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9 道试题
1 . CO2和H2在某催化剂表面合成CH3OH:   H,反应历程如图1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G随温度关系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历程中的基元反应全部是放热反应
B.图2中表示该反应△G随温度的变化的是直线a
C.该反应历程中活化能最小的基元反应是
D.过程中发生非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
2024-05-30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三模)化学试题
2 . 光照下,氧化锌纳米棒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可用于制备过氧化氢,反应机理如图所示(表示电子跃迁产生的空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中吸收了光能,说明总反应为吸热反应
B.中间体含有单电子,结构不稳定、反应活性强
C.理论上生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乙醇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
2024-05-30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校 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十次月考理综试题-高中化学
3 .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B的能量一定高于C的能量
B.该反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吸热,第二个阶段放热
C.物质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该反应放出的能量数值为
4 . 苯与的反应机理如图1所示,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苯与反应的催化剂,降低了总反应的焓变
B.升温既能提高反应速率,又能提高苯的平衡转化率
C.三个过程的反应速率
D.三个过程的反应焓变:
2024-05-28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化学试题(六)
5 . 一定温度下,某刚性密闭容器中按照体积比充入X和Y两种气体,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历程如图所示,M和N是中间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热
B.该反应的历程分2步进行
C.反应过程中,N比M达到的最高浓度大
D.若初始按照体积比充入,其他条件不变,平衡时的百分含量不变
6 . 我国科研团队研究电催化合成氨反应[   ]时,发现不同电解质溶液对催化历程的影响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放热是合成氨反应自发进行的主要助力
B.选用作电解质的反应速率比选用的快
C.先吸附于催化剂表面再参加合成氨反应
D.形成键合作用时,合成氨反应的的绝对值更大
2024-05-2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部分示范性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7 . 高温条件下,某反应机理和能量变化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反应历程包含2个基元反应
B.决速步骤的能垒为
C.总反应可表示为
D.反应在低温条件下自发
8 . 甲酸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为,在无、有催化剂条件下的能量与反应历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活化能为甲酸分子的键能之和
B.其他条件不变,按途径Ⅰ进行的反应热效应更大
C.中键能之和比中键能之和大
D.途径Ⅱ的决速步骤为放热过程
9 . 利用下列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省略)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氢氧化亚铁B.通过小灯泡亮度验证电解质HNO3和CH3COOH的强弱

C.验证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潮湿的氯气有漂白性D.验证钠和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A.AB.BC.CD.D
10 . 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观察到相关现象,其中方案设计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方案设计现象结论
A探究Fe和S反应特点将适量硫粉和铁粉混合堆成条状。用灼热的玻璃棒触及一端,当混合物呈红热状态时,移开玻璃棒。混合物继续保持红热并持续扩散,粉末呈黑色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比较沉淀的Ksp大小向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浓氨水中,分别加入等量AgCl和AgI固体,充分搅拌氯化银溶解,碘化银无变化Ksp:AgCl>AgI
C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将装有NO2气体的注射器的活塞缓慢向外拉红棕色逐渐变浅可逆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检验Na2S2O3样品是否含有Na2SO4杂质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先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少量BaCl2溶液滤液中出现浑浊该样品中含有Na2SO4杂质
A.AB.BC.CD.D
2024-05-24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五校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三模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