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7 道试题
1 . 某温度下,向10mL0.40mol•L-1H2O2溶液中加入适量FeCl3溶液,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标况)如表所示。
t/min0246
V(O2)/mL09.917.222.4
资料显示,反应分两步进行:
①2Fe3++H2O2=2Fe2++O2↑+2H+
②H2O2+2Fe2++2H+=2H2O+2Fe3+
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Fe3+的作用是增大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B.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3×10-2mol•L-1•min-1
C.反应2H2O2(aq)=2H2O(l)+O2(g)的H=E1-E2<0
D.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反应②是放热反应
2022-11-16更新 | 488次组卷 | 32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0-202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2 . 下列示意图表示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Fe2O3(s)+3CO(g)=2Fe(s)+3CO2(g) ΔH=+26.7kJ·mol-1反应的能量变化
B.乙图表示碳的燃烧热
C.丙图表示实验的环境温度为20℃,将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体积分别为V1、V2的H2SO4、NaOH溶液混合,混合液的最高温度随V(NaOH)的变化(已知V1+V2=60mL)
D.已知稳定性顺序:B<A<C,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丁图
2022-11-16更新 | 1680次组卷 | 45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3 .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图①可表示 的能量变化
B.图②中表示碳的燃烧热
C.实验的环境温度为20℃,将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体积分别为、NaOH溶液混合,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如图③所示(已知)
D.已知稳定性:B<A<C,某反应由两步构成A→B→C,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④所示
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常温下,放热反应一般能自发进行,吸热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
B.   ,在无催化下不加热也能自发进行,原因是反应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C.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2022-11-09更新 | 370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3-24高一上·全国·假期作业
5 . 已知反应:。将一定量气体充入某恒容密闭容器中,控制反应温度为T。
(1)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断开化学键所需要的总能量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
(2)下列可以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填序号)。
A.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B.
C.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3)在温度为T的条件下,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在图中画出时间段内,随时间的变化曲线_______
内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O2)= _______四个点中,v>v的点有_______。平衡时v(NO2)=_______
2022-11-01更新 | 203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广安代市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7 . 2SO2(g)+O2(g)2SO3(g),是工业制硫酸的主要反应之一。
(1)该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

由图中曲线变化可知,该反应为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断开气态物质中1mol某种共价键生成气态原子需要吸收的能量称为键能(kJ•mol-1)。如表所示是一些共价键的键能。
共价键H-HN≡NN-H
键能(kJ•mol-1)436946391

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合成1mol氨____(“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____kJ。
(3)在2L容器中投入2molSO2和bmolO2,如图2是部分反应物与生成物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①10min时v()____v()(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0~10min内,v(SO3)=____
②反应达到最大限度的时间是____min,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____
③下列条件能够加快反应速率的是____
A.升高温度
B.保持压强不变,充入He使容积增大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He使压强增大
D.充入一定量的氧气
④下列情况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是____
A.v(SO3)=v(SO2)
B.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t时刻,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改变
D.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E.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达到2:1:2
8 . 已知:NO和O2转化为NO2的反应机理如下:
①2NO(g)N2O2(g)(快)       H1<0        平衡常数K1
②N2O2(g)+O2(g) 2NO2(g)(慢)       H2<0        平衡常数K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a
A.2NO(g)+O2(g) 2NO2(g)的△H= - (△H1+△H2)
B.反应②的速率大小决定2NO(g)+O2(g) 2NO2(g)的反应速率
C.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可用图a表示
D.2NO(g)+O2(g) 2NO2(g)的平衡常数
9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伟新教授和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吴自力研究团队合作,研究在硼基催化剂上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的反应机理,部分反应历程(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质用“*”表示)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B.该反应的快慢取决于步骤
C.图中过渡态2比过渡态1稳定
D.催化剂在反应中参与化学反应,改变反应的活化能
10 . 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铝粉与铁的氧化物反应B.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反应
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钠与冷水反应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