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氯的含氧酸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够杀菌消毒,在预防新冠疫情中起到重要作用。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氯气和相应的碱溶液反应制取NaClO和,制备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加持仪器略去),并研究的氧化性。已知:氯气与碱反应,温度较高时生成,温度较低时生成

(1)盛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
(2)装置A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装置C中与试剂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如果缺少装置B,对制取NaClO和的影响是_______
(5)E中可选用试剂有_______(填标号)。
A.饱和溶液       B.浓       C.饱和NaCl溶液       D.NaOH溶液
(6)该小组在探究氧化性时,发现的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反应为。小组分析认为,反应生成的离子可能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为了探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温度盐酸
25℃10mL10mL0mL1mL
25℃10mL10mL1mL0mL
该实验_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理由是_______
2 . 氨基钠(NaNH2)常用于有机合成的还原剂、脱水剂。熔点为210℃,沸点为400℃,有强还原性,遇水剧烈水解生成氢氧化钠和氨。实验室用图1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制备氨基钠并测定所得氨基钠的纯度。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图2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标号)。

(2)图1中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___,向图1所示装置中加入金属钠和通入NH3前先通入氩气,通入氩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金属钠被完全还原后,进行的操作为:①继续加热装置B至400℃以上;②一段时间后,通入氩气直至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③停止加热。
(4)测定所得氨基钠的纯度:
①快速称取0.10g所得产品于图3装置(夹持装置略)的锥形瓶中,将锥形瓶放入盛有冰盐水的水槽中,冰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向锥形瓶中缓慢加入约50.0mL0.1mol/L稀盐酸,发生反应:。氨基钠完全反应后,将两部分溶液合并于锥形瓶中。

②向合并后的溶液中加入1~2滴甲基红指示剂,用0.1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黄色,除去过量盐酸。然后加入足量的甲醛溶液,充分振荡,静置2min,使反应酸碱中和滴定时,与1molH+相当]充分进行,然后加入1~2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标准溶液25.00mL(三次实验平均值)。所得产品中NaNH2的纯度为___________。下列操作会导致所测的纯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标号)。
a.合并后的溶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橙色就停止滴定
b.加入1~2滴酚酞指示剂后的滴定过程中振荡锥形瓶时有液体溅出
c.碱式滴定管用水洗涤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液
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生成
2023-10-02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普高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测评(二)化学试题
3 . 金属Ti是制备飞机发动机叶片的重要材料,其一种制备方法是利用氯气与TiO2反应制备TiCl4,然后使用Mg还原法制备金属Ti,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中制备TiCl4并测定其纯度。回答下列问题:
Ⅰ.TiCl4的制备。
已知:TiCl4的沸点为136.4℃,易水解,高温时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1)请按气流的方向连接装置,其顺序为_______(用小写字母表示,装置根据需要可重复使用)。
(2)装置A中盛放的固体药品名称为_______,装置D中试剂的作用为_______
(3)若装置F中碳粉被完全氧化为CO2气体,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Ⅱ.TiCl4的纯度测定。
实验步骤:①取5.20 g TiCl4粗品溶于浓盐酸中,过滤,将滤液稀释至250 mL,取25.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②向其中加入稍过量金属铝丝将TiCl4全部还原为TiCl3(具有较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化),静置一段时间,向其中加入适量碳酸氢钠溶液待不再产生气泡,塞上橡胶塞密封冷却至室温;③向锥形瓶中滴加2滴KSCN溶液,用
0.100 0 mol/L(NH4)Fe(SO4)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行进行三次实验,测得平均消耗标准溶液25.00 mL。
(4)步骤②中加入适量碳酸氢钠溶液的目的为_______
(5)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
(6)TiCl4粗品的纯度为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若滴定前正确读数,滴定终点俯视读数,则测定结果将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 . 某实验小组用浓盐酸和制取并探究其化学性质,设计装置如图:

(1)制备的化学反应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A是氯气发生装置(省略未画),A装置除了酒精灯、圆底烧瓶外还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
(2)从C装置出来的气体中含有和HCl,则在C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3)若装置D中用足量的溶液吸收多余氯气,试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同学们在实验中发现,若用稀盐酸代替浓盐酸与混合加热没有氯气生成,于是开始探究该条件下不能生成氯气的原因。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的浓度不够大;
假设2:_______
假设3:_______
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在下表中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_______
限选实验试剂:蒸馏水、浓固体、固体、稀盐酸、溶液、淀粉-KI溶液。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取少量1mol/L稀盐酸于试管A中,加入少量,______________
步骤2:取少量1mol/L稀盐酸于试管B中,加入少量,______________
2022-11-07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测试(二)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化学小组同学发现“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NaClO)与洁厕剂(主要成分为盐酸)室温下混和有Cl2生成,于是尝试在实验室利用该反应原理制取Cl2
(1)若用次氯酸钙、浓盐酸为原料,利用如图装置制取Cl2.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

(2)甲同学想证明Cl2溶于水有酸性物质生成,将发生装置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适量水中,并加入NaHCO3粉末,观察有无色气泡产生。乙同学认为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
(3)某实验小组对氯水成分和性质进行研究,实验如图:

甲同学认为,“红色不褪去”不是因为氯水被稀释所致。乙同学持反对意见。为了证明甲同学错误,乙同学继续以下实验,请在横线上补充所加入的试剂和观察到的现象。
加入:_______,现象:_______

(4)经查阅资料得知:无水FeCl3在空气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设计如图装置制备无水FeCl3

①下列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序为_______(填字母)
a.体系冷却后,停止通入Cl2
b.通入干燥的Cl2赶尽装置中的空气
c.在铁屑下方加热至反应完成
d.用干燥的H2赶尽Cl2
e.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该实验装置存在的明显缺陷是_______
2021-08-25更新 | 30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南召现代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摩尔盐比一般的亚铁盐更稳定,是一种重要的定量分析化学试剂。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摩尔盐采用的方法是先在封闭体系中利用铁和稀硫酸反应制备硫酸亚铁溶液,再用新制的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按饱和溶液反应制得。配制硫酸按饱和溶液的蒸馏水,需经煮沸并迅速冷却后再使用,目的是___________
(2)可以采用热重分析法测定摩尔盐样品中所含结晶水的个数,加热其晶体需要使用的实验仪器除了玻璃棒、三脚架、泥三角、酒精灯外,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取样品加热至两次质量恒重为(假设减少的质量仅仅是晶体失水),则x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3)利用摩尔盐分解产生的,可制取氯化亚砜。已知是一种液态化合物,遇水产生白雾和一种刺激性气体。利用如图装置制取并检验生成的

①装置B为无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_
②装置C和装置D中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小写字母)。
a.溶液        b.溶液        c.溶液        d.饱和的溶液
(4)利用摩尔盐分解产生的,设计实验探究亚硫酸与次氯酸的酸性强弱。

①将少量气体直接通入装置G中,不能根据装置G中现象判断亚硫酸与次氯酸的酸性强弱,理由是______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②为了验证亚硫酸与次氯酸的酸性强弱,需要制备一种中间酸,装置F中另一种试剂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填现象)即可证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
7 . 三氯化硼是一种无色气体,沸点为12.4℃、易水解生成和HCl,在潮湿的环境中可腐蚀玻璃。在实验室中采用硼酸三甲酯和Cl2制备BCl3,同时有CO气体生成,其装置如下:

已知:溶液可吸收CO。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固体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试剂a的名称为_______
(2)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该实验中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填大写字母)。
(4)测定产品中氯元素的含量。称取w g样品置于蒸馏水中完全水解,并配制成250mL溶液;取出25mL于锥形瓶中,向其中加入溶液使充分沉淀,再加入一定量硝基苯用力振荡、静置;然后再滴加少量溶液,用标准溶液滴定(发生反应为),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
①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加入硝基苯的目的为_______
②样品中Cl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列出表达式即可),若实验操作正确,但所测样品中Cl元素的含量高于中Cl元素含量,可能的原因为_______
8 . 钴的化合物种类较多,其中三氯化六氨合(III){[Co(NH3)6]C13}(M=267.5g/mol),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实验室以活性炭作为催化剂,以H2O2作氧化剂氧化CoC12的方法制备三氯化六氨合钴。
已知:①钴单质在300℃以上易被氧气氧化,CoC12易潮解。②Co2+不易被氧化,Co3+具有强氧化性;[Co(NH3)6]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Co(NH3)6]3+性质稳定。
I.CoC12的制备。

(1)B装置中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
(2)按照气体流向从左到右连接仪器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B装置的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实验时,要先加入浓盐酸,使B装置中开始生成氯气,待_______(填现象)时,再加热A装置,目的是_______
II.三氯化六氨合钴(III)的制备。

①先向三颈烧瓶中加入活性炭、CoCl2和NH4Cl溶液,然后滴加稍过量的浓氨水;
②冷水浴冷却至10℃以下,缓慢滴加H2O2溶液并不断搅拌;
③转移至60℃水浴中,恒温加热同时缓慢搅拌;
④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可得三氯化六氨合钴(III){[Co(NH3)6]Cl3)粗产品。
(5)D装置中制备三氯化六氨合钴(III)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III.纯度测定。
(6)称取mg粗产品与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混合煅烧得氧化钴→将氧化钴用稀硫酸溶解→配成250mL溶液→_______(按顺序填序号),纯度为_______(写出表达式)。
a.向锥形瓶中加入稍过量的KI溶液(Co3+被还原后的产物为Co2+),充分反应
b.平行滴定三次,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平均值为VmL
c.取25.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
d.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c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产物为)
9 . 实验室有不纯的过氧化钠,欲用排水法测量其纯度,准确称量该样品8.0克装入C装置中。实验操作如下,请完成下列问题:

(1)A是实验室常见制备的装置,锥形瓶内盛有某不溶于水的块状固体,锥形瓶上方盛装盐酸的仪器名称:_______, 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装置编号加入试剂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B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3)写出C装置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欲检验F中收集的气体,其具体操作步骤及现象:_______
(5)缓缓通入过量的后,收集到气体为1120.0mL(标准状况下),则过氧化钠的纯度为_______%(三位有效数字)。
2022-01-25更新 | 31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沈丘县长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铋酸钠(NaBiO3)广泛应用于制药业。其粉末呈浅黄色,不溶于冷水,遇沸水或酸则迅速分解。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利用白色且难溶于水的Bi(OH)3在NaOH溶液中与Cl2反应制备NaBiO3,并探究其应用与纯度测定。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Ⅰ. NaBiO3的制备,实验装置如下图(加热和夹持仪器已略去)

(1)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补全上图D装置图(并标注试剂名称) ____
(2)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当观察到现象为_______时,可以初步判断C中反应已经完成。
(3)反应完成后,为从装置C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品,需进行的操作: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Ⅱ.铋酸钠的应用,检测Mn2+
(4)向含有Mn2+的溶液中加入铋酸钠,再加入硫酸酸化,溶液变为紫红色,此反应中铋酸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Ⅲ.产品纯度的测定
(5)取上述NaBiO3(Mr=280)产品a g,加入适量稀硫酸和MnSO4稀溶液使其完全转化为Bi3+,再用b mol·L-1的H2C2O4标准溶液滴定,当溶液紫红色恰好褪去时,消耗V mL标准溶液。该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用含a、b、V的代数式表示)。
2021-11-08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油田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五调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