白色沉淀f生成。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试液中一定没有
B.试液中一定有
C.气体b和气体d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无色液体
D.沉淀f一定含有,可能含有
2022-01-19更新 | 1585次组卷 | 7卷引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为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某同学利用压强传感器和传感器设计了如图甲、乙两个实验装置,甲的注射器中装有过量的NaOH溶液,乙的注射器中装有等体积的水,实验时将两装置注射器中的液体全部推入烧瓶中,试验后,得到了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丙)

(1)设计实验乙的目的是_______
(2)图丙中曲线_______(选填“Ⅰ”或“Ⅱ”)表示和NaOH溶液的反应。
(3)两烧瓶中的压强在开始阶段均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
该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上述实验甲中反应后烧瓶内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4)实验需要以下步骤:
①称量装置D的质量为304.6g;
②取10g实验甲烧瓶内反应后的溶液装入装置B中;
③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④打开弹簧夹,缓缓鼓入一段时间空气:
⑤再次称量D的质量为307.9g;
⑥打开弹簧夹a,再次缓缓鼓入一段时间空气;
⑦关闭弹簧夹a,滴加稀硫酸使其发生反应,直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写出以上步骤的正确顺序_______(用步骤编号表示)。
(5)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
(6)打开弹簧夹a,再次缓缓鼓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
(7)根据相关数据,图甲反应后烧瓶内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2022-09-29更新 | 125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3 . 溶液X中含有下表离子中的某5种,且其浓度均为(不考虑水的电离与离子水解)。向X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经分析,反应前后阴离子种类没有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阳离子

阴离子

A.X溶液中可能含3种阳离子、2种阴离子B.X溶液中不可能含有
C.生成的无色气体是D.根据电荷守恒,原溶液中一定含
4 . 已知三氯化铁的熔点为306℃,沸点为315℃,易溶于水并且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潮解。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氯气与铁的反应及产物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1)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
(2)B中收集器里盛放冷水的作用是_______。D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反应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后将硬质玻璃管及收集器中的物质一并快速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进行如下实验:
固体混合物淡黄色溶液淡红色溶液深红色溶液红色褪去
①试剂X为_______(填化学式)。
②淡红色溶液中加入过量H2O2后溶液红色加深的原因是_______
(4)该小组同学对上述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进行探究。
①取褪色后的溶液三份,分别进行以下实验,研究溶液中存在的微粒。
a.一份中滴加FeCl3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_______
b.另一份滴加试剂X,溶液出现红色,说明_______
c.还有一份滴加稀盐酸和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_______
②另取FeCl3溶液滴加2滴试剂X,溶液变红,再通入O2,无明显变化。实验②的目的是_______;得出结论:_______
5 . 向体积均为10mL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份NaOH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2得到溶液甲和乙。向甲、乙两溶液中分别滴加0.1 mol·L-1盐酸。此时反应生成CO2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盐酸体积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乙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CO3、NaHCO3
B.当0<V(HCl)<10 mL时,甲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 =H2O
C.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
D.乙溶液中滴加盐酸后产生CO2体积的最大值为112 mL(标准状况)
2021-05-28更新 | 2623次组卷 | 25卷引用:上海市十二校2015届高三12月联考化学试题
6 . I.氮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还原生成。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将20mL和NO的混合气体通入倒立于水槽且盛满水的试管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10mL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与NO的体积比为_______。
A.1:1B.1:3C.3:1D.2:1
(2)如果选择A装置制备氨气,写出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若使用B装置制备氨气;请简单说明氨气制备的原料_______和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收集氨气时用D装置,气体从_______进入(填e或f)。欲制取一瓶干燥的氨气,除发生装置外,还需选择图中的C装置进行干燥,其中干燥剂应使用_______
氨气的制备

II.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将上述收集到的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两端用夹子、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加热装置和夹持装置省略)。

(3)打开,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通入Y管中,可观察到Y管中_______,Y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Z的作用为_______
III.硝酸和硝酸盐是化工中的重要原料
(5)受热易分解,分解反应为:。某学生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受热分解得到的混合气体中,木条复燃。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
A.产物中有氧气,所以木条复燃B.不能确定是否助燃
C.肯定也能助燃D.肯定不能助燃
(6)1.52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足量浓硝酸中,得到标况下的混合气体1120mL。(已知室温下,生成的有一部分会自发二聚生成四氧化二氮,),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mol/L NaOH 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沉淀;则该合金中=_______的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
2023-03-25更新 | 6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7 . 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质量分数为ω,物质浓度为c 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1000Vρ/(17V+22400)
2016-12-09更新 | 4931次组卷 | 130卷引用:上海实验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测试化学试题
8 . 某校两个化学兴趣小组完成关于氯气的实验。
小组1为了验证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证明Cl2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名称是____,作用是____,C中试剂名称是____
(3)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装置D和E出现的不同现象的原因____
(4)AgN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5)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确保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应该在装置____之间(填装置字母序号)增加一个装置,所增加装置里面的试剂可以为____
A.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B.浓硫酸
C.湿润的红色布条                  D.饱和食盐水
(6)A装置中分液漏斗内所用溶液浓度为11.8mol/L,现欲用其配制100mL0.6mol/L的稀溶液。则需量取____mL浓溶液,量取所用量筒的规格是____(选填“10mL”、“25mL”或“50mL”)。若所配制的稀溶液浓度偏大,则下列可能的原因分析中正确的是____
A.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B.量取浓溶液时,仰视液面
C.未经冷却,立即转移至容量瓶定容        D.定容时,仰视液面
小组2设计了如图1装置,利用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结果实验所得Ca(ClO)2产率太低。经查阅资料发现主要原因是U形管中存在两个副反应。

(7)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了Ca(ClO3)2,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有同学测出了反应后溶液中Ca(ClO)2、Ca(ClO3)2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粗略表示为如图2(不考虑氯气和水的反应)。

(8)图2中曲线Ⅱ表示____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关系,判断的理由是____
(9)另取一份含有1molCa(OH)2的石灰乳,以较大的速率通入足量氯气,反应后测得产物中Cl的物质的量为1.2mol,则产物中n(ClO):n(ClO)=____
(10)试判断U形管中另一个副反应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改进措施是____
2022-03-22更新 | 47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9 . Na2CO3和NaHCO3是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如图是利用天然碱(主要成分为Na2CO3、NaHCO3和少量NaCl)制备Na2CO3和NaHCO3的工艺流程。

完成下列填空:
(1)操作①为___
(2)碳化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3)解释选择0.34~0.4MPa干燥的原因___
(4)对比索尔维制碱法,说明利用天然碱制碱的优势___
(5)为了测定产品中小苏打中NaHCO3的含量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步骤一:称2.000g小苏打样品,配制小苏打溶液250mL。
步骤二:取20.00mL小苏打溶液置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1盐酸滴定,溶液pH随盐酸体积变化如图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
①取20.00mL小苏打溶液需要使用的定量仪器名称____
②根据滴定曲线分析,若采用传统滴定法,应选择的指示剂是___,此时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
③计算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
2022-01-20更新 | 485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2022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
10 . 一定量的某磁黄铁矿(主要成分,S为-2价)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生成硫单质、和一定量的某种气体,且反应后溶液中无。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B.生成了气体
C.D.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