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1 . 用脱脂棉包住约0.2g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如图),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1)由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反应的结论如下,请补充完整:
a.有___________生成;b.反应放热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

用以验证结论b的实验方法:反应前将q导管口连接一橡胶管浸入盛有水的水槽中,滴入水后,观察到___________,证明反应是放热的。
(3)实验(2)往试管中加水至固体完全溶解且不再有气泡生成后,取出试管,向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红,振荡后,红色褪去。针对褪色现象,查阅资料发现原因之一是反应后溶液中有,使酚酞氧化导致颜色褪去。同学们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可观察到___________,说明有存在。
(4)向溶液中加入溶液,很快有大量气体逸出,同时放热,一段时间后,蓝色溶液变为红色浑浊(),继续加入溶液,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液,这个反应可以反复多次。下列关于上述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B.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C.还原为
D.氧化为

(5)资料显示,与干燥的HCl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4-01-0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的实验装置图,其中甲为制氯气的装置。(资料: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具有强氧化性)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装置不需要加热即可以产生氯气,说明氧化性
B.丙和丁中均会发生反应:
C.丙中产生紫色固体,说明碱性条件下,氧化性强于
D.若取反应后丙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可以证明具有氧化性
2023-11-29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某小组同学探究溶液中的能否被金属钠还原,进行实验:
①在干燥试管中加入绿豆大小的金属钠,逐滴滴加溶液,产生无色气体,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浅绿色
②向溶液中持续通入,水浴加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③向溶液中加入固体,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浅绿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还可能观察到钠块浮在溶液表面,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B.实验②中的现象说明实验①中溶液变色的原因与产生的气体无关
C.实验③中的现象说明实验①中可能发生的反应:
D.上述实验能证明溶液中的可以被金属钠还原
2023-05-07更新 | 1675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 . 研究小组为证明NO2和O2均具有助燃性,用不同可燃物分别在NO2、O2中进行实验,获得如下实验现象。
可燃物NO2O2
带火星的木条5s左右木条熄灭,瓶内石灰水依然澄清5s后木条继续燃烧且有火焰,瓶内石灰水变浑浊
带火焰的木条木条持续燃烧,火焰变亮,气体红棕色变浅,瓶内石灰水变浑浊木条持续燃烧且更剧烈,火焰变大变亮,瓶内石灰水变浑浊
H2点燃后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迅速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伸向白雾,试纸先变红后褪色,一段时间后内壁有液珠点燃后发出淡蓝色火焰,一段时间后内壁有液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O2与C之间、NO2与H2之间均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NO2与C反应比O2与C反应需要更高的温度
C.NO2与H2反应时,蓝色石蕊试纸颜色变化证明二者反应生成了HNO3
D.气体表现助燃性的本质是作为氧化剂参与反应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同学为研究浓硝酸与KSCN溶液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Ⅰ.取1支试管,加入2mL浓硝酸,滴加5滴1mol/LKSCN溶液溶液立即变红
Ⅱ.将试管静置一段时间突然剧烈反应,红色迅速褪去,放出大量红棕色气体
Ⅲ.将Ⅱ中的气体通入Ba(OH)2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资料:SCN-能被氧化为(SCN)2,(SCN)2迅速聚合为红色的(SCN)x
(1)KSCN中,C、N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价和分价,则S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Ⅰ中溶液立即变红是因为生成了______(填化学式)。
(3)研究 SCN-的最终转化产物。
①取少量Ⅱ中试管内的溶液,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明SCN-中S元素的转化产物是
②经检验Ⅱ中“红棕色气体”含有NO2,但不能说明NO2一定是SCN-中N元素的转化产物,原因是______
③在Ⅲ中NO2转化为。将Ⅲ中沉淀过滤、洗涤,取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完全溶解,再滴加少量KMnO4溶液,不褪色。证明了红棕色气体中不含SO2。综合上述实验,SCN-的最终转化产物中一定有______
(4)Ⅱ中,“静置一段时间后,突然剧烈反应”的可能原因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024-06-0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的实验装置图,其中甲为制氯气的装置。(资料:为紫色固体,微溶于,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溶液中迅速产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中所用试剂为饱和溶液
B.丙和丁中均会发生反应:
C.若取反应后丙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则证明了具有氧化性
D.若取反应后丙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则证明氧化了
2024-01-05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在处理NO废气的过程中,催化剂会逐渐失活变为
某小组为解决这一问题,实验研究之间的相互转化。
资料:i.
ii.
iii.在酸性条件下均能生成
(1)探的还原性
实验I 粉红色的溶液或溶液在空气中久置,无明显变化。
实验Ⅱ 向溶液中滴入2滴酸性溶液,无明显变化。
实验Ⅲ 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电压表指针偏转。

①甲同学根据实验Ⅲ得出结论:可以被酸性溶液氧化。乙同学补充实验IV,_______(补全实验操作及现象),否定了该观点。
②探究碱性条件下的还原性,进行实验。

实验V:

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③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解释还原性在碱性条件下,反应,使均降低,但_______降低的程度更大,还原剂的还原性增强。
(2)探究的氧化性
①根据实验Ⅲ和IV推测氧化性:,设计实验证明:向V中得到的棕褐色沉淀中,_______(补全实验操作及现象),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②向V中得到的棕褐色沉淀中,滴加溶液,加入催化剂,产生无色气泡,该气体是_______
(3)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
①结合数据解释能被氧化为而失活的原因:_______
②根据以上实验,设计物质转化流程图实现的再生:_______。示例: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统练2化学试题
8 . 已知下述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氯水将铜丝放入氯化铁溶液中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铁钉只作还原剂B.实验②中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
C.实验③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D.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
2024-04-2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育英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9 . 某实验小组欲通过加热蒸发硝酸钾()溶液的方法获得固体。已知固体在一定温度下能发生反应:。为了探究加热蒸发所得固体X中是否含有亚硝酸钾(),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查阅资料】
ⅰ.是微溶于水的白色(略带黄色)固体
ⅱ.能在酸性条件下与反应,生成
【实验过程】

【分析解释】
(1)在反应中,属于___________(填“酸”或“碱”或“盐”)。
(2)N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从化合价的角度预测,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或“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3)实验①中,观察到有少量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
(4)实验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5)实验③中,观察到新制氯水褪色,利用对比实验排除了稀释对溶液颜色变化的影响。补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
(6)综合上述实验,甲同学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甲同学所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从试管②中的现象可得出酸性条件下,氧化性:
b.试管①、③中的实验现象均可以证明固体X中含有
2023-11-04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某同学研究浓硝酸的氧化性,做了如下实验:

序号

实验Ⅰ

实验Ⅱ

操作

1:2

1:2

实验现象

铜片迅速溶解,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变成绿色滴入硝酸后,溶液变为红色,一段时间后,溶液褪为无色。
资料:
i.元素的化合价依次为:价、价、价。
ii.的性质类似卤素离子,能被氧化为黄色的可聚合为红色的
(1)写出实验Ⅰ中铜和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甲同学对实验Ⅱ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提出猜想,浓硝酸氧化了,其理论依据是______
甲同学为证明猜想,做了如下实验Ⅲ
实验Ⅲ:

(3)向浓硝酸中滴加溶液,溶液立即变红是因为生成了______(填化学式)。推测红棕色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
(4)研究的转化产物:
实验Ⅳ:
a.将实验Ⅲ中的气体通入的混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b.过滤、洗涤白色沉淀,取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完全溶解,再滴加少量溶液,不褪色。
c.另取少量实验Ⅲ中反应后的溶液,加入溶液,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①通过证实了红棕色气体中不含,证据是______
中,溶液中加入溶液以增大浓度的目的是______
③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转化的最终产物中一定有______
2024-05-0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八一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