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07 道试题
1 . 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A.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B.KI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沉淀由白色变为黄色
C.稀硫酸滴入溶液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
D.苯酚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晶体由无色变为粉红色
7日内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承德市部分示范高中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2 .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A.键的电子云形状为
B.基态镓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C.的VSEPR模型为
D.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
2024-05-2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承德市部分示范高中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3 . 雾霾主要由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组成,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变得阴沉灰暗。利用乙醇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a、b为该燃料电池的两极)电解,可将雾霾中的、NO转化为,电解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B.不考虑气体的溶解性和损耗,电解过程中,消耗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
C.电解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D.若电解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不计,当消耗1 mol乙醇时,为实现产量最大化,通入的的物质的量为9.2 mol
4 . 一种抗癌新药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N、O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B.该化合物的一氯代物有10种
C.分子中碳原子采取杂化,氮原子和硒原子均采取杂化
D.的键角小于的键角
5 . 是一种二元弱酸。常温下,向20 mL 0.1 mol⋅L 溶液中滴加同浓度的NaOH溶液,溶液中[Y表示]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线a表示与pH的变化关系
B.Q点溶液中,
C.常温下,的水解常数
D.N点溶液中,
6 .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足量的Zn与一定量的浓硫酸反应产生2.24 L气体(标准状况),转移的电子数为
B.7.8 g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离子数大于
C.1L0.1 mol·LNaF溶液中含有的数为
D.12 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2024-05-2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承德市部分示范高中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7 .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A向5 mL浓度均为0.10 mol·L的KCl和KI混合溶液中滴加几滴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B溶液中加入过量的KI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与KI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C向新制氯水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新制氯水显酸性且具有漂白性
D向盛有2 mL新制的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加入1 mL 10%葡萄糖溶液,振荡后将试管放在热水浴中温热,试管壁上出现银镜葡萄糖具有氧化性
A.AB.BC.CD.D
8 . 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⁵。已知:的沸点为42.2℃,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₄。
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一定温度下,增加反应物,平衡正向移动,但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B.该反应达到平衡时,
C.第一阶段,在30℃和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30℃
D.第二阶段,分解率较大
2024-05-2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承德市部分示范高中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9 . 物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下列实例与解释不相符的是
选项实例解释
A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的大均为极性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B的沸点比的高中的键能大于中的键能
C冠醚18-冠-6能够与形成超分子,而不能与形成超分子的直径与冠醚18-冠-6的空腔直径适配
D易与形成配离子有空轨道,可接受中的N给出的孤电子对
A.AB.BC.CD.D
2024-05-2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承德市部分示范高中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10 .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阿司匹林是一种重要的合成高分子药物,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B.山梨酸钾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C.味精是一种常用的增味剂,其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
D.维生素C可用作水果罐头中的抗氧化剂
2024-05-26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承德市部分示范高中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