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盖斯定律及其有关计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低碳经济已成为人们一种新的生活理念,二氧化碳的捕捉和利用是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用反应合成二甲醚。已知:


_______kJ∙mol-1
(2)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是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科学家提出由制取的太阳能工艺如图:

已知“重整系统”发生的反应中,则的化学式为_______,“热分解系统”中每转移电子,需消耗_______
(3)催化时还可以使用一种无机固体电解质作催化剂,其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该物质以上形成无序结构(高温相),以下变为有序结构(低温相),二者晶体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说明:图中,○球为负离子;高温相中的●深色球为正离子或空位;低温相中的球为离子,●球为离子。

i.这种无机固体电解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
ii.“高温相”具有良好的离子导电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4)铜基催化剂(等)是加氢制甲醇常用的催化剂,部分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请写出中碱位上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__
(5)利用电解法在碱性或酸性条件下将还原为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已知:选择性和法拉第效率()的定义(X代表)如下:
        
①实验测得,碱性条件生成总的选择性小于酸性条件,原因是_______
②实验测得,酸性条件生成总的法拉第效率小于碱性条件,原因是_______
2024-03-11更新 | 32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检测化学试卷
2 . 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相关成果北京时间9月24日由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因此的捕集及其资源化利用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Ⅰ.二氧化碳合成“合成气”
(1)捕获的高浓度能与制备合成气,该过程主要涉及以下反应:




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①的___________(写出代数式即可)。
Ⅱ.二氧化碳合成低碳烯烃
(2)用可再生能源电还原时,采用高浓度的抑制酸性电解液中的析氢反应来提高乙烯的生成率,装置如图所示。阴极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每转移电子,阳极生成___________气体(标准状况)

(3)以为原料合成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A.(主反应)
B.(副反应)
其中,反应的反应历程可分为如下两步:
a.(反应速率较快)
b.(反应速率较慢)
闭容器中充入合成,发生主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如图所示,工业生产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反应选择的原因是_______

Ⅲ.二氧化碳合成甲醇
主反应:
副反应:
某一刚性容器中充入,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得温度与平衡转化率、产物选择性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选择性

(4)平衡时,生成的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
Ⅳ.新型二氧化碳固定法
(5)某课题组设计一种新型的固定方法,如图所示。若原料用,则产物为___________
2023-10-06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浙高中(县中)发展共同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江苏卷)化学试题
3 . 我国提出“碳达峰”目标是在2030年前达到最高值,2060年前达到“碳中和”。因此,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尤为重要。
(1)通过使用不同新型催化剂,实现二氧化碳加氢合成转化为二甲醚()也有广泛的应用。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①结合计算分析反应的自发性:___________
②恒压、投料比的情况下,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和产物的选择性(选择性是指生成某物质消耗的消耗总量的百分比)如下图所示:

当温度超过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工业实际设计温度一般在范围内变化,不能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研究表明,在电解质水溶液中,气体可被电化学还原。
在碱性介质中电还原为正丙醇()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在电解质水溶液中,三种不同催化剂()上电还原为的反应进程中(被还原为的反应可同时发生),相对能量变化如图。由此判断,电还原为从易到难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字母排序)。

(3)参与的乙苯脱氢机理如图所示(表示乙苯分子中原子的位置;为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其中位点带部分正电荷,位点带部分负电荷)。

图中所示反应机理中步骤Ⅰ和步骤Ⅱ可描述为___________
2024-01-21更新 | 2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宿迁中学、宜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4 .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H2O2),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的N2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mol液态肼和足量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kJ的热量。
①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已知H2O(l)=H2O(g) ΔH=44kJ·mol-1,则16g液态肼燃烧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kJ。
③上述反应应用于火箭推进剂,除释放大量的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
(2)如图所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上述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一个肼(N2H4)-空气燃料电池(如图甲)并探究某些工业原理。
   
根据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①甲装置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乙装置中Fe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电解一段时间后,乙装置中的溶液呈_______性。
③图中用丙装置模拟工业中的_______原理,如果电解后丙装置精铜质量增加3.2g,则理论上甲装置中消耗肼的质量为_______g。
(3)工业上利用N2和H2合成NH3,NH3又可以进一步制备肼(N2H4)等。由NH3制备N2H4的常用方法是NaClO氧化法,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有学者探究用电解法制备,装置如图所示,试写出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
2023-10-14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调研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键的键能分别为
   
   
___________
(2)已知:在催化剂I和II的催化下的反应历程和能量变化如下图。

①在相同条件下使用催化剂___________(填I或II)时,反应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更大。
②在相同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为提高的平衡浓度和的平衡物质的量分数,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3)以为原料合成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I.
II.
在密闭容器中,压强恒为平衡转化率、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相同时间所测得的实际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的选择性可表示为
①反应的最佳温度___________
②反应温度超过时,平衡转化率逐渐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反应温度超过时,实际转化率逐渐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④反应温度在时,的选择性为,则平衡时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后面相同),反应II的压强平衡常数___________
(4)工业废气中含有的可利用如下装置回收利用。

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②装置b中,x和y为石墨电极,写出电极x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
2024-04-23更新 | 27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姜堰中学、如东中学、前黄中学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6 . 的资源化利用和转化已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热点。
(1)以为原料合成的主要反应为:
该反应历程可分为如下两步:
i:
ii:
_______
②提高比提高产率影响更大,其原因是_______
(2)用,通过不同途径可得到甲酸。
①一种利用电催化反应器合成甲酸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生成HCOOH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时,水在Mn粉表面产生的反应生成甲酸和MnO。直接加热难以生成甲酸,该条件下能较快生成甲酸的原因是_______
(3)和环氧乙烷在MgO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合成碳酸乙烯酯。
溶液中加入尿素生成沉淀,同时有气体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溶液与沉淀剂(尿素或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沉淀,过滤后将沉淀焙烧得到MgO。与氢氧化钠作沉淀剂相比,用尿素作沉淀剂焙烧生成的MgO作催化剂效果更好,其原因为_______
③MgO催化合成碳酸乙烯酯(   )可能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根据元素电负性的变化规律,步骤Ⅰ、Ⅱ的过程可描述为_______
   
2023-10-10更新 | 20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7 . 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资源化利用碳氧化合物能有效减少排放,实现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1)的捕获是实现资源利用的重要途径。烟气中的捕集可通过如下所示的物质转化实现。

“碳化”的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以为原料合成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    (主反应)
Ⅱ.    (副反应)
反应Ⅰ的反应历程可分为如下两步:
ⅰ.   
ⅱ.   
___________
②相比于提高,提高对反应Ⅰ速率影响更大,原因是___________
时,向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反应物转化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在的选择性________

(3)可制甲烷化,可制甲烷化过程中,活化的可能途径如图所示。活化的优势中间体,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催化合成。主要发生反应为   ,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一定比例分别通过装有两种不同。催化剂的反应器,反应相同时间,测得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情况下如图所示。

①高于后,用作催化剂,转化率明显上升,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②高于后,用作催化剂,转化率略有下降,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2023-12-28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靖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推动的综合利用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1)催化加氢法:以下是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发生的两个主要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①反应 _____
②下列有关反应Ⅱ: 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加快,正反应速率减慢
B.反应体系中浓度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恒温恒容下达到平衡后,再通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平衡时,若改变体积增大压强,则均变大
在恒压、起始量一定的条件下,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图。其中:的选择性=×100%
   
③温度高于300℃,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上升的原因是_____
④220℃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的选择性为:48%(图中A点)。不改变反应时间和温度,一定能提高选择性的措施有:_____
(2)催化还原法。
如图表示的是利用“直接电子传递机理”。在催化剂铜表面进行转化。当有反应时,直接传递的电子物质的量为_____mol。
(3)电化学催化重整法。
   
①如图表示以溶液作电解质溶液进行电解的示意图,在Cu电极上可以转化为,该电极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
②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区溶液pH减小,其原因是_____
(4)甲酸是重要的液态储氢原料。将温室气体转化为甲酸既具有经济技术意义,又具有环保意义。在实践中,制备甲酸的一种流程如下:
   
①写出过程Ⅱ的离子方程式_____
②过程Ⅱ中,其他条件不变,转化为的转化率如图所示。则在40℃~80℃范围内转化率迅速上升,其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
   
2023-08-12更新 | 27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金湖中学等4地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9 . γ-丁内酯为无色油状液体,高温时易分解,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医药中间体。工业利用1,4-丁二醇生产γ-丁内酯的主、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主反应:   (g)   (g)( γ-丁内酯)+2H2(g) H1=akJ•mol-1
副反应:   (g)   (g)(四氢呋喃)+H2O(g) H2=bkJ•mol-1
(1)反应   (g)+2H2(g)   (g)+H2O(g)的H=_______kJ•mol-1
(2)由1,4-丁二醇合成γ-丁内酯的一种机理如图所示(“★”表示此微粒吸附在催化剂表面)
   
①步骤Ⅱ历程是质子化的过程,H+和氧原子间形成的作用力是______
②H+在上述合成γ-丁内酯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
③γ-丁内酯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
(3)将1,4-丁二醇与H2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反应相同时间,测得γ-丁内酯和四氢呋喃的产率如图所示。
已知:1,4-丁二醇的沸点为228℃。
①当温度低于220℃,1,4-丁二醇的转化率较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②当温度高于260℃,γ-丁内酯的产率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4)铜基催化剂(Cu/Pt)能高效加快由1.4-丁二醇合成γ-丁内酯的合成速率,但因原料中的杂质或发生副反应生成的物质会使催化剂失活。
①1,4-丁二醇中混有少量的1,4-丁二硫醇(HSCH2CH2CH2CH2SH)。合成时加入ZnO可有效避免铜基催化剂失活,其原理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
②将失活的铜基催化剂分为两份,第一份直接在氢气下进行还原,第二份先在空气中高温煅烧后再进行氢气还原,结果只有第二份催化剂活性恢复。说明催化剂失活的另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5)含有1,4-丁二醇的强酸性污水可用“铁碳微电池”法处理,过程中两电极分别产生的Fe2+和活性氢原子(H•)都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在厌氧条件下将1,4-丁二醇转化为甲烷,假设两电极只生成Fe2+和H•,且全部参与该转化过程,写出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023-06-30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0 . 苯乙烯是合成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及合成橡胶等的重要单体,常用乙苯为原料合成。
(1)逆水煤气变换耦合反应:CO2和乙苯为原料制备苯乙烯的机理如下:
(g)H2(g) +(g) ΔH= +117.6 kJ/mol
CO2(g)+H2(g) = CO(g)+ H2O(g) ΔH= +41.2 kJ/mol
则 CO2(g)+(g)(g)+CO(g)+H2O(g) 的ΔH_______
(2)乙苯直接脱氢制苯乙烯,反应原理如下:
(g)H2(g) +(g) ΔH= +123.5 kJ/mol
反应在不同压强下进行,实验测得乙苯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压强(p1、p2、p3)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理由是_______

(3)乙苯脱氢耦合二氧化碳转化。Ar气氛下,高价态的钒镁氧化物晶体(V)作为的催化活性中心进行乙苯脱氢,耦合CO2转化为CO,实现晶格氧再生和二氧化碳转化,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用简要的文字描述乙苯脱氢耦合二氧化碳转化过程_______
(4)含苯乙烯的废水的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现采用电解法进行处理,其工作原理如下图(电解液是含苯乙烯和硫酸的废水,pH=6.2), 已知:·OH(羟基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将苯乙烯氧化成CO2和H2O。

①M连接电源的_______(“正极”或“负极”)。
②苯乙烯被·OH氧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2023-05-15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