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甲装置制备并收集乙酸乙酯
B.用图乙装置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用图丙装置检验该条件下铁发生吸氧腐蚀
D.用图丁装置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
2023-06-28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 . 为了探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分别在试管A、B中加入5mL5%H2O2溶液,各滴入2滴1mol/LFeCl3溶液。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A放入盛有5℃左右冷水的烧杯中浸泡;将试管B放入盛有4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浸泡。试管A中不再产生气泡;
试管B中产生的气泡量增多。
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5mL5%H2O2溶液和5mL10%H2O2溶液。两支试管中均未明显见到有气泡产生。

(1)实验①的目的是其它条件相同时,探究______条件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2)实验②未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为了帮助该组同学达到实验目的,请你用实验中所提供的几种试剂,对上述操作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在50mL一定浓度的H2O2溶液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放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A、B、C三点所表示的瞬时反应速率最慢的是____(填字母代号)。

(4)对于H2O2分解反应,Cu2+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该实验中将FeCl3溶液改为Fe2(SO4)3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定量分析:用图乙所示装置做对照试验,实验时均以3min时间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所需仪器为_______
(5)通过对上述实验过程的分析,在实验设计时,要考虑_________思想方法的应用。
2018-04-25更新 | 65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启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Al(OH)3悬浊液:向1mol·L-1的AlCl3溶液中加过量的6mol·L-1NaOH溶液
B.提纯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向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相的水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3+:取少量待检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D.探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2O2和1mLH2O,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2O2和1mLFeCl3溶液,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
4 . 用下列装置进行的实验, 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配制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B.分离溶解在CCl4中的I2
C.制备和收集少量NH3D.验证FeCl3 对 H2O2分解有催化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学生为探究锌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变化,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所用稀盐酸浓度有1.00mol·L-1、2.00mol·L-1两种浓度,每次实验稀盐酸的用量为25.00mL,锌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用量为6.50g。实验温度为25℃、35℃。(已知Zn2+对该反应速率无影响)
(1)请在实验目的一栏中的空白项处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编号t/℃锌规格盐酸浓度/mol·L-1实验目的
25粗颗粒2.00I.实验①和②探究盐酸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实验___________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Ⅲ.实验___________探究锌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25粗颗粒1.00
35粗颗粒2.00
25细颗粒2.00

(2)实验①记录如下(换算成标况):
时间/s102030405060708090100
氢气体积/mL16.839.267.2224420492.8520.8543.2554.4560
①计算在30~40s范围内盐酸的平均反应速率ν(HCl)=___________(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②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如0~10s)为___________,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③反应速率后段明显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
(3)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如图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现象,比较得出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结论;
②某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
2024-01-03更新 | 8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匡园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6 .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从KClO3制O2的残留物中提纯MnO2:将残留物用适量的蒸馏水溶解,过滤、蒸馏水洗涤、干燥
B.检验水溶液中NH:取1 mL溶液于试管中,加入1mL NaOH稀溶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管口,观察实验现象
C.探究FeCl3和KI溶液反应限度:向5 mL 0.1 mol·L-1KI溶液中加入0.1 mol·L -1 FeCl3溶液1 mL,振荡,加苯萃取后,向水层中加入5滴KSCN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D.探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5%H2O2和1 mL H2O,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 5%H2O2和1 mLFeCl3溶液,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
2022-04-1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学情检测化学试题
7 . 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①装置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B.图②中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HOOCCH(OH)CH2COOH,铜片上可能发生的反应为:HOOCCH(OH)CH2COOH+2e-=-OOCCH(OH)CH2COO-+H2
C.图③可用于中和反应热的测定
D.图④验证FeCl3对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
8 . 氧化剂H2O2在反应时不产生污染物,被称为绿色氧化剂,因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Ⅰ. 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探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下表所示的方案完成实验。
实验编号反应物催化剂
10 mL 2% H2O2溶液
10 mL 5% H2O2溶液
10 mL 5% H2O2溶液+1 mL H2O1 mL 0.1 mol·L-1FeCl3溶液
10 mL 5% H2O2溶液+1 mL HCl溶液1 mL 0.1 mol·L-1FeCl3溶液
10 mL 5% H2O2溶液+1 mL NaOH溶液1 mL 0.1 mol·L-1FeCl3溶液
(1)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__。同学们进行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2O2稳定,不易分解。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分析该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
         
Ⅱ. MnO2对H2O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某实验小组对H2O2的分解做了如下探究。下表是该实验小组研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记录的一组数据,将状态不同的0.1 g MnO2分别加入盛有50 mL等浓度的H2O2溶液的大试管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结果如下:
MnO2状态触摸试管情况观察结果反应完成所需时间
粉末状很烫剧烈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4 min
块状微热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30 min
(1)写出大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该反应是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____有关。
(3)实验过程中放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和时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__,计算H2O2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9 . 我国对世界郑重承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研发CO2的碳捕捉和碳利用技术则是关键。
(1)大气中的CO2主要来自于煤、石油及其他含碳化合物的燃烧,CH4与CO2重整是CO2利用的研究热点之一。该重整反应体系主要涉及以下反应:
①CH4(g)C(s)+2H2(g) ΔH1=akJ•mol-1
②CO2(g)+H2(g)CO(g)+H2O(g) ΔH2=bkJ•mol-1
③2CO(g)CO2(g)+C(s) ΔH3=ckJ•mol-1
反应CH4(g)+CO2(g)2CO(g)+2H2(g)的ΔH=_____kJ•mol-1
(2)多晶Cu是目前唯一被实验证实能高效催化CO2还原为烃类(如C2H4)的金属。如图所示,电解装置中分别以多晶Cu和Pt为电极材料,用阴离子交换膜分隔开阴、阳极室,反应前后KHCO3浓度基本保持不变,温度控制在10℃左右。生成C2H4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3)CO2与H2反应如果用Co/C作为催化剂,可以得到含有少量甲酸的甲醇。为了研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将Co/C催化剂循环使用,相同条件下,随着循环使用次数的增加,甲醇的产量如图所示,试推测甲醇产量变化的可能原因_____

(4)常温下,以NaOH溶液作CO2捕捉剂不仅可以降低碳排放,而且可得到重要的化工产品Na2CO3。用1LNa2CO3溶液将2.33gBaSO4固体全都转化为BaCO3,再过滤,所用的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_____mol•L-1。[已知:常温下Ksp(BaSO4)=1×10-11,Ksp(BaCO3)=1×10-10;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5)某课题组通过温和的自光刻技术制备出富含氧空位的Co(CO3)0.5(OH)•0.11H2O纳米线(用CoII表示),测试结果表明,该CoII在可见光下具有优异的光催化CO2还原活性。分析表明,该CO2还原催化机理为典型的CoII/CoI反应路径(如图)。首先,光敏剂([Ru(bpy)3]2+)通过可见光照射被激发到激发态([Ru(bpy)3]2+*),随后([Ru(bpy)3]2+*)被TEOA淬灭得到([Ru(bpy)3]+)还原物种,该还原物种将向CoII供激发电子将CoII还原为CoI_____。(结合图示,描述CO2还原为CO的过程)
2023-03-14更新 | 38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五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化学试题
10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校化学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实验一:他们只利用Cu、Fe、Mg和不同浓度的硫酸(0.5 mol·L1、2 mol·L1、18.4 mol·L1)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甲同学的实验报告如下表: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①分别取等体积的2 mol·L1的硫酸于试管中反应速率Mg>Fe,Cu不反应金属的性质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
②____________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1)甲同学表中实验步骤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乙同学为了更精确地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实验。

(3)乙同学在实验中应该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是________,该实验中不选用某浓度的硫酸,理由是___________
实验二:已知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10CO2↑,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草酸溶液反应时,发现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5)针对上述实验现象,丙同学认为KMnO4与H2C2O4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猜想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的影响。
(6)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草酸溶液外,还需要选择的试剂最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硫酸钾       B.硫酸锰                      C.二氯化锰                              D.水
2016-12-09更新 | 1625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