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平衡的移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镍在工业生产中有重要作用,以粗氧化镍(主要含、Fe2O3等)为原料制备纯镍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1)已知C与CO的燃烧热分别为,则反应________
(2)碱洗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羰化反应为 。在初始温度相同、体积均为1 L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进行该反应,控制不同条件,反应过程中部分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

CO

反应Ⅰ:恒温恒容

0 min

足量

4 mol

0

x mol

反应Ⅱ:恒温恒压

0 min

足量

4 mol

0

反应Ⅲ:绝热恒容

0       min

0

0

1 mol

①反应Ⅰ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________(含x的表达式表示,不考虑单位)。
②下列不能说明反应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平衡常数K不再改变             b.Ni的质量不再改变
c.       d.容器内的压强不再改变
③比较平衡时下列物理量的大小:CO的体积分数Ⅰ________Ⅱ;的浓度Ⅰ________Ⅲ(填“>”、“<”或“=”)
(4)羰化后的产物为,有关性质如下表。蒸馏提取应选择的适宜温度范围是________

物质

沸点/℃

106

43.2

52

熔点/℃

31

分解温度/℃

135

(5)采用较高温度下分解制取镍。实验证明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镍中含碳量越高,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___
2023-04-25更新 | 2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醋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防腐剂和缓冲剂。
(1)配制溶液,需要称量醋酸钠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实验需要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量筒、_______(从下列图中选择,写出名称)。

(2)某小组探究外界因素对水解程度的影响。
甲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表中溶液浓度均为):
i.实验______________(填序号),探究加水稀释对水解程度的影响;
ii.实验1和3,探究加入水解程度的影响;
iii.实验1和4,探究温度对水解程度的影响。
序号温度
125℃40.000
225℃4.0036.0
325℃20.010.0
440℃40.000
①根据甲同学的实验方案,补充数据:_______
②实验测得,该结果不足以证明加入促进了的水解。根据_______(填一种微粒的化学式)的浓度增大可以说明加入能促进的水解。
③已知水解为吸热反应,甲同学预测,但实验结果为。实验结果与预测不一致的原因是_______
(3)小组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的水解常数确定温度对水解程度的影响。
查阅资料:溶液起始浓度。
试剂:溶液、盐酸、计。
实验:测定40℃下水解常数,完成下表中序号7的实验。
序号实验记录的数据
5溶液,用盐酸滴定至终点消耗盐酸体积为
6测40℃纯水的
7_______
在50℃和60℃下重复上述实验。
数据处理:40℃,_______(用含的计算式表示)
实验结论:,温度升高,促进水解。
2023-03-16更新 | 2406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华侨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用量仅次于乙烯,研究丙烯的制取工艺具有重要意义。丙烷催化脱氢制取丙烯的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反应有:
Ⅰ.       
Ⅱ.        kJ·moL⁻¹
Ⅲ.       kJ·moL⁻¹
已知:①温度高于600℃时,C-C键比C-H键更容易断裂;
②平衡状态下:
丙烯选择性
丙烯收率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反应Ⅰ的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T关系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2)在100kPa的恒压条件下,将1 mol 加入密闭容器中,在催化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实验测得温度对平衡状态下丙烯的选择性和收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温度高于600℃时丙烯的选择性降低幅度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
②580℃,min时,反应体系达到平衡,丙烷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kPa·min⁻¹。反应Ⅰ的压强平衡常数_______kPa(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平衡分压=总压×体积分数)。
(3)工业上在保持100kPa的恒压条件下,通常在原料中掺混一定量惰性气体,掺混一定量惰性气体的原理是_______
2023-02-22更新 | 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在Ni/凹凸棒石催化剂下可发生反应:C2H5OH(g) + 3H2O(g) 2CO2(g) +6 H2 (g ),如图为在2 L刚性容器中,相同时间内不同水醇比(乙醇的起始物质的量相同)测得乙醇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其中水醇比为2:1 时,各点均已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2H5OH(g) + 3H2O(g) 2CO2(g) +6 H2 (g ) ΔH<0
B.若乙醇的起始物质的量为 1 mol, 则 K ( 400°C ) =
C.B、C 两点一定未达到平衡状态
D.水醇比过高,过多的水分子可能会占据催化剂表面活性位,导致反应速率降低,则相同时间内乙醇转化率降低
2020-09-03更新 | 92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10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人教版) 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3-14高二下·江苏扬州·阶段练习
5 . 在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yB(g)zC(g),图I表示200℃时容器中A、B、C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图Ⅱ表示不同温度下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随起始n(A):n(B)的变化关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200℃时,反应从开始到平衡的平均速率v(B)= 0. 04 mol·L1·min1
B.图Ⅱ所知反应xA(g)+yB(g)zC(g)的   H<0,且a =2
C.若在图Ⅰ所示的平衡状态下,再向体系中充入He,重新达到平衡前v(正)>v(逆)
D.200℃时,向容器中充入2 mol A 和1 mol B,达到平衡时,A 的体积分数小于0.5
2020-04-30更新 | 1403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3-2014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