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为了深入探究某个化学问题,往往需要我们会依据一定的原理作出假设,并设计一定的化学实验方案。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若干问题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为探究影响双氧水分解速率的某种因素,A小组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双氧水的质量双氧水的浓度的质量相同时间内产生的体积
I

(1)写出本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测量体积的装置是___________(选填下图1中的装置编号)。

(2)由实验I、Ⅱ、Ⅲ可知:影响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_
[探究二]B小组查阅资料: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氧化铜也能作催化剂。于是他们用天平称量氧化铜,取5%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图2实验:

(3)填表:
步骤③现象步骤⑥结果步骤⑦现象结论
__称得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将固体加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实验中,氧化铜也能作催化剂。

(4)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步骤④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步骤⑦中应选用___________的过氧化氢溶液。
(7)过氧化氢能将二氧化硫氧化,请写出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3-12-1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五市十一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联测化学试卷
2 . 通过以下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通过气球膨胀速率比较浓硝酸和稀硝酸的氧化性强弱B.通过试管中气泡产生速率比较的催化效率高低

C.通过小灯泡亮度判断不同浓度NaCl溶液的导电性强弱D.通过以上装置分离NaCl溶液和胶体
A.AB.BC.CD.D
2023-11-01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校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拔尖强基联合定时测试(一)化学试题
3 . 下列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若装置I中反应速率①>②,可以验证Fe3+的催化效果比Cu2+
B.由装置II中颜色的变化可以判断反应N2O4(g)2NO2(g) H>0
C.可通过装置III测定反应速率的大小
D.可用装置IV来测定醋酸的浓度
4 .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加热蒸干FeCl3溶液制备FeCl3固体
B.图2:制备Fe(OH)3胶体
C.图3:比较Fe3+、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
D.图4:验证FeCl3与KI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目的操作
A测定醋酸钠溶液的pH用玻璃棒蘸 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
B
排除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流出
C由TiCl4制备TiO2∙xH2O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
D
研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一支中加入少量MnO2
A.AB.BC.CD.D
6 . 是一种绿色氧化还原试剂,在化学研究中应用广泛。
(一)A实验小组拟在同浓度的催化下,探究浓度对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1)写出本实验分解反应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方案:在不同浓度下,测定___________(要求所测得的数据能直接体现反应速率大小)。
(二)B实验小组在验证氧化时发现异常现象,并进行了深入探究。
实验Ⅰ:
装置与操作现象
   溶液立即变红,继续滴加溶液,红色变浅并逐渐褪去
(3)实验Ⅰ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4)探究实验Ⅰ中红色褪去的原因:取反应后溶液,_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和现象),证明溶液中有,而几乎无
(5)查阅资料发现,酸性溶液中能氧化,但反应很慢且无明显现象,对该反应没影响。实验Ⅰ中褪色相对较快,由此推测在酸性溶液中能加快的反应。通过实验Ⅱ和Ⅲ得到了证实。参照实验Ⅱ的图例,补全实验Ⅲ加入的试剂和现象。
实验Ⅱ:
   
实验Ⅲ:
   
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三)C实验小组猜测,会否也能加快的反应。通过实验Ⅱ和Ⅳ得到了证实。
(6)实验Ⅳ:
       
实验得知,,对比实验Ⅱ和Ⅳ得到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___________
7 . 某校化学小组探究溶液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以下实验过程中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i淀粉溶液,通入至量溶液慢慢变为浅黄色
ii淀粉溶液,通入至过量溶液迅速变为黄色,略有浑浊
iii淀粉溶液(用盐酸酸化至),通入至过量溶液迅速变为黄色,有浑浊
iv将实验iii中的黄色浊液进行离心分离试管壁上附着淡黄色固体,溶液为黄色

(1)对比实验i、ii、iii,说明反应速率与___________有关。
(2)为了探究淡黄色固体的成分,甲同学进行实验:取实验iv试管壁上的淡黄色固体,发现其微溶于乙醇,易溶于,淡黄色固体是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甲同学猜测一定有单质碘生成,猜测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但实验中溶液始终没有变蓝。
(4)利用如图装置继续实验,证实了单质碘可以生成。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5)对于实验i、ii、iii未能检测到单质碘,甲同学继续实验
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v通入蓝色的碘淀粉混合溶液中溶液蓝色迅速褪去
vi取实验iv离心后的黄色溶液少量,加入盐酸酸化的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根据(2)(4)(5)的实验现象,结合化学反应原理解释实验iv中始终未检测到单质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根据上述一系列实验,乙同学大胆猜测,整个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作用,为了证明乙同学的猜想正确,还需要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
实验结果证实了猜想,则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023-11-02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铜和稀硝酸在无氧环境下会生成弱酸。某实验小组为探究铜和稀硝酸的反应,设计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过程现象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0~7575~150150~225225~300300~375
溶液颜色接近无色无色→浅蓝色浅蓝色→绿色绿色→深蓝色浅蓝色
生成NO体积/mL01.042.0137.50.5
反应体系温度/℃26.626.826.8~27.227.2~28.828.8~28.6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
(2)滴入硝酸前,为营造无氧环境,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3)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会进一步与Cu反应生成NO,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溶液呈绿色是和体系中某种微粒相互作用的结果,为探究该微粒进行下列实验:
序号实验操作现象
a溶液中通入NO溶液始终为蓝色
b溶液中加入溶液变为绿色
c溶液中加入后逐滴加入硝酸溶液先变为绿色后逐渐变为蓝色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知,_______(填化学式)相互作用达到平衡呈绿色。
(5)取适量150 min时反应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溶液由蓝色变为绿色,,说明150 min时反应液中含有
(6)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150~300 min反应液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_
(7)基于上述装置,选择合适试剂,设计实验证明对Cu与硝酸的反应具有催化作用_______(简述实验方案及观测指标)。
2022-05-14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2届高三毕业班第四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9 . 二氧化氯常用作氧化剂、脱臭剂、保鲜剂、漂白剂等。因其具有对人体及动物无害以及对环境不造成二次污染等特点备受人们青睐。某实验室设计如图装置制取并收集且探究其性质。

已知:
是一种易溶于水的黄绿色气体,与冷水几乎不反应,与热水能反应,其熔点,沸点,受热易分解;
②稀盐酸与反应或溶液反应均可制取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装置A中发生反应:+___________   ,滴加稀盐酸时,应缓慢滴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根据(2)试分析装置B的作用: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4)装置F中可得到两种强酸的混合溶液,该装置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已知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反应生成并释放出,向溶液中滴加盐酸,反应剧烈,若将盐酸换成等的硫酸,开始反应缓慢,稍后一段时间产生气体速率迅速加快,产生气体速率迅速加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0 . 尿素[CO(NH2)2]的合成与利用,体现了化学科学与技术的不断进步。
(1)在一定条件下制得尿素,实现了由无机物到有机物的合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电催化法合成尿素
2021年,科学家设计出一种在催化剂表面合成尿素的方法,其可能的反应机理如图-1所示。反应部分历程及能量关系如图-2所示。
   
   
①甲醛和羟胺()缩合生成甲胺()的实现,为科学家利用碳源和氮源小分子合成尿素提供了基础。这是由于该缩合反应形成了___________化学键。
②已知在制备和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的电子能自发从端转移到Bi端,能成功吸附在Bi端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③实际生产时可忽略步骤Ⅲ可能出现的副产物,原因是___________
(3)尿素能应用于脱除烟气中的污染物。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将混有的模拟烟气匀速通过装有尿素溶液的装置,在装置出口处检测的脱除率[]。
①实验测得,烟气中少量有利于的脱除,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性。
②当无存在,且烟气中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达到最大值。该条件下尿素脱除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当无存在,且烟气中超过一定数值时,测得变为负值,其原因是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