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 道试题
1 . 反应Fe+H2SO4=FeSO4+H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为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
(2)若要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加快,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改铁片为铁粉
B.改稀硫酸为98%的浓硫酸
C.升高温度
D.将2.4 mol·L-1的稀硫酸改为4.8 mol·L-1稀盐酸
(3)若将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铜为原电池某一极材料,则铜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另一个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填名称),该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外电路中电子由_______极(选填“正”或“负”,下同)向_______极移动,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_______极移动。
2 . 现有反应①Ba(OH)2·8H2O+2NH4Cl=BaCl2+10H2O+2NH3↑②Fe+H2SO4=FeSO4+H2↑。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两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____
(2)铁铜原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

①铁作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溶液中的H+___________(填“铁”或“铜”)电极方向移动。
②正极的现象是___________。负极的电极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若反应过程中有0.2 mol电子的转移,则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 L。
2021-10-08更新 | 762次组卷 | 7卷引用:6.1.2 化学反应与电能(练好题)(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新教材新理念新设计同步课堂(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
3 . 按要求填空
(1)在①Ar、②N2、③SiO2、④K2S、⑤NH4Cl五中物质中,只存在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只存在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_;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不存在化学键的是___________
(2)将Ba(OH)2•8H2O晶体研细后与NH4Cl晶体一起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快速搅拌,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此反应为___________(“吸热”或“放热”)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利用反应2Cu+O2+2H2SO4=2CuSO4+2H2O可制备CuSO4,若将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材料是_______(写名称),正极电极反应为________;溶液中_________极移动
(4)工业合成氨缓解了有限耕地与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粮食大量需求之间的矛盾。已知拆开1mol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叫键能。相关键能数据如表:
共价键H﹣HN≡NN﹣H
键能(kJ•mol-1)436.0945.0391.0
结合表中所给信息,计算生成2molNH3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______kJ。
2021-09-30更新 | 2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辉县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
4 . Ⅰ.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获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有多条途径。
(1)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反应B.的燃烧反应C.高温煅烧D.C与反应
(2)如图为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①由变成需要_______(“放出”或“吸收”)能量。
反应生成,共放出_______能量。
Ⅱ.燃料电池在工作时,从负极连续通入等燃料,从正极连续通入,以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等,同时产生电能,目前已研制成功空气燃料电池,它可以代替汽油为汽车提供动力,也可用作照明电源。
(3)在上述画横线的九种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
(4)用组合形成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

①电极M是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电极N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若该燃料电池消耗(标准状况下),则理论上电路中转移_______电子。
5 . 利用如图装置可以很方便地测得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将铁片加入小试管内,然后注入足量的盐酸,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小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
(2)弯管中A端液面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原因是_______;说明此反应是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由实验推知,Fe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6 . 已知某反应A(g)+B(g)C(g)+D(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该反应是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该反应的ΔH=_______kJ·mol-1(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1mol气体A和1mol气体B具有的总能量比1mol气体C和1mol气体D具有的总能量_______(填“高”、“低”或“高低不一定”)。
2021-09-18更新 | 265次组卷 | 2卷引用:《新教材变化解读及考法剖析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7 .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定条件下N2与H2反应生成NH3,请回答:
①若反应物的总能量为E1,生成物的总能量为E2,且E1>E2,则该反应为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某浓度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装置中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该装置有两处明显的错误,其中一处是缺少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实验室提供了0.50mol/L和0.55mol/L两种浓度的NaOH溶液,应选择___________mol/L的溶液进行实验。

(3)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①16gCH4(g)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O2(g)和H2O(l),放出890.3kJ热量___________
②0.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的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8 . 和CO均是有害气体,可在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反应原理如下:。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过程(图1)及物质变化过程(图2)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反应是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该反应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环境先提供能量,该反应的_______
(2)该反应的逆反应活化能是_______
(3)若没有参与该转化过程,则______________。(填“不变”“变大”“变小”)。
(4)四者的数值关系式是_______
9 . 生产生活中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请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冷敷袋在日常生活中有降温、保鲜和镇痛等用途。制作冷敷袋可以利用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的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2)“即热饭盒”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它可利用下面_______(填字母)反应释放的热量加热食物。
A.生石灰和水               B.浓硫酸和水
(3)已知:2mol 与足量充分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2kJ热量。
①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可用图中的_______(填字母)表示。

②写出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4)表中是部分共价键的键能。
共价键
键能()436946391
根据表中的数据写出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2021-09-08更新 | 908次组卷 | 5卷引用:广西崇左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10 . 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Na2O2的性质后,进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该反应的热效应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调节U型管内两侧液面相平,向试管中加入a g Na2O2粉末,再滴加10 mL蒸馏水及2~3滴酚酞试液,试管内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①观察到U型管内液面_______(填标号),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A.左侧较高                    B.右侧较高                    C.左、右两侧一样高
②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探究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
限选仪器及试剂:试管、胶头滴管、温度计、蒸馏水、酚酞试液、MnO2粉末。
①提出合理猜想:
猜想一:反应放热,酚酞受热分解,使溶液红色褪去;
猜想二:_______
②设计方案证明猜想:向a g Na2O2中加入10 mL蒸馏水,所得溶液分别置于试管1和试管2中,请将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将试管1中溶液冷却至室温,滴加2~3滴酚酞_______猜想一不成立
向试管2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充分振荡,滴加2~3滴酚酞振荡时,产生大量气泡;滴加酚酞后,_______猜想二成立
③在试管2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的作用是_______
2021-08-31更新 | 61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章第一节第2课时氧化钠和过氧化钠(课后)——课前、课中、课后同步专题精编(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