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80 道试题
1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制备纯净的Cl2并研究Cl2的部分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其中Ⅰ为干燥的红色试纸,Ⅱ为湿润的红色试纸。

(1)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正确的顺序是a→___________(填小写字母)。
(2)装置A中盛放MnO2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装置A中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若通入足量Cl2,实验过程中装置E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在装置D中观察到Ⅱ的红色褪去,但是并未观察到“Ⅰ无明显变化”这一预期现象。为了达到这一实验目的,你认为还需在装置D之前添加图中的___________装置(填序号)。

(6)1868年狄肯和洪特发明用地康法制氯气,反应原理图示如图(反应温度为450℃):

①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该方法制取氯气,主要消耗的原料是___________,每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转移的电子数目是___________
2 . 用下列实验装置能较好地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装置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NaHCO3
B.用乙装置制备Fe(OH)2沉淀
C.丙装置的现象可证明Na2O2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用丁装置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气体
21-22高一上·广东深圳·期中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Ⅲ中夹持装置已略去,其中a为干燥的品红试纸,b为湿润的品红试纸。

(1)实验室以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装置Ⅱ的作用是_______
(3)若产生足量,实验过程中装置Ⅳ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
(4)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在装置Ⅲ中观察到b的红色褪去,但是并未观察到“a无明显变化”这一预期现象。为了达到这一实验目的,你认为还需在图中装置Ⅱ与Ⅲ之间添加图中的_______装置(填序号)。

(5)有一种“地康法”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①反应Ⅰ属于_______反应。(填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②在450℃条件下,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③工业生产中常用氨气检查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有泄漏。若有泄漏,可以观察到有大量的白烟生成(为固体),同时会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021-11-21更新 | 59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某实验小组类比镁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反应,认为钠和二氧化碳也可以发生反应,在实验室中选择以下装置对该反应能否发生进行了实验探究。

依据要求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应选用上述装置中的_______(填装置下方对应字母)。
(2)为达到实验目的,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3)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装好药品后,打开弹簧夹,待装置中的空气排净后才能点燃酒精喷灯。能说明装置中空气已经排净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4)该实验小组在制取CO2的过程中,向装置B中加入某酸后,发现固体与酸没有接触,为使反应顺利进行,下列可再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
A.稀硝酸             B.H2SO4溶液                 C.苯                 D.CCl4
(5)若此反应过程中CO2足量,点燃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实验小组同学观察到钠块表明变黑,继续加热,钠迅速燃烧试管壁上产生白烟。待完全燃烧后,撤去酒精喷灯,继续通入CO2,直到试管冷却,观察到试管内固体呈黑色。
为了分析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实验小组继续进行如下实验:
I.收集白烟,向其中滴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II.将黑色固体洗净过滤,然后在其中加入浓硫酸,加热,产生大量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
由此小组实验现象分析可得:
①白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②黑色固体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请写出Na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020-08-07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5 .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甲装置构成铜锌原电池
B.用图乙所示装量加热AlCl3饱和溶液然后利用余热蒸干制备AlCl3固体
C.丙装置里图I烧瓶中充满氨气,烧杯中盛装水,在图II的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Cu与稀硝酸,图I和图II都产生喷泉现象且原理相同
D.利用丁装置制取SO2,并检验其还原性,小试管中的试剂可为酸性KMnO4溶液
6 . 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过程
A配制氯化铁溶液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B证明酸性HX>CH3COOH用pH计测定NaX溶液、CH3COONa溶液的pH,pH前者小
C制备纯净的Cl2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即可得到
D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2支盛有5mL不同浓度Na2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mL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A.AB.BC.CD.D
2024-05-0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雅礼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
A在甲苯中滴加少量酸性溶液,观察现象证明甲基对苯环的影响
B在过量的酸性溶液中滴加乙二醇制备
C在含少量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过滤提纯溶液
D在硫酸四氨合铜溶液中滴加乙醇证明乙醇极性弱于水
A.AB.BC.CD.D
2023-05-09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考试(四模)化学试题
8 .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正确并与预期实验目的或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预期实验目的或结论
A将过量稀硫酸加入碳酸钠溶液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非金属性:S>C
B向品红溶液中通入足量Cl2,观察到品红溶液褪色Cl2具有漂白性
C向0.1mol•L-1FeCl3溶液中滴加稀氨水,观察到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褐色制备Fe(OH)3胶体
D将10~15滴溴乙烷和1mL5%NaOH溶液混合后加热,然后静置,待溶液分层后,取上层液体于另一支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观察到有浅黄色沉淀生成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原子
A.AB.BC.CD.D

9 . 通过下列实验装置与实验现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实验目的

验证石蜡油分解产物中是否含有乙烯

制备NaHCO3晶体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锥形瓶中有白色晶体析出

选项

C

D

实验目的

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

制备无水氯化镁固体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混合溶液温度升高至不再变化

硬质玻璃管内的白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

A.AB.BC.CD.D
10 .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实验目的。a、b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略去)

(1)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已知酸性:亚硫酸>碳酸)
①连接仪器、_______、加药品后,打开a关闭b,打开分液漏斗旋转活塞,然后滴入浓硫酸,发现硫酸滴入几滴,就不再滴下,原因是_______,当顺利滴入时加热。
②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装置A中试剂可以是_______。(用a,b,c填空)
a.品红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2)验证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在(1)操作后打开b,关闭a。
②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的现象是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滴加的溶液氯水氨水
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