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2 . 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
A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B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A.AB.BC.CD.D
3 . 某小组同学探究影响镁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因素。
【查阅资料】
镁与盐酸反应时,Cl-的浓度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实验过程】
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气密性良好)进行三组实验。

向反应器中加入50mLpH=1.5的盐酸和一定量NaCl固体(加入NaCl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NaCl充分溶解后,加入相同形状、相同质量的镁条,开始计时。采集反应器中的压强数据,获得三个时间段内的压强变化(Δp)如下表。(实验过程中,反应器内的气体温度无明显变化)
加入的n(NaCl)/mol6min~7min8min~9min10min~11min
Δp1/kPaΔp2/kPaΔp3/kPa
实验Ⅰ0.000.1210.1530.182
实验Ⅱ0.010.3640.3930.422
实验Ⅲ0.020.4330.4820.544
【问题与讨论】
(1)向反应器中加入NaCl固体的目的是_______
(2)对比三组实验相同时间段内数据可知:在该实验条件下,Cl-的浓度对镁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是_______
(3)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你还想探究影响镁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4 . 工业上用FeCl3溶液作印刷电路铜板的腐蚀液。化学小组设计如下流程对腐蚀废液(阳离子主要有Fe2+、Cu2+、Fe3+和H+)进行处理,实现FeCl3溶液再生并回收Cu。

(1)步骤Ⅰ中加入H2O2溶液的目的是将Fe2+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为Fe3+
(2)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溶液C中含有大量Fe2+。取少量溶液C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4)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溶液A、溶液B和固体C中都含有铜元素
b.溶液C和溶液D可回收利用,体现“绿色化学”理念
2023-01-17更新 | 48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合格考化学试题
5 . 一氯化碘(ICl)是一种卤素互化物,与卤素单质性质相似,可用于制农药等。
(1)Cl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_______族。
(2)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ClO4,其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价。
(3)Cl的非金属性强于I的,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Cl和I位于同一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_______,得电子能力Cl强于I。
(4)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ICl有氧化性
b.热稳定性:HI>HCl
c.I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IO4
6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21年10月16日,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将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飞船的轨道舱壳体结构、座椅金属结构等使用的铝合金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以及超塑性等特点;飞船上大尺寸、多开口、薄壁(最薄处1.2mm)的推进舱承力截锥,使用的是高强度、承载力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航天员舱内工作及生活用服装,采用了高科技康纶纤维材料,不仅体感舒适,还有助于航天员的身体健康。
我国自主研发、拥有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新材料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请依据以上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1)飞船使用的铝合金材料仅由铝元素组成。(_______)
(2)用于飞船推进舱承力截锥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具备强度高、承载力大的特点。(_______)
(3)航天员舱内生活用服装体感舒适,采用了高科技康纶纤维材料。(_______)
(4)我国研发的高科技新材料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_______)
7 . 某同学研究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实验如下(夹持装置已略去,气密性良好)。
步骤I步骤II步骤III

如图组装仪器并加入药品,分液漏斗旋塞关闭,U型管左侧无气体将铜丝下移,一段时间后,U型管左侧产生无色气体,溶液逐渐变蓝,当液面低于铜丝时,反应逐渐停止将铜丝上移,打开分液漏斗旋塞,U型管内气体进入分液漏斗立即变为红棕色,待气体全部进入分液漏斗后关闭旋塞
(1)HNO3中的氮元素为+5价,是氮元素的最高价态,HNO3具有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
(2)步骤III中分液漏斗内的红棕色气体是_______
(3)补全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Cu+8HNO3(稀)=3Cu(NO3)2+_______↑+4H2O

(4)上述实验过程中,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措施有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8 . 化学电池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1)图所示装置中,Cu片作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2)Zn片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能证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3)常见的锌锰干电池构造示意图如下。

已知:电池的总反应为Zn+2MnO2+2NH=Zn2++Mn2O3+2NH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锌筒作负极
b.MnO2发生还原反应
2023-01-17更新 | 37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合格考化学试题
9 . 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的催化转化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CO+2NON2+2CO2
(1)作还原剂的物质是_______,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若反应中消耗了2molNO,则生成N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10 . 选择完成下列实验的装置。

(1)配制100mL1.00mol·L-1NaCl溶液,选用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加热NH4Cl和Ca(OH)2固体混合物制取NH3,选用_______
(3)加热MnO2和浓盐酸的混合物制Cl2,选用_______
2023-01-17更新 | 22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合格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