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I、II、III三个容积均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均投入1mol CO2 和3mol H2 ,在不同温度下发生反应:CO2(g) + 3H2⇌CH3OH(g) + H2O(g) 。反应10min,测得各容器内CO2的物质的量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均有利于提高 H2的平衡转化率
B.10min后,向容器Ⅲ中再加入1mol CO2 (g)和1mol H2O (g),此时反应逆向进行
C.容器Ⅱ中的平均速率:v(CO2) =0.07 mol·L-1·min-1
D.10min时,容器Ⅰ中 v(正) = v(逆)
2024-01-14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重点中学5G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下列工业生产中采用的措施与目的相符合的是
A.石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分馏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乙烯、丙烯等短链不饱和烃
B.SO2接触法制SO3在高温条件下进行,以提高SO3产率
C.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必须经过净化,以防止催化剂中毒
D.海带提碘时通过浓缩提高碘离子浓度,以减少氧化剂的用量
2024-01-0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七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3 . 25℃,向40mL 0.05mol/L 溶液中加入10mL 0.15mo/L KSCN溶液,混合溶液中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不考虑盐类水解),D点浓度不再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E点对应的坐标为(0,0.04)
C.该反应平衡常数
D.时加入50mL 0.1mol/L KCl溶液,平衡不移动
2024-01-03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东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
4 . 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新制氯水光照下颜色变浅
B.红棕色的气体体系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C.对平衡体系增大压强使气体颜色变深
D.向橙色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后,溶液变为黄色
2023-12-2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部分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 化学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兴趣小组以重铬酸钾⟨)溶液为研究对象,结合所学反应原理的知识改变条件使其发生“色彩变幻”。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①溶液存在平衡:
②含铬元素的离子在溶液中的颜色:(橙色);(黄色);(绿色)。
A.ⅰ可证明反应的正反应放热
B.ⅱ是验证“只降低生成物的浓度,该平衡正向移动”,试剂可以是
C.向ⅲ所得橙色溶液中加入乙醇,溶液将由橙色变为绿色
D.ⅲ平衡逆向移动可能原因不仅仅是增大了生成物的浓度
2023-12-14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6 . 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常压环境更有利于工业上催化氧化制
B.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
C.新制氯水中加入适量碳酸钠固体制高浓度次氯酸溶液
D.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共热制少量氯化氢气体
2023-11-28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师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7 . 科学探究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证明浓度对平衡FeCl3+3KSCNFe(SCN)3+3KCl的影响向FeCl3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的KCl固体
B氯气与水的反应存在限度取两份新制氯水,分别滴加AgNO3溶液和KI溶液
CKI3溶液中存在平衡:I2+I-向盛有KI3溶液(显黄色)的①、②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AgNO3溶液
D证明HClO的酸性比CH3COOH弱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0.1mol·L-1的NaClO溶液和0.1mol·L-1的CH3COONa溶液的pH
A.AB.BC.CD.D
8 . 资料显示,可以将氧化为。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氧化的产物及铜元素的价态。已知:易溶于溶液,发生反应(红棕色);氧化性几乎相同。
将等体积的溶液加入到n铜粉和m()的固体混合物中,振荡。
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现象
实验Ⅰ0.01极少量溶解,溶液为淡红色;充分反应后,红色的铜粉转化为白色沉淀,溶液仍为淡红色
实验Ⅱ0.1部分溶解,溶液为红棕色;充分反应后,红色的铜粉转化为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棕色
实验Ⅲ4完全溶解,溶液为深红棕色;充分反应后,红色的铜粉完全溶解,溶液为深红棕色
(1)基态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
(2)实验Ⅲ所得溶液中,被氧化的铜元素的可能存在形式有(蓝色)或(无色),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步骤a.取实验Ⅲ的深红棕色溶液,加入,多次萃取、分液。
步骤b.取分液后的无色水溶液,滴入浓氨水。溶液颜色变浅蓝色,并逐渐变深。
i.步骤a除去的原理是___________
ii.查阅资料,(无色)容易被空气氧化,用两个离子方程式解释步骤b的溶液中发生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推测实验Ⅰ和Ⅱ中的白色沉淀可能是,分别取实验Ⅰ和Ⅱ充分反应后的固体,洗涤后得到白色沉淀,加入溶液,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实验Ⅲ中铜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结果,仅将氧化为+1价。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电化学实验,证实了能将氧化为。装置如图所示,a物质为___________,b试剂为___________
   
9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式收集氯气
B.红棕色的气体,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C.合成氨工业中使用铁触媒作催化剂
D.溶液加热后颜色由蓝绿色变为黄绿色
10 . 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辅助手段。下列实验方案、现象、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及解释
A常温下,用胶头滴管将待测NaOH溶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测得pH为13
B在KSCN与FeCl3的混合液中再加入少量KCl固体,溶液颜色不变增大Cl-浓度,平衡不移动
C在相同条件下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mL 5%H2O2和1mL H2O,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 5% H2O2和1mL FeCl3溶液,可观察到后者产生气泡速度更快Fe3+可加快H2O2分解速率
D某温度下,相同pH的盐酸与醋酸分别稀释相同倍数,稀释后溶液pH:盐酸>醋酸酸性:盐酸<醋酸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