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某兴趣小组为验证日常生活用的火柴头上的成分,设计以下实验方案: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验证气体A,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若能观察到__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火柴头上含有S元素。可用于替代试管中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剂有________(填编号)。
   
A.品红溶液        B.饱和石灰水       C.稀溴水          D.烧碱溶液
(2)步骤②的实验操作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该操作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证明火柴头中含有Cl元素的后续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学生提出检验火柴头上KClO3另一套实验方案:
   
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提出上述方法中出现白色沉淀并不能充分说明火柴头上KClO3的存在,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AgNO2微溶于水)。
2021-03-14更新 | 128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为了探究Cl2、SO2同时通入H2O中发生的反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制取Cl2、SO2气体,现采用Na2SO3与70%的硫酸为原料制取SO2,采用MnO2和浓盐酸(12mol·L-1)为原料制取Cl2。在此实验中,F仪器的作用是___;发生装置B应选择以下三种装置中的___(填序号)。

(2)D装置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3)将适量的蔗糖放入烧杯中,加少量水拌匀,再加适量浓硫酸,迅速搅拌,放出大量的热,同时观察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体积膨胀,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4)上述现象体现了浓硫酸的___(填序号)
①酸性②吸水性③脱水性④强氧化性
(5)向80mL浓硫酸中加入5.6g铜,加热一段时间后至不再反应为止,实验测得反应中共有1.12L(标准状况下)SO2气体生成,反应中转移电子__mol,该反应中浓硫酸体现了______
3 . (Ⅰ)分别向盛有:①紫色石蕊试液   ②澄清石灰水   ③品红溶液   ④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通入SO2气体。
(1)试管①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2)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通入少量的SO2)。
(3)上述实验中,出现溶液褪色现象的是___________(填试管标号)。
(4)上述实验中,SO2表现出酸性氧化物性质的是 ___________(填试管序号,下同)。SO2表现出漂白性的是___________ ,SO2表现出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
(Ⅱ)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氧化物和硅酸盐占地壳质量的90%以上。
(1)写出通信中硅的氧化物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
(2)科学家用金属钠、四氯化碳和四氯化硅制得了碳化硅纳米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Na + CCl4 + SiCl4 = SiC + 8NaCl。
①该反应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价。
②其中还原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③高温真空环境中,C与SiO2反应也可以生成SiC,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用Na2SiO3水溶液浸泡过的棉花不易燃烧,说明Na2SiO3溶液可以用作___________;设计简单实验比较醋酸与H2SiO3酸性的强弱,画出装置图,并指明所用试剂和药品:___________
4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Na2SO3)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装置B中紫红色变为无色,说明SO2具有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溶液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
(4)尾气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1-05-22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 SO2和Cl2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探究二者的制法和性质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1)实验室可通过铜与浓硫酸加热制SO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2)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SO2、Cl2的化学性质。通过控制弹簧夹a、b,向X中分别通入不同气体:

①若关闭b,打开a,X溶液为品红溶液,则X中的现象为_______,说明二氧化硫具有_______性。
②若关闭a,打开b,X溶液为紫色石蕊试液,则X中的现象为_______
③若同时打开a、b,X溶液为紫色石蕊试液,同时通入体积比(同温同压)为1:1的气体,则X中的现象为_______,与②中现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021-05-20更新 | 315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巫山大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6 . 绿矾(FeSO4·7H2O)可作还原剂、着色剂、制药等,在不同温度下易分解得到各种铁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已知SO3是一种无色晶体,熔点16.8℃,沸点44.8℃,氧化性及脱水性较浓硫酸强,能漂白某些有机染料,如品红等。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上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绿矾的分解产物。装置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甲组由此得出绿矾的分解产物中含有SO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严谨,认为需要补做实验。对甲组同学做完实验的B装置的试管加热,发现褪色的品红溶液未恢复红色,则可证明绿矾分解的产物中__________(填字母)。
A.不含SO2 B.可能含SO2 C.一定含有SO3
(3)丙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绿矾受热分解还可能有O2放出,为此,丙组同学选用甲组同学的部分装置和下图部分装置设计出了一套检验绿矾分解所得气态产物的装置:

①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___________
②能证明绿矾分解产物中有O2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
(4)为证明绿矾分解产物中含有三价铁的操作及现象________
(5)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化学反应
①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三氯化铁溶液:_______
②硫酸亚铁溶液中逐滴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_______
2020-11-20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7 . 利用图中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不能得出相应现象的是
选项溶液①固体②溶液③实验现象
A浓氨水碱石灰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B浓盐酸KMnO4Na2S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
C浓硫酸Na2SO3固体品红品红溶液褪色
D稀硫酸Na2CO3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A.AB.BC.CD.D
9-10高一下·重庆·期末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锌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时,甲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硫,而乙同学认为除二氧化硫气体外,还可能产生氢气。为了验证甲、乙两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锌与浓硫酸共热时产生的气体为X,且该装置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__
(2)乙同学认为还可能产生氢气的理由是__
(3)丙同学在安装好装置后,必须首先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
(4)A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作用是__;B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作用是__;E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作用是__
(5)可以证明气体X中含有氢气的实验现象是:
C中:__
D中:__
如果去掉装置B,还能否根据D中的现象判断气体X中有氢气?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
2020-04-26更新 | 1548次组卷 | 21卷引用:09-10年万州二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9 .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装置B中的现象可以证明SO2具有__________性,反应一段时间后,将装置B中试管加热,可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中试管口的棉花团上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装置B换成装置D,并从直立导管中向氯化钡溶液中通入另一种气体,产生白色沉淀,则这种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10 .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某些性质的装置图,试回答:

(1)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①中实验现象为___,证明SO2___气体;
(3)②中品红溶液___,证明SO2___
(4)③中现象是___,写出SO2与H2O2的化学方程式___
(5)④中现象是___,证明SO2___性;
(6)⑤的作用是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