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Ⅰ.分别取40mL0.50mol/L盐酸与4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除烧杯、量筒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
(2)若某同学通过该实验测定出中和热偏大,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仰视读数
B.分多次将NaOH溶液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
C.将盐酸错取为等浓度的醋酸
Ⅱ.为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已知KI溶液、溶液、淀粉三种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滴入溶液后溶液变蓝)
向烧杯中加入的试剂及用量/mL
0.1mol/L KI溶液0.1mol/L H2O2溶液0.1mol/L H2SO4溶液淀粉溶液H2O时间/s
25℃20.010.05.01.00.0t1
40℃20.010.05.01.00.0t2
25℃20.05.05.01.0Vt3
(3)写出混合溶液中滴入H2O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表中的V=___________mL,t1、t2、t3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
(5)某同学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他向5mL 0.1mol/L K2Cr2O7溶液中加入几滴5mol/L NaOH溶液溶液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
2 . 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表:
t℃60080083010001200
K0.250.91.01.7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
(2)该反应为_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反应达平衡后,若再通入一定量CO2,则平衡常数K将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CO2的转化率将____
(3)若600℃时,向容器中充入1molCO、1molH2O,10min后反应达到平衡,从开始到达到平衡时H2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CO的转化率是_____
(4)在830℃时,容器中发生此反应,某时刻测得n(CO2)=3mol、n(H2)=2mol、n(CO)=4mol、n(H2O)=4mol,则此时v____v(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022-09-1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珙县第一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二甲醚简称DME,是一种基础化工原料,可用于燃料电池及制取低碳烯烃等,Kagan提出的一步法制取二甲醚的反应为:ΔH。下图为刚性容器中,CO2初始浓度相同,进料浓度比c(H2)∶c(CO2)分别等于3和5时CO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1)ΔH_______0(填“>”或“<”)。进料浓度比c(H2)∶c(CO2)=5的曲线为_______点所在曲线(填“A”或“B”),B、C两点用CH3OCH3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B)_______(C)(填“>”、“<”或“=”)。
(2)在一定条件下,若将CO2改为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的混合气,则充入的CO与H2O发生反应:将导致CH3OCH3的产率增大,原因是_______
(3)在一定体积的刚性容器中保持温度不变,保持c(H2)∶c(CO2)进料浓度比不变,进一步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当进料浓度比c(H2)∶c(CO2)=3、温度为443K时,测得刚性容器中起始总压为4MPa.计算443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列出计算式,用物质的平衡分压代替其物质的量浓度,气体分压=气体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 . 高纯硫酸锰作为合成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原料,工业上可由天然二氧化锰粉与硫化锰矿(还含Fe、Al、Mg、Zn、Ni、Si等元素)制备,工艺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金属离子[c0(Mn+)=0.1 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Mn2+Fe2+Fe3+Al3+Mg2+Zn2+Ni2+
开始沉淀的pH8.16.31.53.48.96.26.9
沉淀完全的pH10.18.32.84.710.98.28.9

(1)“滤渣1”含有S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溶浸”中二氧化锰与硫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中添加适量的MnO2的作用是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pH”除铁和铝,溶液的pH范围应调节为_______~6之间。
(4)“除杂1”的目的是除去Zn2+和Ni2+,“滤渣3”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
(5)“除杂2”的目的是生成MgF2沉淀除去Mg2+。若溶液酸度过高,Mg2+沉淀不完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沉锰”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层状镍钴锰三元材料可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化学式为LiNixCoyMnzO2,其中Ni、Co、Mn的化合价分别为+2、+3、+4。当x=y=时,z=___________
2019-06-09更新 | 19595次组卷 | 29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铁盐与亚铁盐相互转化的实验:
实验:将Fe3+转化为Fe2+

(1) Fe3+Cu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请填写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现象结论
步骤1:取4mL_________mol/L CuSO4溶液,向其中滴加30.1mol/L KSCN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uSO4KSCN
反应产生了白色沉淀
步骤2: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明显现象
查阅资料:ⅰ.SCN的化学性质与I相似     ⅱ.2Cu2+ + 4 I= 2CuI↓+ I2
Cu2+SC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将Fe2+转化为Fe3+
实验方案现象
3mL 0.1mol/L FeSO4溶液中加入1 mL 8mol/L稀硝酸溶液变为棕色,放置一段时间后,棕色消失,溶液变为黄色
探究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
查阅资料:Fe2+ + NO  Fe(NO)2+(棕色)
(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NO 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角度对体系中存在的反应进行分析:
反应Ⅰ:Fe2+HNO3反应;       反应Ⅱ:Fe2+NO反应
 依据实验现象,甲认为反应的速率比反应__________(”)。
 乙认为反应是一个不可逆反应,并通过实验证明其猜测正确,乙设计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由棕色变为黄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丙认为若生成的NOFe2+不接触,溶液就不会出现棕色,请从以下提供的实验用品中选择合适的用品,设计实验方案,并画出实验装置图,标明试剂,实现Fe2+Fe3+的转化,同时避免出现此异常现象。
  实验用品:U形管、烧杯、导线、石墨棒若干、铁片若干、盐桥(装有含琼脂的KCl饱和溶液)、  0.1mol/L FeSO4溶液、8mol/L稀硝酸

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