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21 道试题
1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定容时,因不慎使液面高于容量瓶的刻度线,可用滴管将多余液体吸出
B.焰色反应时,先用稀盐酸洗涤铂丝并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然后再进行实验
C.将新制氯水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以看到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D.取少量晶体放入试管中,再加入适量NaOH溶液,加热,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蓝,则可证明该晶体中含有NH4+
2017-11-03更新 | 1151次组卷 | 7卷引用:2015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
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 kJ/mol,冰中氢键键能为20 kJ/mol。假设每摩尔冰中有2 mol 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打破冰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冰中15%的氢键
B.已知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电离度为α,若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则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向左移动,α减小,K变小
C.实验测得环己烷(1)、环己烯(1)和苯(l)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3916kJ/mol、-3747 kJ/mol和-3265 kJ/mol,可以证明在苯分子中不存在独立的碳碳双键
D.已知:Fe2O3(s)+3C(石墨)=2Fe(s)+3CO(g) H=+489.0kJ/mol ,CO(g)+O2(g)=CO2(g) H=-283.0kJ/mol,C(石墨)+O2(g)=CO2(g) H=-393.5kJ/mol
则4Fe(s)+3O2(g)=2Fe2O3(s) H=-1641.0kJ/mol
2016-12-09更新 | 9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浙江)
3 . 下列关于化学学习和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模型有助于解释一些化学现象B.质量守恒定律是大量实验事实的总结
C.化学家提出的假设都能被实验证明D.化学基本原理的应用是有一定条件的
2016-12-09更新 | 472次组卷 | 4卷引用: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试题(上海卷)
4 . 探究Na2SO3固体的热分解产物。
资料:①4Na2SO3Na2S+3Na2SO4②Na2S能与S反应生成Na2Sx,Na2Sx与酸反应生成S和H2S。③BaS易溶于水。
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无水Na2SO3固体得到黄色固体A,过程中未检测到气体生成。黄色固体A加水得到浊液,放置得无色溶液B。
(1)检验分解产物Na2S:取少量溶液B,向其中滴加CuSO4溶液,产生黑色沉淀,证实有S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2)检验分解产物Na2SO4:取少量溶液B,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盐酸,沉淀增多(经检验该沉淀含S),同时产生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由于沉淀增多对检验造成干扰,另取少量溶液B,加入足量盐酸,离心沉降(固液分离)后,____(填操作和现象),可证实分解产物中含有SO
(3)探究(2)中S的来源。
来源1:固体A中有未分解的Na2SO3,在酸性条件下与Na2S反应生成S。
来源2:溶液B中有Na2Sx,加酸反应生成S。
针对来源1进行如图实验:

①实验可证实来源1不成立。实验证据是____
②不能用盐酸代替硫酸的原因是____
③写出来源2产生S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4)实验证明Na2SO3固体热分解有Na2S,Na2SO4和S产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分析产物中S产生的合理性:____
2020-08-19更新 | 7849次组卷 | 31卷引用:2020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
5 . 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
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C.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
D.用中文“”(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
2020-08-02更新 | 5888次组卷 | 112卷引用: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化学(天津卷精编版)
6 . 下列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目的操作
A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液
B证明酸性:碳酸>苯酚将盐酸与NaHCO3混合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苯酚钠溶液
C除去碱式滴定管胶管内的气泡将尖嘴垂直向下,挤压胶管内玻璃球将气泡排出
D配制用于检验醛基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向试管中加入2mL10%NaOH溶液,再滴加数滴2%CuSO4溶液,振荡
A.AB.BC.CD.D
2020-07-11更新 | 7372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高考化学试卷(新高考)
7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2020-03-28更新 | 2055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新课标)
8 . 化学小组实验探究SO2与AgNO3溶液的反应。
(1)实验一:用如下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制备SO2,将足量SO2通入AgNO3溶液中,迅速反应,得到无色溶液A和白色沉淀B。

①浓H2SO4与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剂a是____________
(2)对体系中有关物质性质分析得出:沉淀B可能为 、Ag2SO4或两者混合物。(资料:Ag2SO4微溶于水;Ag2SO3难溶于水)
实验二:验证B的成分

①写出Ag2SO3溶于氨水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②加入盐酸后沉淀D大部分溶解,剩余少量沉淀F。推断D中主要是BaSO3,进而推断B中含有Ag2SO3。向滤液E中加入一种试剂,可进一步证实B中含有Ag2SO3。所用试剂及现象是__________
(3)根据沉淀F的存在,推测的产生有两个途径:
途径1:实验一中,SO2在AgNO3溶液中被氧化生成Ag2SO4,随沉淀B进入D。
途径2:实验二中,被氧化为进入D。
实验三:探究的产生途径
①向溶液A中滴入过量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含有________: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Cl2溶液,未出现白色沉淀,可判断B中不含Ag2SO4。做出判断的理由:_______
②实验三的结论:__________
(4)实验一中SO2与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物质性质分析,SO2与AgNO3溶液应该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实验一所得混合物放置一段时间,有Ag和生成。
(6)根据上述实验所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2019-06-09更新 | 10293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9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
9 .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
ABCD

混合浓硫酸和乙醇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收集气体证明乙炔可使溴水褪色
A.AB.BC.CD.D
2019-06-09更新 | 9253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9年天津高考化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
B.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
D.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2
2019-01-30更新 | 4966次组卷 | 76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天津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