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及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某小组设计制备补铁剂甘氨酸亚铁的实验步骤和装置图(夹持装置省略)如图:
   
合成反应为:2H2NCH2COOH+FeSO4+2NaOH=(H2NCH2COO)2Fe+Na2SO4+2H2O。
有关物质性质如表所示:
甘氨酸柠檬酸甘氨酸亚铁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水和乙醇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具有两性酸性和还原性常温不易,氧化变质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制备FeSO4,先打开K1、K2,关闭K3,充分反应后(仍有气泡),将B中溶液转移到D中的操作是______
(2)步骤I、II中,为了防止Fe2+被氧化,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填2种)。
(3)步骤II,D中反应液pH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产率降低,原因是___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步骤I、II使用滴液漏斗A或C滴入液体时,无需取下上口玻璃塞
B.步骤III加入乙醇的作用是降低甘氨酸亚铁的溶解度,促使其结晶析出
C.步骤III过滤后洗涤,往漏斗中加水浸没沉淀,小心搅拌以加快过滤
D.步骤IV重结晶,将粗产品溶解于适量水中,蒸发浓缩至出现大量晶体,趁热过滤
(5)步骤V,检测产品中铁元素的含量,需要用到如图电子天平,以差量法准确称量样品。操作的正确排序为:电子天平开机预热→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
   
A.调水平(使水平仪气泡归中)
B.利用标准码进行校准
C.往称量瓶中加入一定量样品,放回秤盘
D.将称量瓶置于秤盘中间,待示数不变时,按TAR键去皮
E.从称量瓶中倒出一定量样品,放回秤盘
F.关闭侧门,待示数不变时读数记录
2023-08-27更新 | 376次组卷 | 2卷引用: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返校考)化学试题
2 . 碘化钠在光学器件石油探测、安检、环境监测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某研究小组开发设计的制备高纯NaI的简化流程如图:

已知:
①I2(s)+I-(aq)I(aq)。
②水合肼(N2H4•H2O)具有强还原性,可分别将碘的各种酸根和I2还原为I-,本身被氧化为无毒物质。
③NaI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在酒精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增加不大。
请回答:
(1)步骤Ⅰ,I2与NaHCO3溶液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物中含IO-和IO离子。
①I2与NaHCO3溶液反应适宜温度为40~70℃,则采用的加热方式为__
②实验过程中,加少量NaI固体能使反应速率加快,其原因是__
(2)步骤Ⅱ,水合肼与I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3)步骤Ⅲ,多步操作为:
①将步骤Ⅱ得到的pH为6.5~7的溶液调整pH值至9~10,在100℃下保温8h,得到溶液A;
②将溶液A的pH值调整至3~4,在70~80℃下保温4h,得溶液B;
③将溶液B的pH调整至6.5~7,得溶液C;
④在溶液C中加入活性炭,混合均匀后煮沸,静置10~24h后,过滤除杂得粗NaI溶液。
上述①②③操作中,调整pH值时依次加入的试剂为__
A.NaOH B.HI C.NH3•H2O D.高纯水
(4)步骤Ⅳ,采用改进的方案为用“减压蒸发”代替“常压蒸发”。
①“减压蒸发”需选用的仪器除了圆底烧瓶、蒸馏头、温度计、接收管、接收瓶之外,还有__
A.直形冷凝管          B.球形冷凝管        C.烧杯 D.抽气泵
②采用“减压蒸发”的优点为__
(5)将制备的NaI•2H2O粗品以95%乙醇为溶剂进行重结晶。请给出合理的操作排序__
加热95%乙醇→____→___→___→____→纯品(选填序号)。
①减压蒸发结晶       ②NaI•2H2O粗品溶解       ③趁热过滤       ④真空干燥
3 . 硫酸氧矾(VOSO4)对高血糖、高血症等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制备VOSO4的实验流程及实验装置如图(夹持及加热装置已省略)。


已知:草酸又名乙二酸,是一种二元有机弱酸,易溶于乙醇,可溶于水,不溶于苯,受热易分解,具有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c的名称为___________,在a中反应生成(VO2)2SO4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加入草酸前,为防止草酸因反应而减少,需对反应液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液由橙红色变为蓝黑色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硫酸氧钒中钒含量的测定:
Ⅰ.制备VOSO4溶液:称取0. 51 g V2O5,置于上图装置中反应,V2O5全部转化为VOSO4
Ⅱ.滴定预处理:
①将制得的VOSO4溶液配成250mL溶液;
②取25.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可将VO2+转化为VO)溶液至反应完全;
③滴加亚硝酸钠溶液反应掉过量的高锰酸钾溶液,加入2mL尿素溶液至溶液不再产生气泡。已知:尿素不直接与亚硝酸盐反应,但可将亚硝酸转化为氮气;亚硝酸可将VO转化为VO2+
Ⅲ.滴定过程:加入10mL硫酸-磷酸混酸,调节pH=0,滴入指示剂,用0.05 mol·L−1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将VO转化为VO2+)滴定至终点。测量三次,消耗标准溶液平均体积为10.00mL。
步骤③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___________;测得硫酸氧钒中钒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会导致所测钒含量偏低的是___________
A.预处理过程中加入尿素的量不足
B.盛装硫酸亚铁铵标准液的滴定管未润洗
C.滴定管读数时,开始时仰视刻度线,结束时平视刻度线
D.滴定前滴定管有气泡,滴定结束后发现滴定管内无气泡
2021-12-09更新 | 675次组卷 | 5卷引用:解密10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浙江专用)
4 . 硫酸铜晶体(CuSO4·5H2O)是铜盐中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电镀、饲料添加剂、催化剂、石油、选矿、油漆等行业。
I.采用孔雀石[主要成分CuCO3·Cu(OH)2]、硫酸(70%)、氨水为原料制取硫酸铜晶体。其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1)硫酸铜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2)硫酸铜晶体在102℃时失水成CuSO4·3H2O,在113℃时失水成CuSO4·H2O,在258℃时失水成CuSO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氨浸时发生的反应为CuCO3·Cu(OH)2+8NH3·H2O=[Cu(NH3)4]2(OH)2CO3+8H2O,蒸氨时得到的固体呈黑色。孔雀石经过氨浸、蒸氨操作目的是: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步骤I,高温可提高浸取率
B.预处理时用破碎机将孔雀石破碎成粒子直径<1mm,其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和浸取率
C.步骤III,蒸氨出来的气体有污染,需要净化处理,经吸收净化所得的溶液可作化肥
D.步骤IV,固液分离操作可采用常压过滤,也可采用减压过滤
(3)步骤IV为一系列的操作:
①使晶体从溶液中析出,可采取的方式有___(写出两条)。
②减压过滤后,洗涤沉淀可能需要用到以下操作:
a.加入水至浸没沉淀物;b.加入乙醇至浸没沉淀物;c.洗涤剂缓慢通过沉淀物;d.洗涤剂快速通过沉淀物;e.关小水龙头;f.开大水龙头;g.重复2-3次。
请选出正确的操作并排序 →f→ ___
③晶体中所含结晶水可通过重量分析法测定,主要步骤有:a.称量b.置于烘箱中脱结晶水c.冷却d.称量e.重复b~d至恒重f.计算。步骤e的目的是___
④若测得结晶水的含量偏低,则杂质可能是___
II.采用金属铜单质制备硫酸铜晶体
(4)某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Cu+CuCl2=2CuCl,4CuCl+O2+2H2O=2[Cu(OH)2·CuCl2],[Cu(OH)2·CuCl2]+H2SO4=CuSO4+CuCl2+2H2O。现设计如下实验来制备硫酸铜晶体,装置及相关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图:

向铜和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入氯化铜溶液,利用二连球鼓入空气,将铜溶解,当三颈烧瓶中呈乳状浑浊液时,滴加浓硫酸。装置中存在一处缺陷是___;最后可以利用重结晶的方法纯化硫酸铜晶体的原因为___
2021-06-30更新 | 855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联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一氧化碳变换”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反应。研究表明,温度和催化剂是CO变换最重要的工艺条件,某工厂采用“一氧化碳中温−低温−低温串联变换法”,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图中的“1、2、3”为采用不同温度和催化剂的变换炉,变换炉之间为间壁式换热器。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H2O(g)+CO(g)CO2(g)+H2(g)
已知:①该反应用四氧化三铁作催化剂。其反应历程如下:
Ⅰ、Fe3O4(s)+4CO(g)3Fe(s)+4CO2(g)∆H=-13.6kJ/mol
Ⅱ、3Fe(s)+4H2O(g)Fe3O4(s)+4H2(g)∆H=-151.2kJ/mol
②水分子首先被催化剂表面吸附并分解为氢气及吸附态的氧原子,当一氧化碳分子撞击到氧原子吸附层时被氧化为二氧化碳离开吸附剂表面。
③“汽气比”()指通入变换炉原料气中水蒸气与一氧化碳的体积比。
请回答:

(1)利于提高CO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有___
A.低温B.高温C.低压D.高压E.催化剂
(2)维持体系总压强p恒定,体积为V,在温度T时,在变换器通入总物质的量为n、汽气比为3的水蒸气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发生反应,已知一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为α,则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用α等符号表示)
(3)由于CO还原性较强,若将四氧化三铁还原成Fe,并以铁的形式大量存在于体系中,会使得催化剂催化活性明显降低,还会发生另外的催化反应等,实际生产中催化剂一般不会发生催化剂失去活性的情况。请说明理由___
(4)实际生产中变换炉1中常用工艺条件为:使用铁基催化剂,控制温度在300℃400℃,汽气比35,图1是实际生产中,在一定温度和不同汽气比条件下(其他条件一定)的一氧化碳转化率曲线。

①分析说明当汽气比过大时,CO转化率下降的原因为___
②在图2中画出300℃时汽气比为2-5的CO平衡转化率曲线(不考虑副反应的影响)。______
③关于一氧化碳变换工艺的下列理解,正确的是___
A.反应Ⅰ受压强影响小,是因为该反应的△S=0
B.工业上可采用稍高于常压的条件,以加快反应速率
C.催化剂分段加装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可以研究适合更低温条件的催化剂,能降低能耗并提高一氧化碳转化率
E.适当增大汽气比有利于减少积炭
2020-11-25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1届高三11月模拟测试化学试题
6 . 铁盐如氯化铁、硫酸铁在生产和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高铁酸盐(如)因具有氧化、消毒、絮凝、吸附、杀菌、助凝等多重功能,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当中。
(1)高铁酸盐水溶液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不稳定,最终都会分解,其中在碱性条件下自身缓慢分解最终产物为,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高铁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会马上全部分解,请解释原因:_______
(2)影响高铁酸盐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初始浓度、、温度、纯度等,各因素对高铁酸盐稳定性的影响如图所示:其中图A:表示初始浓度,表示某时刻浓度,纵坐标为浓度比值。图B:初始浓度相同,溶液不同。图C:将相同质量纯度分别为溶于碱度相同的溶液中,配成初始质量分数相同的溶液,放置并测定质量分数变化。图D:不同温度下纯度的变化关系。

初始浓度(A)、(B)、纯度(C)、温度(D)对(Ⅵ)稳定性的影响
请分析下列说法,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高铁酸盐的分解速率随初始浓度增加而增加,即只有在低浓度时才是稳定的。
B.高铁酸盐的稳定性随的增加而增加,时,前4h内高铁酸盐分解的平均速率为
C.图C是将相同质量纯度分别为的高铁酸钾溶于碱度相同的溶液中,放置后数据图,说明当高铁酸盐的纯度较高时有利于提高其稳定性。
D.图D考查了不同温度下高铁酸钾在溶液中的稳定性,由图可知,适当提高温度将助于减缓碱液中高铁酸钾的分解。
(3)电化学合成法是一种在碱溶液中通过电解阳极使阳极溶解生成高铁酸盐的方法,常用下图所示的槽式电解池,使用海绵铁作为阳极材料,以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请写出阳极反应式:_______

(4)某温度下,溶液与溶液混合反应(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反应液用充分萃取分液,取层萃取液,用的标准溶液滴定,消耗标准液
已知:ⅰ.该温度下,

ⅱ.该温度下,萃取时在水中和在中的浓度分配比为
①萃取分液后,水层中_______
②该温度下,_______
2022-05-27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十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性测试化学试题
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植物油中滴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溶液褪色,说明植物油含有酯基
B.盐酸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证明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硅
C.溶液的酸碱性对H2O2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如在酸性溶液中,H2O2分解较快
D.任何反应都有一定限度,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可对反应进行调控
2021-03-16更新 | 186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