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实验基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4 道试题
1 .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
MnO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用粗MnO2(含有较多的MnO和MnCO3)样品转化为较纯净MnO2的流程如图所示:
   
(1)第①步反应中的硫酸能否用浓盐酸代替?________(填“能”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第②步操作中,氧化性强弱顺序:_________MnO2(填“>”或“<”),写出操作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当反应中转移2mol电子时,生成的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3)工业上用MnO2为原料制取KMnO4,第一步将MnO2和KOH粉碎,混匀,在空气中加热至熔化,并连续搅拌,制取K2MnO4;第二步将K2MnO4挡板浓溶液用惰性电极进行电解,在阳极上得到KMnO4,在阴极上得到KOH。
①制取K2MnO4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②电解K2MnO4的浓溶液时,电解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氧化锰含量可用碘量法测定,其原理为在盐酸介质中,二氧化锰能定量地将碘离子氧化成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0.1000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碘而确定二氧化锰含量:
MnO2+4HCl+2KI=MnCl2+I2+2KCl+2H2O I2+2Na2S2O3=2NaI+Na2S4O6
取较为纯净的二氧化锰样品ag加入到适量的盐酸和KI溶液中,反应完毕用Na2S2O3滴定反应后的溶液,消耗VmLNa2S2O3溶液,则该样品中MnO2含量为________%(杂质不参与反应)。
2016-12-09更新 | 3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宁夏银川二中等三校高三下第一次大联考理综化学试卷
2 . (一)测定Na2O和Na的混合物中金属钠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所示的几套仪器组合:

(1)标出各仪器连接的顺序_______,量筒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块表面氧化成Na2O的金属钠,其质量为1.0g,实验后在量筒中收集到0.224L水,求样品中金属钠的质量是________。(假设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二)为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并验证其产物与过氧化钠的反应,按以下装置图进行实验,填写有关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1)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每反应1molNa2O2转移________mol电子
(4)E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东湛江第一中学高一上第二次考试化学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0.4) |
3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信息:钠、镁等活泼金属都能在CO2气体中燃烧。
他们对钠在CO2气体中燃烧后得到的白色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装满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有黑色颗粒,瓶壁上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假设]假设1:白色物质是Na2O。
假设2:白色物质是Na2CO3
假设3:白色物质是Na2O和Na2CO3的混合物。
[设计方案]该小组对燃烧后生成的白色物质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方案1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白色物质为Na2O
方案2①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①出现白色沉淀
②无明显现象
白色物质为Na2CO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金属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有可能是氢氧化钠。你是否同意乙同学的观点,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
4 . CuSO4溶液与K2C2O4溶液混合反应,产物之一是只含一种阴离子的蓝色钾盐水合物。通过下述实验确定该晶体的组成。
步骤a:称取0.672 0 g样品,放入锥形瓶,加入适量2 mol·L-1稀硫酸,微热使样品溶解。再加入30 mL水加热,用0.200 0 mol·L-1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8.00 mL。
步骤b:接着将溶液充分加热,使淡紫红色消失,溶液最终呈现蓝色。冷却后,调节pH并加入过量的KI固体,溶液变为棕色并产生白色沉淀CuI。用0.250 0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8.00 mL。
已知涉及的部分离子方程式如下:
步骤a:2 MnO+5C2O+16H+= 2Mn2++8H2O+10CO2
步骤b:2Cu2++4I-= 2CuI↓+I2 I2+2S2O= 2I-+S4O
(1)已知室温下CuI的Ksp=1.27×10-12,欲使溶液中c(Cu+)≤1.0×10-6 mol·L-1,应保持溶液中
c(I-)≥________mol·L-1
(2)MnO4-在酸性条件下,加热能分解为O2;同时生成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若无该操作,则测定的Cu2+的含量将会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步骤b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则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计算确定样品晶体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1高三上·江西宜春·阶段练习
5 . “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是淡黄色透明液体,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等领域的杀菌消毒。ClO2沸点11℃,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易溶于水。ClO2稳定性较差,“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是以碳酸钠为稳定剂,有效成分为NaClO2
   
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拟证实其中的有效成分并测定二氧化氯的含量(用样品和酸反应产生二氧化氯的质量与样品质量的比值来衡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证实“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
(2)为测定“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中二氧化氯的含量,现进行以下操作:①取mg(2g左右)试样,置于烧瓶中,向分液漏斗中加入10mL盐酸溶液;②在锥形瓶中加入4g碘化钾,用100mL水溶解后,再加3mL硫酸溶液;③在玻璃液封管中加入水;④将分液漏斗中的盐酸溶液放入烧瓶中,关闭旋塞。缓慢加热烧瓶,使产生的二氧化氯气体全部通过导管在锥形瓶中被吸收;⑤将玻璃液封管中的水封液倒入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c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I2+2S2O32-=2I- +S4O62-),共用去VmL硫代硫酸钠溶液。
(Ⅰ)NaClO2与盐酸反应生成ClO2(还原产物为C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ClO2通入锥形瓶与酸性碘化钾溶液反应,二氧化氯被还原为氯离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Ⅱ)装置中玻璃液封管的作用是:_________;如何确定烧瓶中的二氧化氯全部被锥形瓶中的液体吸收________________
(Ⅲ)“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中,Cl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用m、c、V表示)。
2016-12-09更新 | 11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江西省樟树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综)化学部分
6 . 0.80gCuSO4·5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______(要求写出推断过程)
(2)取270℃所得样品,于570℃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一种氧化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把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经浓缩、冷却,有晶体析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其存在的最高温度是______
(3)上述氧化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浓溶液与Cu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016-12-08更新 | 11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一2月月考化学试卷
7 . 已经部分被氧化的Fe-Cu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2O3、CuO)共5.92g,经如下处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Fe2+、Fe3+、H+
②V=224mL   ③V=336mL
④样品中含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3mol
⑤溶解样品的过程中消耗硫酸的总物质的量为0.04mol
A.①③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
8 . 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CuCl难溶于醇和水,可溶于氯离子浓度较大的体系,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以海绵铜(主要成分是Cu和少量CuO)为原料,采用硝酸铵氧化分解技术生产CuCl的工艺过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得到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填离子符号),溶解温度应控制在60~70℃,原因是________
(2)写出步骤③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步骤⑤包括用pH=2的酸洗、水洗两步操作,酸洗采用的酸是_________(写名称)。
(4)上述工艺中,步骤⑥不能省略,理由是_____________
(5)准确称取所制备的氯化亚铜样品m g,将其置于过量的FeCl3溶液中,待样品完全溶解后,加入适量稀硫酸,用a mol/L的K2Cr2O7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K2Cr2O7溶液b mL,反应中Cr2O72-被还原为Cr3+,样品中Cu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9 . 0.80gCuSO4•5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推断过程);
(2)取270℃所得样品,于570℃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一种氧化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经浓缩、冷却,有晶体析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其存在的最高温度是__________
(3)上述氧化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浓溶液与Cu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0.1mol•L-1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使Cu2+完全沉淀为CuS,此时溶液中的H+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mol•L-1(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不计)。
2015-11-18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省海门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学情调研化学试卷
10 . 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CuCl难溶于醇和水,可溶于氯离子浓度较大的体系,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以海绵铜(主要成分是Cu和少量CuO)为原料,采用硝酸铵氧化分解技术生产CuCl的工艺过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得到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__,溶解温度应控制在60~70度,原因是__________
(2)写出步骤③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步骤⑤包括用pH=2的酸洗、水洗两步操作,酸洗采用的酸是_________(写名称)。
(4)上述工艺中,步骤⑥不能省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②、④、⑤、⑧都要进行固液分离。工业上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有__________(填字母)
A.分馏塔B.离心机C.反应釜D.框式压滤机

(6)准确称取所制备的氯化亚铜样品m g,将其置于若两的FeCl3溶液中,待样品完全溶解后,加入适量稀硫酸,用a mol/L的K2Cr2O7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K2Cr2O7溶液b mL,反应中Cr2O72-被还原为Cr3+,样品中Cu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