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草酸亚铁晶体(,M=180 g/mol )呈淡黄色。某学习小组采用如图装置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其分解产物的实验。

(1)按照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上述装置的接口顺序为A→_______→尾气处理装置(仪器可重复使用)。
(2)实验证明了气体产物中含有,依据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
(3)实验证明了气体产物中含有CO,依据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
(4)小组成员设计实验证明了A中分解后的固体成分为FeO,则草酸亚铁晶体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工业制得的草酸亚铁晶体中常含有杂质,测定其纯度的步骤如下:
步骤1:称取m g草酸亚铁晶体样品溶于稀中,配成250 mL溶液;
步骤2:取上述溶液25.00 mL,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液
步骤3: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充分反应后,加入适量稀,再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液
①步骤2中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
②该样品中草酸亚铁晶体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
③若步骤1配制溶液时部分被氧化变质,则测定结果将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 . 为确定某一铁铜样品中各成份的含量,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准确称取一份质量为铁铜样品,逐渐加入一定体积某浓度的稀硝酸,每次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已换成标准状况,假设生成的全部逸出),并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各次实验的数据如下表:

稀硝酸体积

0

80

160

240

320

400

体积

0

0.896

1.792

2.688

3.584

4.48

剩余固体质量

12.24

8.88

5.52

1.92

0

0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请回答:
(1)上述实验当加入稀硝酸后,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3)样品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2024-02-24更新 | 28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
3 .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求知求真”.某化学兴趣小组以溶液与溶液的反应为素材,探究盐溶液之间的反应情况,体悟反应的复杂性。
(1)实验预测
推测可能发生的反应推测依据预期的实验现象
①氧化还原反应具有一定的氧化性,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过量,则有淡黄色沉淀(S)生成若过量,则有黑色沉淀_______生成
②复分解反应为黑色难溶物,有黑色固体生成
③彻底双水解反应水解能力均较强_______色沉淀()产生,同时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生成
(2)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能否发生反应①,设计装置如下图,能证明反应已经发生的现象有_______[已知:]。

实验二:探究能否发生反应②和③,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解释或结论
ⅰ.向饱和溶液中,滴加2滴饱和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而后黑色沉淀消失,出现淡黄色沉淀用离子方程式解释黑色沉淀消失的原因:_______
ⅱ.将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直接混合先有黑色和另一种颜色的沉淀生成,而后都变为黑色;同时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生成试解释:沉淀最终都变为黑色的原因是_______。结论:_______发生反应②,_______发生反应③(均填“已”或“未”)。
ⅲ.取ⅱ中最终生成的黑色沉淀样品,用无水乙醇多次洗涤后,干燥称量得黑色固体,然后在空气中灼烧至恒重灼烧后,所得红棕色固体质量为经计算判断,黑色固体样品的成份为_______
实验结论
在溶液中相遇,会因为二者的浓度、用量等不同而反应不同,但都会先发生复分解反应。
2022-04-03更新 | 634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4 . 某科研小组对乙醛与新制Cu(OH)2反应的实验进行探究。文献资料:
a.Cu(OH)2与OH-反应生成[Cu(OH)4]2-(蓝紫色)。
b.Cu2O在碱性条件下稳定,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如:Cu2OCu+Cu2+
Ⅰ.探究NaOH在乙醛与新制Cu(OH)2浊液反应中的作用
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5% CuSO4
溶液体积
10% NaOH
溶液的体积
振荡后现象加入0.5 mL 40%的乙醛溶液,加热后现象
2 mL5滴浅蓝绿色沉淀仍然为浅蓝绿色沉淀
2 mL0.5 mL浅蓝色沉淀浅蓝色沉淀→黑色沉淀
5滴2 mL蓝色浊液蓝色浊液→黄绿色浊液→橙黄色浊液→砖红色浊液
(1)实验ⅰ中的浅蓝绿色沉淀的主要成份为Cu2(OH)2SO4,受热不易分解。写出生成Cu2(OH)2S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实验ⅰ、ⅱ、ⅲ中,实验___________的新制Cu(OH)2浊液与乙醛反应生成了Cu2O。
(3)为进一步探究新制Cu(OH)2与乙醛反应的本质,科研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
序号实验加入试剂加入0.5 mL 40%的乙醛溶液,加热后现象

   

3 mL H2O蓝色沉淀→黑色沉淀
3 mL 10% NaOH蓝色浊液→黄绿色浊液→橙黄色浊液→砖红色浊液
① 由实验ⅳ的现象推测:实验ⅱ的黑色沉淀是___________
② 实验ⅴ能够产生砖红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结合微粒符号解释),写出实验ⅴ中该微粒与乙醛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
Ⅱ.对“黄绿色浊液→橙黄色浊液”异常现象的探究及产物的分离检验
(4)针对实验ⅲ、ⅴ中“黄绿色浊液→橙黄色浊液”的异常现象,通过实验证明了“橙黄色”与乙醛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的有色物质有关。实验方案为:___________,加热,无色溶液先变为亮黄色,逐渐加深为橙黄色。
(5)为分离实验ⅴ中砖红色物质,进行如下操作:取实验ⅴ反应后浊液,加入50%乙醇溶液,过滤,得到砖红色固体W,滤液放置24小时后,底部有几粒黄豆大小的黄色油状物质P。
① 文献表明:黄色油状物质P主要是乙醛在碱性条件下的聚合产物。在碱作用下,乙醛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CH3CH=CHCHO,CH3CH=CHCHO与乙醛继续发生羟醛缩合反应,最终生成多烯醛聚合物。写出由乙醛生成多烯醛聚合物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② 为进一步确定砖红色固体W的成分,该小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方案:取少量砖红色固体W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H2SO4,振荡,溶液变为蓝色并有紫红色固体。由实验现象能否得出该砖红色固体W是Cu2O,理由是___________
2023-07-10更新 | 205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5 . 铝、铁、硅的单质及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应用,工业上常用某矿石(主要成分有、FeO、等)来制备绿矾()和氧化铝,其工艺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1中能加快矿石与NaOH溶液反应速率的措施是___________。(答一条)
(2)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举例说明滤渣2的用途___________
(3)向溶液A中加入过量铁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写出由滤液1生成滤液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用来配制试剂C的物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6)绿矾晶体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变质,宜密封保存放置。为探究制备的绿矾样品是否变质,具体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
2024-03-04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6 . 某烧碱样品因部分变质含Na2CO3。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用滴定法测定该烧碱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
【资料】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如下:
酚酞:pH<8.2无色                    8.2<pH<10浅红色                    pH>10红色
甲基橙:pH<3.1红色                    3.1<pH<4.4橙色                    pH>4.4黄色
【实验步骤】
I、迅速地称取烧碱样品0.50g,溶解后配制成100mL溶液,备用。
Ⅱ、将0.1000mol/LHCl标准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0,记录起始读数V0;用碱式滴定管取20.00mL样品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2滴酚酞;以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一终点(此时溶质为NaCl和NaHCO3),记录酸式滴定管的读数V1;然后再向锥形瓶内滴加2滴甲基橙,继续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二终点,记录酸式滴定管的读数。重复上述操作两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123
V0/mL0.000.000.00
V1/mL21.7221.6821.70
V2/mL23.7223.6823.70

(1)烧碱样品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
(2)步骤I中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___________
(3)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装入标准溶液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4)滴定至第一终点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5)判断滴定至第二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_____________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不再变化。
(6)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w(NaOH)=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7)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得的NaOH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达到第一终点前,锥形瓶中有气泡产生
b.记录酸式滴定管读数时,俯视标准液液面
c.第一终点后继续滴定时,锥形瓶中有少许液体溅出
2023-12-0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某小组设计制备补铁剂甘氨酸亚铁的实验步骤和装置图(夹持装置省略)如图:
   
合成反应为:2H2NCH2COOH+FeSO4+2NaOH=(H2NCH2COO)2Fe+Na2SO4+2H2O。
有关物质性质如表所示:
甘氨酸柠檬酸甘氨酸亚铁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水和乙醇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具有两性酸性和还原性常温不易,氧化变质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制备FeSO4,先打开K1、K2,关闭K3,充分反应后(仍有气泡),将B中溶液转移到D中的操作是______
(2)步骤I、II中,为了防止Fe2+被氧化,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填2种)。
(3)步骤II,D中反应液pH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产率降低,原因是___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步骤I、II使用滴液漏斗A或C滴入液体时,无需取下上口玻璃塞
B.步骤III加入乙醇的作用是降低甘氨酸亚铁的溶解度,促使其结晶析出
C.步骤III过滤后洗涤,往漏斗中加水浸没沉淀,小心搅拌以加快过滤
D.步骤IV重结晶,将粗产品溶解于适量水中,蒸发浓缩至出现大量晶体,趁热过滤
(5)步骤V,检测产品中铁元素的含量,需要用到如图电子天平,以差量法准确称量样品。操作的正确排序为:电子天平开机预热→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
   
A.调水平(使水平仪气泡归中)
B.利用标准码进行校准
C.往称量瓶中加入一定量样品,放回秤盘
D.将称量瓶置于秤盘中间,待示数不变时,按TAR键去皮
E.从称量瓶中倒出一定量样品,放回秤盘
F.关闭侧门,待示数不变时读数记录
2023-08-27更新 | 378次组卷 | 2卷引用: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返校考)化学试题
8 . 钛在医疗领域的使用非常广泛,如制人造关节、头盖、主动心瓣等。是制备金属钛的重要中间体。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在实验室制备(夹持装置略去)。

已知:HCl与不发生反应;装置C中除生成外,同时还生成一种有毒气态氧化物和少量副产物,其它相关信息如表所示:

熔点/℃沸点/℃密度水溶性
-24136.41.7易水解生成白色沉淀,能溶于有机溶剂
-2376.81.6难溶于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导管a的作用为_______,装置B中所盛试剂为_______
(2)组装好仪器后,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装入药品   b.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e.停止加热,充分冷却   f.加热装置C中陶瓷管
从上述选项选择合适操作(不重复使用)并排序: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瓷管加热至900℃,管中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4)欲分离D装置中收集的液态混合物,所采用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通入氯气之前,最好先从k处通入氮气,否则实验会失败
B.石棉线载体是为了增大气体与、碳粉的接触面积,以加快反应速率
C.装置D中的烧杯中可加入冰水,便于收集到纯的液态
D.装置E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D的圆底烧瓶中使变质
E.该装置有缺陷,通过装置E后的气体不可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6)可制备纳米:以为载体,用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再控制温度生成纳米,测定纳米组成,方法如下:
步骤一:取样品2.100g用稀硫酸充分溶解得到,再用足量铝将还原为过滤并洗涤,将所得滤液和洗涤液合并注入250mL容量瓶,定容得待测液。
步骤二:取待测液25.00mL于锥形瓶中,加几滴KSCN溶液作指示剂,用0.1000mol/L的标准溶液滴定,将氧化为,三次滴定消耗标准溶液的平均值为24.00mL。
①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_______
②通过分析、计算,该样品的组成为_______
2024-01-0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9 . SO2和焦亚硫酸钠(Na2S2O5)可用作食品添加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利用铜与浓硫酸制取S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填字母)。

(2)焦亚硫酸钠易被氧化而变质,选用下列试剂设计实验方案,检验焦亚硫酸钠样品氧化变质的程度。
已知:2NaHSO3 Na2S2O5+H2O。
试剂:稀盐酸、稀H2SO4、稀HNO3、BaCl2溶液、酸性KMnO4溶液、H2O2溶液
实验编号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取少量样品,加入除氧蒸馏水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
取实验I的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样品已氧化变质
另取实验I的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样品未完全氧化变质
(3)某小组利用下列装置测定空气中SO2的含量。

已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I2+2H2O=H2SO4+2HI,若空气流速为a m3·min-1,当观察到___________时,结束计时,测定耗时t min。假定样品中的SO2可被溶液充分吸收,该空气样品中SO2的含量是___________mg·m-3
2024-03-11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10 . 过氧化钙()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是优良的供氧剂。
探究一;与水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什么物质?
(1)取适量放入试管中加适量水,向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液体变成红色,说明生成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供氧剂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生成,为检验此供氧剂是否变质,某同学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生成,则判断此供氧剂已变质。其他同学不认同上述方案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测定久置过氧化钙纯度。
方案一:通过测定产生氧气的体积,最终计算出供氧剂中过氧化钙的含量。
(3)取一定质量的供氧剂溶于水,按照如图装置进行装配。读出体积时要注意: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待气体恢复至室温再读数;②_____________;③视线和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数。

方案二:把样品中的转化为碳酸钙,通过测定碳酸钙沉淀的质量,求得的质量,具体流程如下:

(4)指出下图所示过滤操作中不规范之处_______________

(5)滴加的溶液要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计算样品中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
2023-12-05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