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铜与强氧化性酸的反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小组同学探究和物质A的反应,实验如下。
装置序号物质A实验现象

溶液(调铜粉溶解,溶液变为深棕色[经检验含]
溶液铜粉溶解,溶液变为蓝绿色
溶液(调无明显变化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②中铜粉溶解的原因:
B.①中产生的原因:时直接将还原为
C.若向③中加入固体,推测铜粉会溶解
D.①②③现象的差异不仅与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有关,也与反应速率有关
2 . 某化学小组研究硝酸与金属的反应。下列实验中硝酸与金属的反应均在注射器中完成,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记录如表:
序号实验操作与实验现象
实验1加入过量的铜片与2mL的浓硝酸。反应剧烈,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立即呈绿色。
实验2加入过量的铜片与2 mL 0.5 mol/L HNO3溶液。产生无色气泡,溶液逐渐变为蓝色。注射器中的气体始终无色。反应结束后,向注射器中充入一定量的O2,气体迅速变为红棕色
实验3加入过量的铁粉与2 mL 0.5 mol/L HNO3溶液,立即有无色气体生成,溶液为很浅的绿色,反应结束后将气体通入有空气的容器无明显变化,点燃,有尖锐的爆鸣声,容器壁出现无色液滴;取反应后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立刻得到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加热后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1)铜与浓HNO3反应产生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对实验1所得溶液呈绿色,而实验2所得溶液呈蓝色的原因提出猜想。
查阅资料:i.NO2溶于稀硝酸会反应;而溶于浓硝酸不反应,使溶液呈黄色;
ii.NO2与水反应时会有部分发生反应:2NO2 + H2O = HNO3 + HNO2,HNO2是弱酸,不稳定。
猜想一:NO2溶于浓硝酸,与蓝色Cu(NO3)2溶液混合而呈现绿色。
猜想二:HNO2电离出的NO 与Cu2+结合为Cu(NO2) (绿色)。
① 向浓硝酸中通入NO2,溶液呈黄色,加入___________(填试剂)后呈绿色,证实猜想一合理。
② 研究猜想二是否为实验Ⅰ所得溶液呈绿色的主要原因,实验如下。

a.证明溶液A中含有HNO2的证据是___________
b.向溶液B中滴加少量硝酸,溶液由绿色变为蓝色。结果表明,猜想二不是实验Ⅰ所得溶液呈绿色的主要原因,说明理由:___________
(3)实验2中充入O2后气体变为红棕色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查阅文献:铁粉与稀硝酸反应会生成H2。由实验3中的实验现象可知,过量的铁粉与0.5 mol/L稀HNO3反应的还原产物中除了H2外,还有___________生成。写出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甲同学对实验3产生H2的原因提出假设:该浓度的硝酸中 H+ 的氧化性大于NO。乙同学认为该假设不合理。依据是实验2中观察到了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该现象能说明假设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
(6)结合以上实验可知,金属与硝酸反应的产物与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2023-04-10更新 | 50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试剂a、b现象结论装置
A、稀产生的无色气体在导管口变红棕色和稀反应生成

B漂白粉、浓导管口放置的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漂白粉和浓反应生成
C、75%酒精溶液收集产生的气体,移近火焰,发出爆鸣声反应生成
D电石、饱和食盐水产生的气体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反应生成
A.AB.BC.CD.D
4 . 在标准状况下将3.2g铜粉投入一定量浓中,随着铜粉的溶解,反应生成的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当铜粉完全溶解后共收集到由和NO组成的混合气体1.344L(已转化为标况下的体积),则混合气体中NO的体积为
A.112mLB.224mLC.448mLD.1008mL
2023-03-21更新 | 444次组卷 | 8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选考班)试题
5 .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石英砂获得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Si+2CO↑
B.铜与稀硝酸反应:Cu+4H++2NO=Cu2++2NO2↑+2H2O
C.保存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橡胶塞不用玻璃塞的原因是:SiO2+2OH-=SiO+H2O
D.浓硫酸与红热的木炭反应:2H2SO4(浓)+CCO2↑+2SO2↑+2H2O
2023-03-20更新 | 3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一七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22-23高一·全国·课后作业
6 . 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 mol·L-1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_______
(2)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2023-01-31更新 | 54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调研化学试题
7 . 某兴趣小组设计出如图所示装置来改进教材中“铜与硝酸反应”实验,以探究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1)实验前,关闭活塞b,试管d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口,塞紧试管c和d的胶塞,加热c。其目的是______
(2)在d中加适量NaOH溶液,c中放一小块铜片,由分液漏斗a向c中加入2mL浓硝酸。c中的现象是:______。再由a向c中加2mL蒸馏水,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3)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等质量的硝酸铜。
①铜与稀硝酸反应
②铜与浓硝酸反应
③铜先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跟硝酸反应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三种途径所消耗铜的质量相等
B.三种途径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①>②>③
C.途径①中被氧化的铜与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2
(4)表格是制取硝酸铜的三种方案,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最佳方案是:______。理由是:_____
方案反应物
Cu、浓HNO3
Cu、稀HNO3
Cu、O2、稀HNO3
8 . 一定温度下,探究铜与稀反应,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Ⅰ中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
B.过程Ⅲ反应速率比Ⅰ快的原因是溶于水,使增大
C.由实验推测,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或Ⅰ至Ⅲ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
D.当活塞不再移动时,再抽入空气,铜可以继续溶解
9 . 实验小组研究铜与硝酸的反应,实验如下(加持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略)。
装置编号试剂a现象

4浓硝酸 (过量)铜片完全溶解,溶液变绿,出现大量红棕色气体
4稀硝酸 (过量)铜片完全溶解,溶液变蓝,液面上方气体呈浅红棕色
(1)实验Ⅰ、Ⅱ中的红棕色气体均是
①实验Ⅰ产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实验Ⅱ产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对实验Ⅰ产生,实验Ⅱ产生的原因提出解释。
①硝酸浓度越稀,溶液中单位体积内的数目越少。被还原时,每个从铜片处获得较多电子的机会越_______(填“大”或“小”),因此越易被还原为较低价态的含氮物质。
②浓硝酸具有较强的_______性,可将转化为
(3)对实验Ⅰ所得溶液呈绿色,而实验Ⅱ所得溶液呈蓝色的原因提出猜想。
查阅资料:ⅰ.溶于浓硝酸后呈黄色;
ⅱ.是弱酸,不稳定。
猜想一:溶于浓硝酸,与蓝色溶液混合而呈现绿色。
猜想二:电离出的结合为(绿色)。
①向浓硝酸中通入,现象是_______,滴加少量蓝色溶液后呈绿色,证实猜想一合理。
②研究猜想二是否为实验Ⅰ所得溶液呈绿色的主要原因,实验如下。

a.能说明溶液A中含有的现象是_______
b.向溶液B中滴加少量硝酸,溶液由绿色变为蓝色。结果表明,猜想二不是实验Ⅰ所得溶液呈绿色的主要原因,说明理由:_______
2022-07-10更新 | 777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0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与稀硫酸反应:
B.铜与稀硝酸反应:
C.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
D.钠与水反应:
2022-06-13更新 | 341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合格考模拟检测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