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第一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Na2CO3可用于纺织、制肥皂、造纸、制玻璃等,NaHCO3可用于制药、焙制糕点等,两者都是白色固体;某实验小组通过以下实验来探究Na2CO3和NaHCO3两种物质的性质。
(1)称取两种固体各 2g,分别放入两个小烧杯中,再各滴加 10mL 蒸馏水,振荡,测量温度变化;待固体充分溶解,并恢复至室温后,向所得溶液中各滴加 2 滴酚酞试液。
①发现Na2CO3固体完全溶解,而NaHCO3固体有剩余,由此得到结论___________
②同学们在两烧杯中还观察到了其它现象。其中,盛放Na2CO3 的烧杯中出现的现象:
I.溶液温度升高;
Ⅱ.滴入酚酞后溶液呈___________色。
(2)“套管实验”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分析实验原理,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整个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烧杯 B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②写出实验过程中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③该实验可证明 NaHCO3 的热稳定性___________(填“强于”“弱于”或“等于”)Na2CO3;证明热稳定性的实验装置中,能否将 NaHCO3、Na2CO3的位置互换?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3)能用来鉴别 Na2CO3 和 NaHCO3 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A.将Na2CO3和NaHCO3 配制成同浓度的溶液,用pH试纸测定pH值并做比较
B.分别加热两种固体样品,看固体是否全部分解挥发
C.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溶液
2024-02-23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华东理工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 . 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将 Na、Mg、Al 三种元素填入相应位置。___________


周期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




















(2)Na、Mg、Al这三种元素中,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3)由于金属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存在差异,使得它们被还原为单质的难易程度不同,因此金属冶炼的方法不同,活泼金属常用电解法冶炼。下列金属需要使用电解法冶炼的是___________。
A.NaB.FeC.CuD.Au
2024-02-23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华东理工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3 . 现在人们可以借助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来寻找具有特定性质的新物质和新材料。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存在一条“分界线”,在这条“分界线”附近可以找到合成下列材料的元素是
A.耐高温材料B.新型农药C.半导体材料D.新型催化剂
2024-02-23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华东理工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 .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必然产物,根据元素位置预测元素性质是周期表的用途之一。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是
A.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B.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C.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D.原子序数的递增
2024-02-23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华东理工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5 . 铁元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的元素之一。为了检验FeCl2溶液是否被氧化,可向溶液中加入
A.新制氯水B.铁片C.KSCN溶液D.石蕊试液
6 . 某小组想通过实验探究 Na、Mg、Al 三种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I.探究 Na、Mg、Al 分别与水反应的情况。
实验①:切一小块绿豆大小的金属 Na,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将其投入盛有 100ml 水(含酚酞)的烧杯中。观察到 Na 与冷水发生剧烈反应,烧杯内溶液变红。
(1)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作还原剂的是___________
A.Na       B.H2O       C.NaOH
(3)上述反应中若有23克金属Na被充分反应,则产生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约为___________L。
(4)溶液中,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微粒是___________
A.Na+       B.H+       C.OH-
实验②:分别取一小段镁条和铝条,放入两支试管中,向试管中各加入 2ml 水,再滴入2 滴酚酞试液,观察到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
有同学提出实验②的设计存在问题,故对实验②作如下调整:
实验③:另取镁条和铝条,分别用砂纸打磨去除它们表面的氧化膜后,再进行以上实验     操作并加热。观察到:未加热时,反应现象均不明显;加热后镁条表面有气泡生成,溶液变红;加热后 Al 与水反应现象仍不明显。
(5)实验②的设计中未考虑到的因素是___________
(6)通过上述实验,得出 Na、Mg、Al 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
Ⅱ.比较 NaOH、Mg(OH)2、Al(OH)3碱性的强弱。
实验④:在试管中加入2ml 0.5mol·L-1 Al2(SO4)3溶液,然后逐滴滴加 2mol·L-1 NaOH溶液至过量,边加边振荡。观察到试管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全部溶解。
实验⑤:在试管中加入2ml 1mol·L-1 MgSO4溶液,然后逐滴滴加2mol·L-1 NaOH 溶液至过量,边加边振荡。观察到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且不溶解。
(7)写出由实验④、⑤的实验现象可推导得出的结论。
现象结论
出现白色沉淀Al(OH)3的碱性比NaOH弱
沉淀全部溶解___________
出现白色沉淀___________
沉淀不溶解Mg(OH)2无酸性
(8)综上实验可知,NaOH、Mg(OH)2、Al(OH)3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
2024-02-21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华东理工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7 . 苏打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物质。下列区分这两种白色固体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分别用砂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残留物的是小苏打
B.在玻璃杯中分别加入两种适量样品,再加入等量的白醋,产生气泡更快的是小苏打
C.先将两种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
D.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使火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是小苏打
8 . 下列关于Na2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一定量的Na2O2粉末加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中并振荡,有气泡产生,最终溶液褪色
B.向饱和NaOH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Na2O2粉末,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溶液pH不变,溶液中Na+数目不变
C.将足量的Na2O2投入到盛有FeCl22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试管壁发烫,最终沉淀呈红褐色
D.Na2O2的漂白原理与次氯酸、臭氧的相同,但与SO2、活性炭的漂白原理不同
2021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9 . 将一小块金属钠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对应的现象正确的是
A.饱和NaOH溶液:产生气体,恢复至室温后溶液的pH增大
B.稀CuSO4溶液:产生气体,有紫红色物质析出
C.MgCl2溶液:产生气体,生成白色沉淀
D.NH4NO3溶液: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2023-12-04更新 | 81次组卷 | 6卷引用:上海市南洋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等级)化学试题
19-20高二·浙江·期末
单选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描绘了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缕缕光束美景,产生这种美景本质原因
A.水边夜色本身就很美B.颗粒直径约为的小水滴分散在空气中
C.光线是一种胶体D.烟雾是一种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