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生成物全部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
C.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吸热,ΔH>0
D.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
2021-09-17更新 | 526次组卷 | 53卷引用:福建2020届高三化学总复习专题训练——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测试
2 . 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溶液的性质。
实验1:用试纸测量溶液的,测得约为8
实验2:将溶液与溶液等体积混合,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3: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溶液从12下降到10
实验4: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实验1可得出:
B.实验2中两溶液混合时有:
C.实验3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实验4表明和盐酸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3 . 在蒸发皿中放入一小块钠,加热至熔化时,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无水CuSO4与熔化的钠接触,瞬间产生耀眼的火花,同时有红色物质生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是置换反应
B.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C.上述反应中无水CuSO4表现了还原性
D.加热且无水条件下,Na可以与CuSO4反应并生成Cu
2021-08-09更新 | 619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3届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4 . 与HCl的加成反应由第一步和第二步组成,能量与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步反应均释放能量
B.第一步的反应速率比第二步的慢
C.第二步的碰撞100%有效
D.总反应
2021-03-11更新 | 240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5 . 运动会上发令枪所用的“火药”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同时产生白色烟雾。撞击时发生反应:5KClO3+6P=3P2O5+5KCl,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产生白色烟雾的原因是生成的P2O5白色固体小颗粒(烟)吸水性很强,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磷酸小液滴(雾)
C.因红磷和白磷互为同分异构体,所以上述火药中的红磷可以用白磷代替
D.该上述反应中消耗3mol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
2020-12-04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将盛有NH4HCO3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冰醋酸的大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大烧杯中的冰醋酸逐渐凝固。下列有关小烧杯中发生的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该反应过程中,热能转化为产物内部的能量
C.该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该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比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少
7 .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①根据一个酸分子中电离出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③根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
④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⑤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②③B.②④⑤C.①④⑤D.②③④⑤
2020-10-17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下列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其它不同的是(       
A.铝热反应B.燃料燃烧C.酸碱中和反应D.Ba(OH)2•8H2O与NH4Cl固体混合
A.AB.BC.CD.D
9 . 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均相NO-CO的反应历程,反应路径中每一阶段内各驻点的能量均为相对于此阶段内反应物能量的能量之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NO(g) + 2CO( g)N2(g) +2CO2(g) ΔH>0
B.均相NO—CO反应经历了三个过渡态和五个中间体
C.整个反应分为三个基元反应阶段,总反应速率由第一阶段反应决定
D.NO二聚体()比N2O分子更容易与CO发生反应
10 . 目前Haber-Bosch法是工业合成氨的主要方式,其生产条件需要高温高压。为了有效降低能耗,过渡金属催化还原氮气合成氨被认为是具有巨大前景的替代方法。催化过程一般有吸附—解离—反应—脱附等过程,图示为N2和H2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反应路径的势能面图(部分数据略),其中“*”表示被催化剂吸附。

(1)氨气的脱附是____过程(填“吸热”或“放热”),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合成氨的捷姆金和佩热夫速率方程式为 w= k1 p(N2)-k2 ,w为反应的瞬时总速率,为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之差,k1、k2是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合成氨反应N2+3H2⇌2NH3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用k1,k2表示)(注:Kp用各物质平衡分压来表示)。
(3)若将2.0molN2和6.0molH2通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在T1和T2温度下进行反应。曲线A表示T2温度下n(H2)的变化,曲线B表示T1温度下n(NH3)的变化,T2温度下反应到a点恰好达到平衡。

①温度T1___T2 (填“>”、“<”或“=”下同),T1温度下恰好平衡时,曲线B上的点为b(m, n ),则m___12,n__2。
②T2 温度下,反应从开始到恰好平衡时平均速率v(N2) =_____
③T2温度下,合成氨反应N2+3H2⇌2NH3的平衡常数的数值是____;若某时刻,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起始时的80%,则此时v(正)____v(逆)(填“>”、“<”或“=”)。
(4)工业上通过降低反应后混合气体的温度而使氨气分离出来。这种分离物质的方法, 其原理类似于下列方法中的___(填序号)。
A.过滤       B.蒸馏            C.渗析          D.萃取
2020-07-11更新 | 584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综合质量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