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铁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某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是NaOH粉末和铝粉,可与“洁厕灵”混合使用提高疏通和清洁效果
B.洗涤棉布衣物不容易“甩干”是因为衣物与水分子间形成了氢键
C.高铁酸钾()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变化有:蛋白质变性、胶体聚沉、盐类水解、氧化还原反应
D.酱油中添加少量苯甲酸钠作防腐剂
2 . 硫氰化钾(KSCN)俗称玫瑰红酸钾,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学药品。某实验小组模拟工业制备硫氰化钾的方法,设计实验如图:

已知:CS2是一种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的非极性试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I.制备NH4SCN溶液
(1)装置A用于制备NH3,圆底烧瓶内的固体a是_______(填名称)。
(2)三颈烧瓶内盛放有CS2、水和固体催化剂,发生反应。实验开始时,打开K2和K1,水浴加热装置B,反应发生。三颈烧瓶左侧导管口必须插入CS2中,其目的是_______
(3)一段时间后,当观察到三颈烧瓶内_______时,停止通入气体,反应完成。
II.制备KSCN溶液
(4)关闭K1,将三颈烧瓶继续加热至100℃,待NH4HS完全分解后,再打开K3,继续保持水浴温度为100℃,缓缓滴入稍过量的KOH溶液,制得KSCN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酸性K2Cr2O7溶液除可以吸收NH3外,还能将H2S气体氧化成硫酸,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III.制备KSCN晶体
(5)先除去三颈烧瓶中的固体催化剂,再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氰化钾晶体。该提取过程中一定不用的仪器有_______(填序号)。
①坩埚②蒸发皿③分液漏斗④玻璃棒⑤烧杯
(6)测定晶体中KSCN的含量:称取5.0g样品,配成500mL溶液。量取25.00mL溶液加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硝酸,再加入几滴铁盐溶液作指示剂,用0.1000mol/LAgNO3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三次滴定平均消耗AgNO3标准溶液21.00mL。
①滴定时发生的反应:,则指示剂的化学式为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②晶体中KSCN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 . 室温下,某化学研究小组通过下列3组实验探究H2O2溶液的性质。
实验实验操作和现象
I向CrO3溶液中滴加少量0.1mol/LH2O2溶液,溶液变深蓝色
II向2mL0.1mol/L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溶液迅速变黄,稍后产生气体;再加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明显变浅并逐渐褪色
III向2mL0.01mol/LNaOH溶液中滴加少量酚酞,溶液变红,向其中滴加3~5滴0.01mol/LH2O2溶液,振荡,溶液逐渐褪色
已知:①Cr最高价为的反应为(深蓝色)。
②H2O2溶液呈弱酸性。
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下列有关推论错误的是
A.实验I中溶液变深蓝色,该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B.实验II中前一段溶液迅速变黄,稍后产生气体,体现了H2O2的氧化性,产生的Fe3+对H2O2分解起催化作用
C.实验II中后一段溶液颜色明显变浅并逐渐褪色,说明H2O2能与KSCN反应
D.实验III中溶液逐渐褪色,体现了H2O2的弱酸性
4 . 根据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
A比较金属活动性Mg、Al、NaOH溶液构成原电池装置若Mg片上冒气泡,证明活动性:Al>Mg
B检验Fe(NO3)2中是否混有Fe(NO3)3取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溶解,再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变红色,说明混有Fe(NO3)3
C比较Fe3+和I2的氧化性向FeCl3溶液中滴加淀粉—KI溶液若溶液变蓝,说明氧化性:Fe3+>I2
D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向两支试管各加入2mL0.1molL-1酸性KMnO4溶液和2mL0.01molL-1H2C2O4溶液,将其中一支放入冰水中,一支放入80℃热水中若80℃热水中褪色快,说明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A.AB.BC.CD.D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A中滴加浓盐酸,出现黄绿色气体具有氧化性
B向溶有溶液中通入气体X,出现白色沉淀气体X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C向少量溶液中滴加维生素C溶液,溶液变为浅绿色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D向KI溶液中滴加几滴溶液,再滴加淀粉溶液后变蓝色的氧化性比的强
A.AB.BC.CD.D
2022-09-27更新 | 45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潢川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6 . 下列关于Fe3+、Fe2+的说法错误的是
A.Fe3O4中铁元素有+2价和+3价,Fe3O4是混合物
B.配制FeCl3溶液时,先将FeCl3晶体溶于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到所需要的浓度
C.Fe溶于一定量稀硝酸中可能生成Fe3+和Fe2+
D.向FeCl2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是为了防止Fe2+被氧化
7 . 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Fe(SO4)2·6H2O]是分析化学中的重要试剂,是一种复盐,一般亚铁盐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形成复盐后就比较稳定。与其他复盐一样,硫酸亚铁铵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组成它的每一种盐的溶解度都小,利用这一性质可以用等物质的量的(NH4)2SO4和FeSO4混合制备。请回答以下问题:
I.硫酸亚铁铵晶体的制备
步骤一:称取3.0g铁屑,加入15mLl0%Na2CO3溶液,小火加热30分钟,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固体m1g。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m1g固体转移至锥形瓶,加入15mL3mol·L-1H2SO4,加热至不再有气体生成,趁热过滤,洗涤固体,将滤液和洗涤液合并后转移至蒸发皿中备用,准确称量剩余固体质量得m2g。
步骤三:计算所得FeSO4的物质的量,计算等物质的量的(NH4)2SO4固体的质量,准确称取(NH4)2SO4
步骤四:将(NH4)2SO4固体加入蒸发皿中,缓慢加热浓缩至表面出现结晶薄膜为止,放置冷却。
步骤五:经过一系列操作,最终得到较纯净的(NH4)2FeSO4·6H2O。
(1)碱煮30分钟的目的是____
(2)步骤二中的加热,最佳加热方式为____,理由是____
(3)关于步骤五中的一系列操作的相关表述,错误的是____(填字母)。
A.过滤时可使用玻璃棒搅拌的方式来缩短时间
B.过滤和洗涤的速度都要尽可能的快,可以减少产品的氧化
C.洗涤时使用无水乙醇既可以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又可以起到干燥作用
D.所得的产品可以采取电热炉烘干的方式彻底干燥

II.硫酸亚铁铵的分解
已知硫酸亚铁铵在不同温度下加热分解产物不同。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在500℃时隔绝空气加热A中的硫酸亚铁铵至分解完全,确定分解产物的成分。

(4)B装置的作用是____
(5)实验中,观察到C中无明显现象,D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可确定分解产物中的某种气体,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若去掉C,是否能得出同样结论,并解释其原因____
(6)A中固体完全分解后变为红棕色粉末,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固体残留物仅为Fe2O3而不含FeO。请填写表中的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结论
①取少量A中残留物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充分振荡便其完全溶解;②将溶液分成两份,分别滴加高锰酸钾溶液、KSCN溶液____固体残留物仅为Fe2O3
2022-02-22更新 | 52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8 . X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转化,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气体①为CO,其质量为(1.96g-0.56g)
B.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5Fe2+MnO+4H2O=5Fe3+Mn2+8OH
C.反应③中若气体①反应完全,需CuO的质量为4.0g
D.X的化学式为Fe(CO)5
9 . 用下面的方案进行某些离子的检验,其中方案设计严密的是(   )
A.检验试液中的:试液无沉淀白色沉淀
B.检验试液中的:试液气体试纸变蓝
C.检验试液中的I:试液黄色溶液深黄色溶液
D.检验试液中的Fe2:试液无明显现象红色溶液
10 . 某溶液含有K、Fe3、SO、CO、I中的几种。取样,滴加KSCN溶液后显血红色。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
A.KB.IC.SOD.CO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