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及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8 道试题
1 . 研发CO2、NO利用技术,降低空气中CO2、NO含量成为研究热点。
(1)CO2在固体催化表面加氢合成甲烷过程中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主反应:CO2(g)+4H2(g)⇌CH4(g)+2H2O(g)ΔH1=-156.9 kJ·mol-1
副反应:CO2(g)+H2(g)⇌CO(g)+H2O(g)ΔH2=+41.1 kJ·mol-1
已知:2H2(g)+O2(g)=2H2O(g)ΔH3=-395.6 kJ·mol-1,则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CH4(g)+2O2(g)=CO2(g)+2H2O(g)ΔH=___________
(2)利用电化学方法通过微生物电催化可将CO2有效地转化为H2C2O4,装置如图所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当体系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电极反应的速率反而迅速下降,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

(3)研究脱除烟气中的NO是环境保护、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有氧条件下,在Fe基催化剂表面,NH3还原NO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该过程可描述为___________

(4)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是在高压放电下,O2产生氧自由基,氧自由基将NO氧化为NO2后,再用Na2CO3溶液吸收,达到消除NO的目的。实验室将模拟气(N2、O2、NO)以一定流速通入低温等离子体装置,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 等离子体技术在低温条件下可提高NO的转化率,原因是___________
② 其他条件相同,等离子体的电功率与NO转化率的关系如图所示,当电功率大于30 W时,NO转化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024-05-0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FHgkyldyjhx12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2 . 工业以软锰矿(主要成分是,含有等少量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高性能的磁性材料碳酸锰()。其工业流程如下:

(3)“浸锰”反应中往往有副产物生成,温度对“浸锰”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

为减少的生成,“浸锰”的适宜温度是___________
2024-04-20更新 | 276次组卷 | 1卷引用:大题01 化工流程综合题(逐空突破)-【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化学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
3 . 合成氨工艺是人工化肥的生产支柱,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食”之基础。
回答下列问题:
Ⅰ.化学键键能如表
化学键N≡NH—HN—H
键能()946436390.8

(1)估算的△H=_______。已知该反应的△S=-198.9J/(mol·K),理论上该反应在温度为298K下_______(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Ⅱ.科学家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合成氨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表示,TS表示过渡态。

(2)图示历程包含_______个基元反应。发生N—N键断裂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H—H键断裂应该吸收热量,但反应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
(4)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合成氨一般采用的温度为400~500℃,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
(5)温度为500℃、压强为20MPa,原料气,反应,反应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0%,则氮气的转化率约为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该条件下,的标准平衡常数_______(用最简分数形式表示)。[已知:分压=总压×该组分物质的量分数,对于反应dD(g)+eE(g)gG(g)+hH(g),,其中,pG、pH、pD、pE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
2024-04-18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华大新高考联盟2024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理综-化学试题
4 . 对于放热的可逆反应,某一给定转化率下,最大反应速率对应的温度称为最适宜温度。反应   在催化剂作用下原料的总转化率与最适宜温度(曲线Ⅰ)、原料的总平衡转化率与温度(曲线Ⅱ)的关系曲线示意图最合理的是
A.B.
C.D.
2024-04-17更新 | 28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4年高三下学期一模(第三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铅银渣(含Pb、Ag、Cu等金属元素)中提取银的流程如下:

已知:PbSO4难溶于水;Ag+可以和SO形成[Ag(SO3)2]3−
(1)“酸浸”时,使用H2SO4、NaCl和NaNO3的混合液作为浸出剂。
①加入NaNO3的作用___________
②固体B含有___________
(2)用氨水和水合肼(N2H4·H2O)进行“络合浸出”和“还原析银”。
①氨水“络合浸出”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将水合肼“还原析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N2H4·H2O =N2↑ + H2O + □ 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 + □ NH3
(3)用Na2SO3和甲醛进行“络合浸出”和“还原析银”。
①亚硫酸钠“络合浸出”时,银浸出率和溶液pH、浸出时间的关系分别如下图所示,解释银浸出率随溶液pH增大先升高后降低的原因___________;分析浸出时间超过4 h,银浸出率降低的原因___________

②写出pH = 14时甲醛“还原析银”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024-04-01更新 | 508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4届高三期中考试(一模)化学试卷
6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AB
实验

实验目的模拟工业制备并检验该装置可实现随关随停的操作
选项CD
实验

实验目的用量气管准确测量气体体积用手捂热试管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A.AB.BC.CD.D
2024-03-31更新 | 41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高中化学
7 . 合成氨工业对化学工业和国防工业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合成氨生产示意图如图所示。

(1)图中条件选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填字母编号)。
A.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B.催化剂铁触媒在该温度时活性大
C.工业生产受动力、材料、设备等条件的限制
(2)工业生产中氮气与氢气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8进行投料,合成塔压强p恒定。若起始时氮气通入量为x mol,一段时间后测得氮气的平衡转化率为80%,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平衡常数的_______(用p表示,气体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合成氨反应通常控制在20~50MPa的压强和500℃左右的温度,若进入合成塔的氮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3,经科学测定,在相应条件下氮气和氢气反应所得氨的平衡浓度(体积分数)如表所示:
压强20MPa60MPa
500℃19.142.2
而实际流程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氨约为15%,这表明_______
A.表中所测数据有明显误差                      B.生产条件控制不当
C.氨的分解速率大于预测值                      D.合成塔中的反应并未达到平衡
该流程控制含氨约为15%的原因是_______
2024-01-0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寒假作业04 化学反应的方向及调控-【寒假分层作业】2024年高二化学寒假培优练(人教版2019)
8 . 可被用于治疗消化道疾病。某学习探究小组在实验室进行了制备以及含量测定的实验。已知:常温下不溶于水,较稳定,与酸反应生成;加热时会分解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灼烧。灼烧时,可使用的实验装置有___________(填字母)。

   

(2)转化。向中先加入稳定剂和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可得粗品
①写出制备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转化”阶段有大量热量放出,为了提高的产率,添加溶液时,比较理想的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
(3)测定。某研究小组拟用下图装置测定样品(含杂质)中的含量。

   

①实验时在稀盐酸中加入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在每次读数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样品的质量为;反应开始前量气管的读数为;反应结束冷却到室温后量气管的读数为,已知:室温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则样品中过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若反应结束后读取量气管中气体的体积时,液面左低右高,则测得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9 . 硫代硫酸钠()俗称大苏打,广泛用于定影、媒染等领域,临床上用于氰化物解毒。实验室中以为主要原料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1)能解毒氰化物的原理为,为检验该反应产生了,最佳方法是取少量反应液,先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再加入___________(填化学式),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工业级硫化钠中混有杂质(重金属硫化物、煤粉等),需进行纯化。纯化实验装置如图,保持水浴沸腾,回流一段时间后,过滤,将滤液冷却至室温后析出高纯硫化钠。

将工业硫化钠溶于酒精并加热时,采取水浴加热并且回流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利用下图装置制备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②实验开始时,打开螺旋夹并适当调节螺旋夹,一方面可以防止倒吸,另一方面可以___________
③装置Ⅱ处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停止通入前要控制Ⅱ装置中溶液pH约为7而不能小于7的理由是___________
④装置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粗产品,测定粗产品中()的质量分数。精确称取0.5g硫代硫酸钠样品,用少量水溶解后滴入1~2滴淀粉溶液,再注入缓冲溶液。用标准溶液滴定,待指示剂颜色变化稳定后停止滴定,测得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已知)
①滴定达到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②产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024-01-31更新 | 45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洛阳一高2023-2024学年高三上期12月阶段性检测化学试题
10 . 以铁触媒为催化剂。在400~500℃和10~30MPa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00~500℃温度范围内,铁触媒活性较高
B.该反应在任意条件下均能自发进行
C. kJ·mol-1(E表示键能)
D.其他条件一定,增大压强能增大反应的平衡常数
2024-01-29更新 | 184次组卷 | 2卷引用:通关练08 聚焦反应热、速率及化学平衡-【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化学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